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從高一慢班的倒數到高考時衝到前三,網友:經歷了什麼

每當在報紙上看到優秀學生一路過關斬將,順利的考上理想的大學,特別是有些學生被直接保送上了重點大學,連考都用不考。真可謂“沒經歷風雨,就見了彩虹”。我從心裡說一聲“佩服!”

考上重點高中,是許多初中生的第一願望, 同時也是家長的期盼。因為優質的重點高中其生源質量、教學水平、高考升學率是普通高中難以比擬的。現實是不可能每個學生都進重點高中。總有許多學生就讀於普通高中。

那麼不是大路,甚至是大家會放棄的小路能否通向羅馬呢?

高中三年一個普通高中孩子的爬坡之行,也許讓我們有所感悟。 

高中三年:從高一慢班的倒數到高考時衝到前三,網友:經歷了什麼

一、中考走麥城

省示範高中錄取線:431分,市級:418分、普高402分。

兒子拼盡全力,只考了388分。距普通高中還差14分。中考敗得一塌糊塗。

上普通高中已是不可能了。只好報了一所民辦高中,算是保住了高中學籍。

我以無比羨慕的眼光看著那些考上高中的學生們。他們如同片片風帆,正向心中的理想而去……

高中三年:從高一慢班的倒數到高考時衝到前三,網友:經歷了什麼

最近有讀者給學姐留言:我今年高二,上課認真聽講,放學認真完成作業,每天學到凌晨1點,週末出去補課,我不看電視,不玩手機,不打籃球,我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學習上,我以為只要認真,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可是成績卻始終停滯不前,而那些每天吊兒郎當的同學,隨意看看書本,隨便做幾道題,就能名列前茅,師姐,真的是因為我沒有天份嗎。我真的已經足夠努力了!我說:你看過《瘋狂600提分筆記》嗎?

我說:我發現很多同學學習都非常認真,但有幾個致命的問題,我稱之為“思維怪圈”:

1.“驢拉磨”。只知道低頭苦學,老師讓幹啥就幹啥,每天忙著寫作業,不管會不會以及自己缺什麼,老師講的統統努力去學,完全沒有自主性。

2. 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死摳難題,覺得難題能夠彰顯自己的水平,結果簡單題不會的一大堆,導致難題得分少,簡單題丟分多,成績差的唯有淚千行。

3. 缺少應試技巧,吃力不討好。要麼不會高分應試套路,明明可以輕鬆拿到的分卻得不到;要麼使用最笨的方法解題,解題速度極慢,答完卷的可能性好比中彩票的概率。為什麼他們出現這些問題?是學習方向出了問題!

天分加努力並不等於成功,方法才是關鍵。隨便看看書?隨便做做題?不存在的。化學書裡只有50%的題會出現在高考中你知道嗎?他們用了你一半的時間卻比你多學了數倍的“有用”知識。數學三年只需要做600道題就能120+你信嗎?他們做通一道題,相當於你沒有頭腦的做了100道題。沒有方法,事倍功半,找到漏洞,事半功倍。自學《瘋狂600提分筆記》,能幫你高考考一所更好的大學。

二、高中--屢敗屢戰

中考成績如此,讓孩子上高中只希望高考時能考個高職,要是能考上正規大專,那可是睡著了都要笑醒!重點大學那鳳凰高枝,我連想都不敢想。

經考察了省示範高中、市示範高中及普通高中,反覆權衡,決定讓孩子到一所市示範高中借讀。進了一個老師介紹為“全年級平均分最低”的慢班。

高一年級第一次考試,成績單我從下往上看,啊!排在了這個最慢的班倒數第三。就是這個慢班,只要是正式生,其中考成績也高於孩子100分以上,相當於整整一門課啊!

全年級400名學生,孩子的排名最後已是不爭。

這讓我們必須要背水一戰了。

高中三年:從高一慢班的倒數到高考時衝到前三,網友:經歷了什麼

經過努力,在高二分文、理科重新編班考試中,孩子以微弱的幾分優勢衝進了一個文科快班。排在該班第38名(共45分學生)。

卸下了物理、化學等對她來說是包袱的科目,有更多的時間操練所擅長的語文、史地等,攻城拔寨,名次逐漸前移。

三、高三努力衝刺

高三下學期,進入了前沿陣地的學子們投入了總攻前的一場場演習。

四月會考,孩子竟考了個讓人難以置信的全年級第10名。是偶然?還是老師分打高了?此成績能穩定下來嗎?這些都還需要再次檢驗。

排到了年級第10名,高一時成績墊底都不知著急的孩子開始計較名次了。

高中近三年來第一次聽甩說“你不知道我壓力有多大!”問她有什麼壓力?他擲地有聲的說“我就是不願意落在別人後面!”天哪!這可是最樸素的豪言壯語呀。

甩並不是為考不考得上大學,考什麼大學著急。而是爭勝,想排名更加靠前。

需要減負的時候到了。我說“馬上就是五月全市調考,只要努力了,名次後退也無所謂。”

五月調考結束,後退了5名。排在15名。我繼續減負“不錯,只後退了5名。我是準備你退至20名的。”

說實話,每名之間,有時只幾分而已。有一定的偶然性,無須分分計較。家長完全不必像督戰隊那樣狂呼“只許前進!不許後退!”給孩子盲目施壓。

此次考了528分。超過模擬第一批錄取線(512分)16分。孩子的雙腳站在了重點大學的校門口,只待最後的一步!但這一步到底跨不跨得進去呢?

隨著高考的臨近,有關高考的話題無處不在。在許多考生家裡,氣氛漸漸緊張起來。有的家長戒了葷腥、有的到寺廟燒香、有的家庭拔了電視機插頭......

教室後面黑板上的倒計時提醒我們:只剩一個多月了。

各路兵馬刀槍並舉,已殺至高考城下。

演習與實戰畢竟是兩回事。調考和高考更不可同日而語。高考不僅僅是考文化知識,對考生和家長的心理承受能力更是巨大的考驗。

高中三年:從高一慢班的倒數到高考時衝到前三,網友:經歷了什麼

四、打好高考攻堅戰

六月,畢其功於一役的高考決戰開始了。

莘莘學子抖擻精神,發起了最後的衝鋒!

兩天戰罷,萬千考生脫征衣。開始打掃戰場--估分。

標準答案發下來了,我問孩子估了多少分?他朗聲答“570!”。文章總是自己的好,我不相信她的分數有那麼高,重新估。經反覆估算,估計分數在564到575之間。

有此分數在手,萬軍之中,取重點大學,如探囊取物耳!

分數公佈了!考了576分。高於第一批錄取線(525分)51分。

三年時間,從高一時慢班倒數第三到高考時文科快班第一,普通高中差分,到借讀,到考上重點大學。正如古人所說:捲土重來未可知,屢敗屢戰仍不悔!把走過的點滴總結出來,就是為了給正在經歷和即將經歷高中的家長和孩子以借鑑,希望大家的高考之路走得更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