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教師夫婦創建公益書屋 暑期輔導山村孩子

教師夫婦義務辦班創建公益書屋 暑期輔導山村孩子

安溪:教师夫妇创建公益书屋 暑期辅导山村孩子

孩子們專心聽講閱讀寫作課

“這裡有許多書可看,還有同學相伴,做作業有老師輔導,我很喜歡。”小學生葉思婷說。在金谷鎮洋內村一座鄉村古大厝“新樓閱讀中心”裡,30多位孩子在安靜地看書做作業,一對教師夫婦正忙著為舉手發問或發現錯誤的學生進行輔導。這兩位教師就是葉步雲、林豔清夫婦,他們義務為村裡孩子輔導作業。

教師創建公益書屋 小山村孩子有樂園

教室就設在古厝大廳,廳內整齊擺放四排桌椅。牆上掛著小黑板,貼著有關讀書名言警句。圖書室位於古厝廂房,一間專門放雜誌,一間放圖書,共近3000冊。

“圖書閱讀、作業輔導,還徵召志願者不定期開展公益講座。”四年前,葉步雲發起創建公益書屋“新樓閱讀中心”,如今這裡已成小山村裡孩子們假期樂園。葉步雲介紹,閱讀中心不僅有自己的妻子在,還有父親(退休教師)、兒子(大二學生,準教師)也時常幫忙。

林豔清說,這裡通常有30多個孩子,最多時46個。孩子大多是本村的,也有來自淵兜、三元等鄰村的孩子。她和丈夫分工,自己負責一年級到三年級,丈夫負責四年級到六年級。

準大學生傅煜斌也來幫忙,他說,葉老師的無私令人感動,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孩子獲得更多知識。

“兒子兒媳都外出打工,我的三個孫子都在這裡做作業、看書,還能得到葉老師夫婦的指導,不用擔心孩子會到處瞎逛,我放心得很。”林春梅大媽開心地對記者說。

村民發起募捐 改善古厝環境

“2013年暑假,我幫村裡幾個孩子免費輔導作文,發現效果並不理想。孩子閱讀量太少,積累不夠,講再多寫作技巧也不頂用。我就想辦家圖書室。”今年46歲的葉步雲,出生洋內村,從教20多年,現在湖頭鎮下坑小學教書。每逢節假日回鄉,他總能聽到鄰居們嘮叨:放假孩子們沒處去,不是看電視就是到處撒野,讓人頭疼。

“利用祖厝建鄉村書屋,免費向學生們開放,並提供作業輔導。”2014年春節,葉步雲和返鄉的鄉親們說了想法,得到村民們響應,“新樓厝”十幾戶主人都同意無償提供場地,並主動將堆放的雜物清理乾淨。村民們又發起募捐,東家出錢,西家出力,木匠製作木凳、鐵匠製作鐵桌、泥瓦匠修補牆體和場地、水電工安裝水電,都是義務幫忙……古大厝很快煥然一新。

“書的來源是一大難題。”葉步雲的父親、妻子、弟弟、弟媳都是教師,家庭教育氛圍濃厚,家中圖書上千冊。書屋建立初期,他就將圖書悉數捐出,還從親戚朋友家蒐集、從學校和縣市圖書館暫借、從市場上新購一批圖書,不到一個月時間,“新樓閱讀中心”便開門迎來第一批小讀者。

近年來,村裡熱心人募捐了3萬多元對古厝進行修繕,添置書架,安裝空調……古厝學習環境進一步改善。“新樓閱讀中心多虧有熱心人幫助和支持。”葉步雲老師說,管理人員葉玉林,今年70歲,不避酷暑,從沒半句怨言,總是第一個來開門,最後一個離開;一些返鄉大學生也熱心加入到閱讀中心來,輔導孩子們做作業。

今年暑假,陳利學校傅耀欽、陳傳良老師專程趕來開展作文講座、書法講座,還有安溪九中葉良福老師也前來為孩子作寫作指導,進一步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

(記者 吳志明 通訊員 洪金示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