現狀探究丨川派定製謀變,彎道超車可期

现状探究丨川派定制谋变,弯道超车可期

现状探究丨川派定制谋变,弯道超车可期

經過時間的積澱,我國的家居產業形成了圍繞區域劃分的集群產業圈,按照行業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將我國的家居產業共劃分5大集群,這5大產業集群集中了全國近90%的產能。隨後在品牌化程度上,區域化的品牌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並且規模化集群效應逐漸顯現,形成了以深圳、東莞和順德為核心的粵派、以成都為核心的川派、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派三大派系劃分。

其中,尤以粵派家居產業處於行業發展的領先地位,川派緊隨其後。在近些年,川派家居發展飛速,除了在成品傢俱領域力爭上游,在定製家居的發展浪潮中,也在緊逼粵派家居的步伐。多位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川派定製”有望突圍出定制家居一線品牌。

川派定製現狀探究

無論是地域擴張,還是品類縱深,甚至是跨界轉型,川派定製近來的變化都明確地釋放出一個信號——向更深遠的市場邁進,勢不可擋。目前來看,“閉門造車”的生產和營銷模式早已被時代所淘汰,川派定製企業“走出去”勢在必行。

萌芽較早,但企業分散、體量小

四川自古便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物產豐富,具有一定的先天優勢,在這樣的基礎上,川派定製家居行業發展萌芽也相對較早,例如在21世紀初就已經成立的萊茵艾格、伊戀、帝安姆等品牌。

似乎也是在這樣的優勢下,產生了相對的侷限性。川派定製家居的終端佈局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以及周邊範圍,還未能形成全國性的品牌,體現在經銷商數量上,佈局300家以上的企業不多,標杆性企業還沒有出現。

據瞭解,過去幾年,四川定製企業的數量每年以50%的速度在增長,成都地區的定製企業在5年前僅有20餘家,到了現在已經有400家以上,四川省涉及定製家居業務的企業則達到了2000家以上。

但據四川省建材傢俱裝飾商會會長楊文松在一次活動中介紹,全省定製家居企業銷售規模上億元的企業屈指可數,營業收入停留在百萬、千萬級別的企業佔多數。綜上來看,川派定製企業絕非定製家居領域的後來者,但整體呈現出企業分散、體量小,知名度不高的現狀。

類比成品傢俱,川派定製有望後發制人

與成品傢俱在四川的發展頗為相似,川派定製企業未來是否有衝出突圍的可能,還要看能否把握住機會,趁勢發展。

在成品傢俱時代,四川曾孵化出了幾家實力相對雄厚的全國性品牌,包括全友家居、掌上明珠等。記者通過諮詢、查閱川派成品傢俱企業崛起的原因,發現大幾率歸結於——當時川派企業的廣告意識強於粵派。通過各類形式的廣告,將追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並且,這樣的戰略在10年前的川派傢俱企業中起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川派的成品傢俱也僅限於幾家,和現今粵派定製家居企業不斷髮展壯大的繁盛景象相比有些黯然失色,另一方面,川派成品傢俱企業崛起的路徑會提供給目前迷茫中的定製家居企業一些經驗借鑑。

川派定製玩家多,各出奇招尋出路

定製家居逐漸形成氣候,有許多成品傢俱開始佈局定製,這是現在川派企業中的一股不容忽視的定製力量;除此之外,大批玩家則是從衣櫃、櫥櫃等定製品類切入,新老品牌,各具特色。

帝安姆:老牌定製企業的轉型探索

2018年應該是帝安姆成立的第14個年頭,從衣櫃起家到打造全屋定製戰略,但在這一過程中,帝安姆轉型升級的一大困擾就是企業定位仍不清晰,即“帝安姆究竟是什麼”。

今年某展會上,帝安姆全新的品牌定位聚焦在了“極簡衣櫃”,以衣櫃為入口帶動全品類的整合,以期引領一種生活方式。帝安姆董事長劉奇也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帝安姆目前處在大勢所趨的轉型升級階段,線上線下的打通是一方面,在營銷和品牌運營上,則堅持迴歸產品本身,投入研究消費者的需求和習慣。

作為企業的掌舵人,劉奇清晰地明白戰略定位關乎著企業未來的航向,帝安姆確定“極簡衣櫃”的定位是否能夠俘獲消費者的心智,如預期般讓“定製”成為生活方式,目前來看尚不能有明確的結論,而關於老牌川派定製企業的探索還在繼續。

伊戀:半路出家,重點發力品牌建設

相對於帝安姆,伊戀屬於相對年輕的品牌,但發展也有了10年的時間。從伊戀的成績也可以充分感受到這家企業給人帶來一種蓬勃向上的朝氣:2018年,伊戀上半年環比實現了65%的增長;2018下半年,伊戀CEO謝宏偉表示,會集中力量進行品牌建設。

伊戀的路徑、打法很明確。

從2018年開始,伊戀才在衣櫃業務之外增加了櫥櫃業務,不急於冒進,是伊戀追求的“穩步發展”。但在維穩的前提下,在這個時間節點才開始佈局大家居,是否在品類拓展上姍姍來遲?畢竟已有大部分企業走向這條路,路途已經不再寬闊。

謝宏偉堅定地認為,要發展大家居,在製造系統、管理系統、設計系統和供應鏈整合能力上對企業要求會更高。如果強行冒進,或許會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萊茵艾格:受紅星青睞,盤踞西南,佈局全國

在觀察多家川派企業後,記者發現,佼佼者大多是以定製衣櫃為切入點,繼而發展全屋定製戰略。萊茵艾格作為四川省內的前三甲,用9年的時間,奠定了盤踞西南市場的地位。在2018年年初,萊茵艾格又獲得了來自紅星美凱龍的戰略投資,紅星之所以選擇投資萊茵艾格,一定是看到了其具備成為大品牌的基因;而對於萊茵艾格來說,“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道理在其未來的佈局中會有所顯現。但作為區域型品牌的代表,萊茵艾格在全國範圍內的品牌打造是目前繼續發力的重點。

川派定製謀變,彎道超車還需“補課”

大致瞭解過川派定製現狀以及玩家情況之後,目前川派定製面臨的問題以及應對之策躍然眼前。

有業內人士對筆者表示:“四川享受安逸的生活理念對企業經營會產生一定影響,創業者往往滿足於小富即安,缺乏擴大規模、創新模式以及向全國性品牌衝擊的激情。”

另外,資本對重資產的實業生產往往敬而遠之,也讓企業在快速發展的路上受到制肘。想要實現彎道超車,川派定製企業需要補的課還有很多:

首先,西南地區目前正在面臨消費升級的衝擊,市場規模不容小覷,要對自己所處市場充滿信心。說起定製,又難免會和粵派定製進行對比,所以清醒地意識到和粵派定製家居企業之間的差距是首要前提。

其次,明確企業定位,走差異化道路,梳理戰略思維。和粵派企業的差距不能依靠“模仿”去追趕,從現在定製家居市場一片紅海的情況來看,模仿歐派、索菲亞、尚品宅配的方式已經不能幫助企業快速發展,只有形成自己的獨特競爭力,在最短的時間爭取打造全國性品牌才能保證具備核心競爭力。

另外,能強烈感知到的是,未來在渠道、品牌的爭奪上,有千軍萬馬。而實際上所有的競爭者都在和時間賽跑,誰率先衝出了賽道,誰就有可能成為最終的贏家。資本作為賽道的加速器,一定會在這個過程中起到快速助推的作用,所以這點強調了川派企業引進資本的必要性。

當智能製造席捲而來,柔性化生產成為定製工廠標配,再加上環保政策不斷鞭策,這些都在倒逼定製家居企業走向智能製造生產模式。川派企業在擁有一定產業基礎的優勢條件下,通過智能化改造或許會成為突出重圍的最後一根稻草。

定製家居在國內不到30%的滲透比例,意味著行業的上升空間巨大,成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競爭者湧進賽道;輕資產、高週轉、零庫存,成為定製家居企業高增長的重要砝碼。回到定製家居行業的整體情況,我們清晰地判斷,未來幾年,定製家居乃至全屋定製的熱度不會減退。

而擺在川派定製企業面前的兩個岔路口,一是“大家居”,二是“走出去”,在行業增速如此之快、行業競對不斷增多的當下,想實現彎道超車、跑出一線品牌,著實不易,但未來尚可期。

(作者/億歐 史豔菲)

聲明:本平臺發佈內容,凡註明“泛家居頭條”的均系原創文章,版權歸本平臺所有,轉載請署名“泛家居頭條”及微信號fanjiajutt。本平臺轉載信息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行業傳播,若涉及侵權事宜,請及時與本平臺聯繫。歡迎猛烈爆料,新聞熱線:023-6389 2290

现状探究丨川派定制谋变,弯道超车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