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中的姓氏、「中華第一氏」——軒轅

軒轅黃帝大家都知道,估計大家幾乎沒見過姓軒轅;小編有幸在大學期間認識姓軒轅的朋友,只不過出國啦,但是還常常有聯繫;介紹姓氏無意間想到軒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姓氏,說句實話我那個姓軒轅的朋友氣場真的很強。

軒轅黃帝,(前2717年-前2599年),是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今河南鄭州新鄭市) ,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史載黃帝以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神話中的姓氏、“中華第一氏”——軒轅

黃帝為什麼稱軒轅呢?古書上說是因為他在戰爭中發明了一種戰法。打仗時,將士都站在戰車上;停戰休息時,戰士圍成一圈,指揮員立在中間,只留一個空當做出入的門,起到保護指揮員的作用。古人把有布幕的戰車叫做“軒”,兩車中間空當稱為“轅”。因此,發明這種車站法的黃帝,就又稱為軒轅氏了。軒轅複姓為黃帝嫡孫,出自有熊氏,亦稱為帝鴻氏。黃帝曾居於軒轅之丘,故而得姓軒轅,黃帝的後代子孫遂稱軒轅氏。一說黃帝作軒冕之服,教民做衣服,故謂軒轅。又據古代傳說,軒轅即天黿,天黿變為龍,龍為軒轅部落的圖騰,因以得氏。

軒轅姓源於姬姓,出自軒轅黃帝,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史籍記載:軒,姓也,黃帝號軒轅,後因為氏。軒氏,軒轅之後。

史籍《姓解·六三》、 《姓苑》中均記載:“軒氏、轅氏、軒轅氏,皆黃帝之後。黃帝之後以號為姓,軒轅即黃帝,姓公孫或言姓姬。黃帝,少典氏之子。黃帝共二十五子,十四子有姓,共12種姓。”

軒氏、軒轅氏、轅氏、軒丘氏皆黃帝之後裔,各有各的支系,乃四種姓氏。

神話中的姓氏、“中華第一氏”——軒轅

周穆王姬滿為西周朝第五代君主,周昭王之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於神話色彩的君王之一。傳說他享壽一百零五歲,在位時間為五十五年(公元前976-前922年,一說公元前1001-前947年,待考)。據汲縣西戰國墓所出土的典籍《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喜好遊歷,曾於周穆王十三-十七年(公元前963-前959年或公元前988-前984年,待考),駕八駿之乘驅馳九萬里,西行至“飛鳥之所解羽”的崑崙之丘,晉觀黃帝之宮。他還設宴於瑤池,與西王母做歌相和。據考證,當時周穆王西遊之地,就在今裡海與黑海之間的一帶曠原。後因徐戎造反,方趕回中原組織平亂。

神話中的姓氏、“中華第一氏”——軒轅

·周穆王一生都致力於向四方發展,他曾因遊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進貢,而兩次發兵征伐犬戎,獲其五王,並把部分戎人遷到太原(今甘肅鎮原)。他還率軍東攻徐戎,平服了徐戎的叛亂,之後在塗山(今安徽懷遠)大會數百諸侯,鞏固了西周王朝在東南地區的統治。

周穆王的後裔分衍有十大支姓,即軒氏、豐氏、駟氏、遊氏、國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除姬姓外,其軒氏為當首之氏,號稱“中華第一氏”。

軒轅姓氏的人真的很少見,軒轅黃帝可是人人都知道的;不知道以後還是否有幸再認識一下姓軒轅的朋友,;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明天給大家介紹的也是比較少見的姓氏;記得關注門道文化,更多精采文章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