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信仰正面臨終結?土地市場知道答案

摘要:房價似乎真的走到了十字路口,熱點城市的土地流拍,或許只是個開始

樓市信仰正面臨終結?土地市場知道答案

撰文|蜜姐

最近蜜姐又在四處看房。為了能夠離孩子以後上學的學校近一點,頂著30多度的高溫,奔波在各種新老樓盤之間。每天一萬多步再正常不過。

作為一名平日零運動的懶人,有時都不知道哪裡來的這麼大熱情。

閒暇之餘和中介聊起當下的樓市,他們無一例外和我說現在的日子沒那麼好過了。前兩年的樓市風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波又一波躊躇不定的看房客。

他們不再像以往的看房者那樣果斷堅定,對房子充滿了挑剔和砍價的心理。

和被冷落的 "二手房" 遭遇類似。最近房子的原料供應方:土地,市場似乎也不太景氣。

樓市信仰正面臨終結?土地市場知道答案

01

"麵粉"市場:涼了一大截

從8月開始,關於土地流拍的新聞就沒停過,尤其一二線城市十分引人注目。

前有上海內環的土地遭遇流拍,隔壁的蘇州為期兩天的土拍中,10宗住宅類地塊成交7宗流拍3宗。

就連網紅城市杭州情況也不甚樂觀。7月份的6場土拍中,在郊區地價下跌,核心區失守之後,近期還出現了首次底價成交。

據統計,7月份,杭州十區共出讓了31幅地塊,其中,22幅涉宅地無一"封頂",不少以底價成交,甚至同板塊宅地成交價的跌幅最大超過了30%。

曾被住建部約談過的太原在最近舉行的"史詩級"土拍中,儘管拿出了熱點區域的8幅黃金地塊(總面積約82.71萬平方米)進行拍賣,但結果卻8幅地塊全遭流拍,讓人大跌眼鏡。

之前還有業內人士預估,這場拍賣可能會拍出當地今年的最高樓面地價、土地單價地王,沒想到結果卻是這等冰涼。

統計局的數據也給出了相似的答案:土地市場確實是在轉冷。

7月份的推出面積環比整體出現了下跌,成交面積同比漲幅較上半年也有所減緩。

樓市信仰正面臨終結?土地市場知道答案

溢價率罕見出現環比下降,同比的降幅相對上半年整體來說也幅度更大。無論是穩定已久的一線城市,還是曾經火爆的二線城市,以及紅極一時的三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出冷靜的趨勢,雖然幅度有所不同。

02

春江水暖鴨先知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降了溫,上半年我國賣地還是很嗨。中指院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半年僅300城市出讓金就已經高達1.96萬億元,同比增長近3成。

從流拍率來看,土地流拍也是年年都有,今年甚至比去年還低了。以2017年上半年為例,全國推出土地面積45967萬平米,成交38196萬平米,流拍率為16.91%。

2018上半年全國推出59791萬平米土地,成交50243萬平米,流拍率為15.97%。

只是今年朝熱門城市集中了一些,加上調控趨嚴,所以更引人注目了。

樓市信仰正面臨終結?土地市場知道答案

雖說我國的房價和土地市場關係不是很大,但論樓市預期開發商們最有發言權。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從開發商對熱門城市拿地的態度中,也能看出樓市的風向。

"麵粉"市場上的買家們開始不再那麼激進的拿地,所以也就理解蜜姐看房時那位中介大哥抱怨的,為啥"麵包"市場上買房者們越來越猶豫。

都知道房價買漲不買跌。如今從上到下的預期都有所調整,自然最能體現樓市真實住房需求的二手房市場也就沒那麼火爆。

另一個能敏感樓市冷暖的指標就是各銀行的房貸利率。高於基準利率則說明樓市火爆,低於則說明行情偏冷,在趨於穩定。

前幾天上海的兩大銀行降低利率的行動被活生生給嚇了回去,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能看到上海的樓市在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降溫,尤其是郊區。

上一波樓市調控北京上海的影響最為明顯,所以今年北京的土地流拍也是爆棚的節奏,而上海早就是房貸利率最低的城市了。

雖說局部的跌落並不代表整體,總的來看拿地依然多,房貸利率也依然高。但哪一次的樓市轉向不是從熱門城市開始層層波及深入的呢?

樓市信仰正面臨終結?土地市場知道答案

03

樓市信仰正面臨終結?

在一個受政策影響的市場,信心有時比黃金更重要。

土地市場的轉變也好,部分城市二手房市場受到冷落也罷,這都是表現出來的大眾預期。追根溯源,現在的情況是,我們的樓市信仰似乎在面臨終結,有更多的人不再相信"樓市奇蹟"。

在互金頻頻暴雷,股市跌跌不休的當下,樓市成為許多人一塊又愛又恨的心病。

從國際上看,中美的摩擦前所未有的嚴峻,與此同時美國加息不斷,我們不可能不受其影響,而實際上最近的人民幣走勢情況也都有目共睹。

國內而言,不管從房價收入比、家庭負債率、人口增速哪一個指標來看,房價的上漲空間其實已經很小了。

貨幣全面寬鬆基本上沒跑,但高層已經明確發話: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一邊放水一邊穩房價,最後的水會留到哪裡呢?

樓市信仰正面臨終結?土地市場知道答案

人口出生率和結婚登記率的降低就不說了。傳統買房安家的觀念也在受到挑戰。80後或許有更多人願意負債買房。但90後們的想法似乎又有所不同。

一部分90後的父母要麼家裡好幾套房準備著,若是從剛需角度來看,根本沒有買房的必要。要麼面對高房價已經變得越來越佛系。

蜜姐身邊不乏這樣的90後朋友,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貸款旅行或買自己喜歡的物品,甚至花1萬多租一套心儀的房子,但也不會考慮買房,甚至連婚都不想結。

他們有著美國人口中"千禧一代"的許多特點:特立獨行、思想開放、物質主義……

以上種種跡象表明,房價似乎真的走到了十字路口,熱點城市的土地流拍,或許只是個開始。

樓市信仰正面臨終結?土地市場知道答案

歡迎關注"閨蜜財經":閨蜜看財經,發現財富守護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