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翠街道:「望聞問切」補齊脫貧攻堅短板

环翠街道:“望闻问切”补齐脱贫攻坚短板

近年來,環翠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習近平扶貧思想為指導,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通過“望聞問切”診斷脫貧攻堅不精準“病因”,“對症下藥”補齊短板,向脫貧攻堅發起總攻,堅決奪取脫貧攻堅全勝。

望“病否”,即貧困與否。緊扣“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結合脫貧攻堅“四看法”,組織街道全體幹部開展脫貧攻堅大排查,排查的對象包含建檔立卡戶和殘疾人、低保戶、重大病患者、危改戶等七類重點人群,看農戶是否居住安全、是否有糧食、是否有四季更換的衣服等問題,對農戶判斷是否真的貧困。

聞“病情”,即貧困程度。“呆在辦公室解決不了事情”。為解決錯評、漏評等問題,街道組織轄區部分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到脫貧攻堅大排查中來,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人脈優勢。同時,在入戶過程中,通過對村幹部、親戚朋友、周圍鄰居繼續側面瞭解農戶收入、住房等情況,以防隱瞞收入及住房情況“詐病”者和“打腫臉充胖子”的“真病”者,讓扶貧政策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問“病源”,即貧困原因。在排查過程中,堅持戶戶見面、戶戶溝通,對長期外出務工的,採取電話聯繫方式進行了解,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或疑似漏評戶進行仔細詢問,詢問其持續增收情況、子女就學就醫情況等,堅持打破砂鍋問到底,問出貧困原因。同時,與村民、村幹部、駐村幹部和第一書記等進行有效溝通,對貧困原因進行綜合研判。

切“要害”,即因“病”施策。根據貧困原因,深入貧困對象家中,與其談心,聽其怎麼說,瞭解他們有什麼特長,有什麼不足,有什麼需要急需解決但又是其本人解決不了的,由幫扶責任人、村幹部、駐村幹部和第一書記根據貧困戶的實際用好用活用足國家惠農政策,落實每一戶的幫扶措施,制定詳細時間任務表,開好治貧幫扶“藥方”,直中要害,精準施策,確保做到真脫貧、脫真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