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去世,農村老婦捐腎救子失敗背30萬債務,勸兒媳改嫁獨自承擔


30萬元債務對於一個失去丈夫和兒子的6旬農村老婦來說,意味著什麼?相信絕大多數人會認為,這個老婦還不起,那些債主的錢打了水漂。然而,在安徽亳州蒙城縣樂土鎮喬圩村有一位叫做楊愛萍的老婦人,硬是咬牙、神吃儉用還上了。今天,咱們來看看這位老人的故事。圖為2016年12月20日,楊愛萍老人接過愛心人士的愛心捐款。

楊愛萍1952年6月出生於亳州市蒙城縣樂土鎮,她跟大多數人一樣早早的步入社會,賺家養家,直到1984年,楊愛萍與退伍軍人喬長松經過幾年的愛情長跑,才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的生活,兩人形影不離,他們的恩愛被同村人所羨慕。很快,夫妻倆的兩個兒子出生了。圖為楊愛萍在村裡幫一農村家庭粉碎玉米,可以賺50元。

孩子的出生給夫妻兩人帶來了巨大的喜悅,同時,經濟壓力也陡然增加。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1995年,喬長松突遭車禍去世,這個原本溫馨的家庭突然陷入了黑暗。面對兩個弱小的孩子,這個家以後怎麼辦?圖為楊愛萍出門做事前給孫子整理衣服。


常有好心的鄰居看楊愛萍每天起早貪黑的勞作和照顧孩子,感到心疼不已,他們勸楊愛萍帶孩子改嫁但楊愛萍拒絕了,她要用瘦弱的肩膀抗起這個風雨飄搖的家。 時間就在楊愛萍的堅持下來到2003年,這一年,大兒子喬濛濛結婚了,接下來的三年中,小夫妻孕育了兩個女兒,楊愛萍一下子又看到了生活的奔頭。圖為楊愛萍在做過冬的棉拖鞋。

然而,上天卻再一次跟這個可憐的婦人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2005年,喬濛濛突感身體不適,他拖著不適的身體硬撐了一段時間,然而面對越來越重的疾病,喬濛濛來到醫院進行治療,結果再次給了家人巨大的一棒:尿毒症。這個可怕的疾病又給這個苦難的家庭帶來了烏雲密佈。圖為楊愛萍在挑水。

面對兒子的病,楊愛萍沒有退縮。為了省下高額的腎源費用,52歲的楊愛萍堅持要將腎給兒子續命。為了治療兒子的病,楊愛萍將所有的積蓄花光並在親戚朋友處借了30萬元。兒子如願的出院回家。但是事情的發展卻出乎意料。2007年的秋天,喬濛濛還是沒有戰勝疾病,他永遠的閉上了眼睛,扔下了母親、20多歲的妻子和兩個尚未成年的女兒。圖為2016年3月16日,楊愛萍跟孫女一起看電視,享受難得的清閒時光。


看著兒媳每天淚眼,楊愛萍的心在滴血,她明白一個女人拉扯兩個孩子的艱辛。於是,楊愛萍勸兒媳改嫁,兩個孫女由自己照顧。之後的幾年,村裡人對楊愛萍說:你兒媳雖然改嫁了,但是孩子們的撫養費還是可以出點的。但楊愛萍拒絕了,她說兒媳生活也不容易,不能去打擾她。圖為楊愛萍做午餐。

丈夫離去,兒子離世,還有兩個小孩,外加30萬元的鉅額債務,這些錢怎麼辦?楊愛萍給出了答案。家裡有十多畝地,楊愛萍精耕細作,收穫、管理、收穫。楊愛萍留下全家人的口糧後,全部賣掉,然後還債主的錢。就這樣時間來到2013年。圖為楊愛萍在幫忙農戶粉碎玉米,一天50元。

這一年,村裡的土地流轉,楊愛萍便去給人打工,雖然只有一個腎,幹不了重活,但楊愛萍咬牙堅持了下來。她口裡省肚裡挪,就是一杯牛奶、一包方便麵,在她眼裡都是奢侈品,更別說一件新衣服了。就這樣楊愛萍賺一點、還一點。截止到2016年,楊愛萍欠下的30萬元債務還剩下不到10萬元。 楊愛萍捐腎救子、勸兒媳改嫁並幫兒子還債的新聞經當地媒體報道後,2016年11月楊愛萍入選了“中國好人榜”。


為了讓楊愛萍晚年生活過的幸福,2016年12月7日,蒙城縣文明辦面向社會發出了“為中國好人、信義母親楊愛萍老人捐款活動的倡議”。當地愛心人士、團體雞單位都行動了起來,短短13天,募集金額達到106788元。捐款的愛心人士涉及到涵蓋了安徽、北京、廣東、重慶、上海、山東、吉林、河北等8個省市。圖為楊愛萍在勞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