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水壺傳說

在雙陽區山河街道境內,聳立著一座海拔711米的長春市第一峰——大砬子山。在海拔698米處,有一口天井,從天井下去,就是著名的吊水壺溶洞。溶洞垂直落差73米,洞長386米,上下大廳面積5000多平方米,集南北石灰岩溶洞特點於一身,是目前東北海拔最高、落差最大、面積最廣的岩溶景觀。洞內有一巨大的洞中湖,因湖在半山腰處,人們稱之為吊水壺。

傳說,早年間雙陽大砬子山下有個白龍湖,湖水深黑,一碧萬項,湖底直通東海,由東海龍王的孫子小白龍看管,專為人間造福,百姓平安,五穀豐登。

白龍湖周圍的山區百姓都挑白龍湖的水吃,引白龍湖的水種田。年年的五月端陽,附近山村的男女老少穿紅掛綠,像過年一樣,聚集在白龍湖畔,來拜望小白龍。

當時大砬子山南的羊圈山盤蛇洞住著一條老黑蛇,修煉成精,聚集各山的蛇精蟒仙稱霸一方,殘害百姓,無惡不作,老百姓是又恨又怕毫無辦法。人們敬小白龍為仙如兄弟,恨黑蛇精似敵像狗屎。老黑蛇精嫉妒懷恨在心,召集眾蛇精蟒仙,要除掉小白龍,強佔白龍湖。黑蛇精變個美男子,假意要和小白龍交朋友,小白龍為人善良,未加提防,喝了黑蛇精的毒酒,黑蛇精趁機殺害了昏醉的小白龍,帶領眾蛇精蝶仙強佔了白龍湖。

後來,觀音菩薩用楊柳枝輕輕一拂,吹口法氣,小白龍便又活了過來。為了除害,觀音菩薩駕著祥雲來到白龍湖,她右手託著楊柳淨瓶,左手拿楊柳枝,用楊柳淨瓶吸乾湖水,從湖底抓住黑蛇精,用楊柳一拂抽掉其筋脈,用巨石把黑蛇精壓在湖底,然後使出神針,砸毀各山蛇精碟仙洞,把這些孽仗壓到湖底,永世不得翻身。觀音神針所砸各個蛇洞,俱變成清泉一眼,像柳樹村的淌水泉,大將村的蜂蜜泉,長崴子村的白水泉,新立村的積德泉,一面山村的金馬泉……各個泉眼都是水流如注,清澈甜美,唯有壓埋黑蛇精的白龍湖底荒蕪乾裂,沒有一個泉眼,打不出一眼井,找不到一滴水。

後來一個姓田的大戶,頗有錢財,佔據了大砬山一帶,因沒有水井,就從百里外請來一位出名的井匠打井。井匠打了三年,打了九十九眼井,都是乾眼,當第一百眼井打到一百米深時,一陣神風,把井匠吹落下井,人們急忙把他撈上來,井匠已氣絕身亡,只見他身上繫著一塊白紗,寫著“吊水壺打井,永難成,要想得水下天井”。人們按照白紗上寫的,找來繩索,繫上,下到天井底下,這才發現,天井裡是個偌大的溶洞,洞中有一湖。啊,原來觀世音把白龍湖搬這來了。從那後,人們將洞中湖稱這“吊水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