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報不是求來的,而是修來的

福報不是求來的,而是修來的


  在佛菩薩面前,我們習慣於求福,卻不知:福報不是求來的,是修來的。若不斷除惡念惡行,再多祈求也無益。我們說信佛,其實是信因果。想要得福報,就要種福因;想要離苦禍,就得斷諸惡。一切苦樂福禍,都取決於你自己。所以說:求佛,不如學佛。學佛的大慈悲、大智慧,這才是真正的福樂之因。

  福報不是求來的,一切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有福報,還要有智慧。不然福報來了,也很危險。當官是因為有福報,結果貪汙了,被抓進去。發財也是因為有福報,結果去吃喝嫖賭,滿身都是病。這就是沒有智慧的緣故。所以你福報來了,心還要正。心不正,福報就守不住。

  出家人走到哪裡,都是簡單的,兩手空空,住的好壞都很隨緣。吃的好壞也無所謂。不是真的隨緣。那別人為什麼做不到。首先他沒有福報,你想看,要出家也要福報,要天下叢林任君餐,也要福報。你想到廟裡去吃一餐,也是要福報。不是說,你出家了,你就有福報吃。如果沒有福報,一餐也吃不到。

  很早時,有個行腳僧人去山上廟裡掛單,知客師不給他掛單,而且還把他趕出來。天又黑了,怎麼辦?沒有辦法,只好在韋馱菩薩桌子底下睡一覺,第二天再說。行腳僧就很抱怨韋馱菩薩不護法,都不讓掛單。半夜,韋馱菩薩就給他託夢。他說,你前輩子在廟裡,別人幹苦力活,你就偷懶。終於勉勉強強搬了幾塊磚頭。因為你搬了幾塊磚頭,所以現在才有福報躲在我桌子底下,否則你早就被掃出山門了。這個行腳僧才恍然大悟。不管出家在家,福報都很關鍵,尤其是結三寶的福報。

  常常有人羨慕:某人的福報真好,家世風光,子孫多又孝順,要金錢有金錢、要愛情有愛情、要事業有事業、要官位有官位;為什麼他什麼都美滿?我怎麼什麼都要不到?是不是上帝偏心,把世間所有的好運都給了他?其實,福報不是神力可給予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怎樣才能有福報呢?

勤儉節約

  有的人雖然家財萬貫,由於浪費奢侈,不懂節約,最後免不了窮困潦倒。周武王曾感嘆:“像紂天子這般奢華,竭天下之財以窮己欲,安有不亡國者!”相反的,有些人勤勞節儉,所以福報隨之而來,如臺塑企業王永慶先生。

善因好緣

  有的人,事不關己絕對不過問,不與人結緣,當然也不會有好運氣。有的人,只要行有餘力,就熱心助人,也不希求他人回報,但是好運都會降臨,讓他平安順遂。想要有福報,必須先播撒福報種子,比如積極參與利益大眾的善事,熱心助人等事情,所謂“助人者,人恆助之”,多種一點善因緣,就是修福報的方法。

慈悲喜捨

  一個人有多少福報,可以由自己決定。《阿含經》記載,有一位小沙彌,本來應該夭壽的,因為一念慈悲,救了許多受困水塘的螞蟻而延壽。一念善心,可以消除罪業;一念慈悲,能夠增加功德。有人“拾金不昧”而獲得福報,有人“不貪不義之財”而得到善緣,有人“救苦救難”而消災免難,可見能夠慈悲喜捨,福報就會到來。吃虧奉獻  許多人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損,不願意吃虧,那是心胸不夠寬廣。吃虧奉獻是一種無私的、真心的付出,是一種歡喜的、不求回報的道德行為。如果我們能學會以退為進的方法來處世,可能會達到不可思議的效果。例如;常抱持著你是好人,我是壞人;你是對的,我是錯的;你很偉大,我很渺小;快樂給你,苦惱給我;富有讓你,貧窮我受的態度,尊重對方,處處為對方著想,必能獲得對方由衷的敬愛。

  不必羨慕別人的福報比我大,也不必研究別人的福報從那裡來,胡適之先生說:“要怎麼收穫,先要怎麼栽”,已經種下勤儉、結緣、喜舍、奉獻的種子,自然能收到福報的果實。

拒女淫奔

  明朝寧波地方有位叫孫道的讀書人,因家裡貧窮,就靠著教導孩童讀書,作為生活的經濟來源。後來連這份職業也不保,於是寄身到塘西 張氏家,幫忙抄抄寫寫,換取衣食。有一天深夜,張家有一婢女,偷偷的跑到孫道的房間,孫道知其來意,嚴詞的拒絕。而這情景,卻被張家的私塾老師看見,老師就私下招婢女相會。到了端午節時,該名老師疽瘡發作,無法痊癒,這時主人只好請孫道升任老師。

  有一天,孫道在江口碰到他的叔叔,他的叔叔驚訝的說:“我因兒子的病,在城隍廟祈禱,當天晚上就作了一個夢,夢見城隍爺坐在殿上,呼喚屬下將命中本要餓死的人,將其名字刪改,名字一個一個的念,唸到大概十幾人,我就聽到你的名字。我偷偷的問那冥官,為什麼孫道可以改去餓死的命運?冥官說:『這個人的本命,在四十六歲時,會餓死他鄉。因為今年四月十八日夜晚,嚴拒婢女淫奔,所以延長壽命二紀(一紀等於十二年),改饑饉籍為祿籍。』”

  後來,跟著孫道學習的學生,越來越多,每年學生所貢上的學資就百餘兩黃金。到了明萬曆三十六年,孫道四十六歲,也就是他命中本該餓死的那年,果然鬧饑荒,米價變得十分昂貴,窮人根本無錢購買,當時餓死的人很多。但是,孫道不但逃過這一劫,而且還十分的富裕,到了晚年,孫府已成鉅富之家。在他七十歲時,應驗延壽二紀,無疾而終。

豔福非福

  裴章,山西省河東地區人,他的父親與神僧曇照法師極為友善。曇師精於相術,他看裴章的相,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將來的功名事業,一定很有成就。

  裴章二十歲時,娶妻李氏,來年裴章到太原作官,妻子則留在家中。數年後,裴章又遇見曇照法師,曇師十分驚訝的說:「多年以前,我看你是顯貴之相,現在怎麼變了呢?過去你的天庭飽滿,現在怎麼天庭有傾陷之象呢?過去你的地閣方圓,現在怎麼地閣尖削了呢?再看你的掌心有黑氣盤繞,恐有不測之禍,宜謹慎防範。你的相變得這樣多,不知做了什麼缺德的事?」

  裴章聽了,自己反省數年來的所作所為,只有在太原與女人私通,算是有違倫理,其它並無做出有虧良心的事。曇照法師嘆了一口氣說:「你本來有美好的前程,奈何不知珍重,與別的女人行淫,你這樣自己摧殘福德,實在太可惜。」過不多久,裴章真的如曇照法師預言有災禍臨身。有一次,裴章在浴室洗澡,他的部下進入行刺,刀中腹部,五臟盡出而死。

邪淫果報

  非正式夫妻而行淫事者,是為邪淫。此事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憤怒。一有此心,雖未行其事,已大損陰騭。實犯者,非僅己身必有災禍,且殃及家室子孫;不惟現世感受苦果,更延及未來長劫。

  邪淫之事,即是以短暫時光,造彌天罪惡。是故凡犯邪淫者,由此而奪命者有之,由此而減祿者有之,由此而破家者有之,由此而絕嗣者有之。或是命中本該富貴尊榮,因而貧困潦倒終生;或是命中本是壽山福海,卻遭外傷內病夭亡;或有妻女原是貞良賢淑,卻成他人淫玩伴侶。邪淫現世惡報,莫論古之典籍記述甚多,今之報章亦日日刊載。凡此報導,若細心探其前因後果,則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淫惡之報,天律最嚴。奸人妻女,玷人閨門,在地獄中受苦五百劫,方得脫生為驢為馬,又五百劫,乃復人身,為娼為優。設謀造計,奸宿寡婦尼僧,敗人操履,在地獄中受苦八百劫,方得脫生為羊為豕,供人宰殺,又八百劫,乃復人身,為瞽為啞。以卑亂尊,以長亂幼,敗壞綱常,在地獄中受苦一千五百劫,方得脫生為蛇為鼠,又一千五百劫,方得人身,或在母胎中死,或在孩抱中亡,畢竟不享天年。」(劫:地球形成到毀滅為一劫;計128億年!)

  地獄之苦,苦不堪言。書雲:「地獄諸苦,極難堪忍;於一日中,以三百矛,無間猛刺,所有痛苦,於地獄中,微苦少分,亦莫能比。」若入無間地獄,所受之苦,更難以文字比擬;超脫之日,更是遙遙無期。智者深思,一時半刻,換得長劫大苦。至愚者莫此為甚!至慘者莫此為甚!  普勸世人,未曾犯邪淫者,當自慶幸,並務期懍懍守持,謹防失足。俊美面容,須知是帶肉骷髏;姣好身軀,不過是纏筋骼骸。薄皮包裹膿血屎尿,九孔常出不淨穢物。花瓶盛糞,人不把玩;蒙衣漏廁,豈值貪戀!前賢雲:「他誘我殺身破家、損壽折福,實害我性命的物事,該把作殺人利刃看、作虎狼看、作毒蛇看、作勾魂鬼使看、作前生怨對看。」

  邪淫之罪已是極重,引發他人邪淫其罪更重。天戒錄雲:「造作淫書,壞人心術,死入無間地獄,直至其書滅盡,因其書而作惡者,罪報皆空,方得脫生。」由此可知,印造淫書者,陰懲當是無量無邊;販賣流通者,果報必定非輕非淺。而今之色情光盤與網站,亂人心志尤甚淫書,凡製作者、租售者、輾轉流通者,其所感之禍殃惡果,豈不更為悽慘酷烈乎!

  引發他人邪淫之罪既重,則知杜防他人邪淫之功必廣。杜防之道,輾轉流通福善禍淫之文以警世人,是為其一。若因而勸誡多人不犯邪淫,則闔潭將可久膺多福,裔世也能長髮其祥。若曾自犯邪淫者,或曾引發他人而犯者,應痛切悔改,力行此事。以杜邪之功,勸善之德,並以改往修來之懇到心,懺贖昔日之罪愆,庶幾可消減禍殃。若功深德厚,則災障消而福星照臨也

  凡喜愛聽色情色戲者,一次減壽三月。有功名者,罰停遲功名。點一次,減壽三月,若有所害,轉獸一世。

  凡喜愛看色情書籍,色情圖片的,三次,減壽半月,致生疾病者,減壽三年。

  凡是引誘他人行色事者,照人所犯之罪減二等,父兄縱子弟行色者、縱容奴僕下人犯色的亦同罪。

  天生皮骨非天生,乃是前生苦修成。

  美醜二字凡人念,大好江山麗人焚。

  牡丹花下遍白骨,桃花本是血染紅。

  世間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障隨此身。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拾敬齋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