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如果每個人都有一張終極旅行目的地清單的話,法國香檳區一定會列入我的人生旅行清單。這一切都源於對香檳的熱愛,你可以用人世間千萬種形容詞來描述它,也可以用一句簡單好喝來概括。據說拿破崙每天最愛的就是來幾杯香檳,丘吉爾更是香檳的狂熱粉絲,還有我們熟悉的瑪麗蓮.夢露,也是每日不飲如隔三秋……香檳有著它無窮的魅力,和我一樣熱愛它的名人寫出十本書來可能都不夠。

到底香檳的魅力在哪裡?雖然迷戀於此,可要真正探尋香檳美好的奧秘卻並非易事。初夏的時候,約了兩個歐洲的好朋友從巴黎一路開車到香檳區,一段微醺的旅途由此開始。

香檳:我的終極目的地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香檳區(Champagne)位於法國巴黎以東Reims周圍,包括Marne、Aisne和Aube的一部分,這個區域的好酒店不算很多,反倒有不少城堡和莊園酒店在附近更值得一住。讓這裡聞名的更多還是香檳酒起源於此,並且根據法國法律,只有這個區域出產的香檳才能稱為香檳酒。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預訂的這家Château de Courcelles城堡酒店由17世紀的酒店改造而成,也是羅萊夏朵的成員之一,早年Dior常在此舉辦酒會。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整個酒店有多達1000種葡萄酒和幾百種香檳,房間美到像《唐頓莊園》並且價格還不太貴,隨處可見的印花和藝術品讓整個酒店充滿著藝術和優雅感,而這樣的藝術氣息也一直跟隨著我接下來的整個旅途。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進房間之後酒店的歡迎香檳剛好就是我愛的巴黎之花(Perrier-Jouët),不僅和整個酒店的優雅藝術感非常符合,也讓我對於這段旅途更加的期待,靠在窗戶邊享受一段屬於自己的時間,喝幾杯香檳聽著音樂,這才是屬於自己的杯酒人生。

勝似藝術館的巴黎之花酒莊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穿過滿是葡萄藤的鄉間小路,路邊的空氣瀰漫著葡萄、青草和百香果的芬芳,陽光和植物在這裡經歷了漫長的時光,幾千萬年前海洋退化留下的白堊物質成為培育香檳葡萄最好的土壤,雨季的時候可以吸收足夠的水分,到了乾旱的時候則可以鎖住水分,正是因為這裡的泥土和空氣,造就了每一瓶珍貴又美味的香檳。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1811年,皮埃爾·尼古拉斯·佩裡耶(Pierre-Nicolas Perrier)和阿黛爾·茹埃(Adèle Jouët)喜結連理,兩位相愛的伉儷一起創建了一家酒廠——巴黎之花。從創立之初,巴黎之花便秉持追求完美品質的價值理念,籍此成為業界先鋒遠銷全世界。也正因如此,巴黎之花酒莊並不公開提供參觀,除非是酒莊自己的VIP或是提前半年申請的媒體,才有機會一睹芳容,這更讓我對此段旅程沉迷不已。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推開大門,如果不告訴你這是酒莊你可能誤以為到了某個知名的當代藝術館。各種藝術家為巴黎之花創作的作品慢慢呈現在你面前,就像是一次震撼的藝術之旅。巴黎之花一向與藝術有著不解之緣,除了這些珍藏的藝術品,國際藝術設計領域更是少不了巴黎之花的影子,比如之前由其傾情贊助的上海Art 24 hours更是城中熱話。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下樓穿過一小段地道,步入眼簾的是香檳區的土壤以及巴黎之花的酒窖所在地,接著你會看到先鋒派藝術家Simon Heidjen的Phare N°1-9作品。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9個人工吹制的船隻藉助水的空間感以及對光線的折射,無論走到哪個位置都會有不一樣驚喜的觀感,如同畫卷一般,讓藝術與生活完美結合在了一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穿過一扇鐵門,這裡呈現的是巴黎之花最美好的一部分,時間和香檳在此完美相遇,如同身處藝術電影之中,不同的年份不同的標籤,無數的人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讓這些珍貴的味道永存,你甚至會想到釀造的那一年天氣如何,都遇到了些什麼樣特別的故事。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面對眼前這些各個年代巴黎之花的珍藏,它們可以說是泥土和自然最好的結果,現在則安靜地躺在酒窖的一角,按照年份排依次放著,讓你感受到時光對這片土地的眷顧。在巴黎之花酒窖的伊甸珍窖,保存著當世現存最古老的年份香檳——巴黎之花1825年份香檳,在面對每一個不同的年份時,你不由想起當年的故事,或者是拿破崙三世或維多利亞女王的每日品鑑時光,又或者是摩納哥公國公主宣佈瓶身繪有經典銀蓮花的巴黎之花香檳為她的最愛香檳酒……其中任何一瓶拿起來都足夠拍成一部電影。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正在我感慨於酒窖數不清的故事時,燈光暗下,曾在2012年邁阿密設計展上出現過的由倫敦設計工作室Glithero創作的LOST TIME就這麼呈現於你面前。受到環境變化和巴黎之花酒窖裡萬籟俱寂感覺的啟發,Glithero使用了厚重的串珠作為藝術裝置的主視覺,底部則是很淺的水面,通過光學效果讓彼此形成強烈反差。在這件藝術品前面,你會有種迷失感和永恆感交錯的感受,直到時間停止燈光暗下,一切終於消失眼簾。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時間永遠是賦予香檳最大的註腳,到底你會喜歡哪個年份的香檳?所有的味道都恩賜於自然,2005年是個好年份那麼2007年呢?時間的美好,被巴黎之花用味道封存在記憶裡,帶到生活之中,酒窖參觀接近尾聲,沿著芬芳泥土的小徑往上走,我才發現這段旅途其實才進行了一半而已。

美麗時光之家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從酒窖出來,便來到去年重啟的巴黎之花香檳官邸"美麗時光之家”(Maison Belle Epoque),得益於酒莊創辦者皮埃爾·尼古拉斯·佩裡耶和妻子阿黛爾·茹埃對藝術與自然的熱愛,美麗時光之家一直與“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有著緊密的聯繫,走出地窖呈現在你面前的便是日本藝術家律蘇三島(Ritsue Mishima)的作品《光影》(All’ombra della luce)。

透過自然的光線,這件藝術品像葡萄園的四季般慢慢變幻,而影的部分,則象徵著釀造香檳的幽暗酒窖,一明一暗間,正是香檳的前世今生。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而這只是"美麗時光之家”的啟幕,除了可以品嚐到各種不同年份的巴黎之花香檳,整個屋子還收藏了眾多藝術家的名作,包括有“蒙馬特之魂”之稱的亨利·德·圖盧茲·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設計了巴黎地鐵入口的赫克多·吉瑪德(Hector Guimard)以及雕繪了巴黎之花美麗時光系列(Belle Epoque)酒瓶的艾米利·加利(Emile Galle)等,甚至連房間也是由不同設計師量身定製的,無奈當天有客人在不便去打擾。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在這裡看到的藝術品遠超出你的想象,說是一個藝術博物館也一點不為過,比如1911年巴黎之花一百週年紀念慶典上,由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作為禮物贈予酒莊的作品《永恆的春天》(L'Eternel Printemps),伊韋特·吉貝爾(Yvette Guilbert)畫像,米斯謝爾·克斯勒(Mischer'Traxler)設計工作室設計的一個名為“好奇號”(Curiosity Cloud)的互動裝置……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至於期待已經的品鑑,更像是一場藝術的導覽,從巴黎之花特級幹型香檳開始到巴黎之花美麗時光2011年份香檳,巴黎之花美麗時光2004年份白中白香檳,以及巴黎之花美麗時光2006年份桃紅香檳,絕對是一場味覺的盛宴。到了午餐的時刻,在"美麗時光之家”的Maison Belle Epoque餐廳,每一道佳餚都搭配了一款不同的巴黎之花香檳,從味覺到視覺,將整個酒莊的藝術之旅推向了高潮。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音樂、光線、藝術……專屬於這裡的一切讓你沉浸在從視覺到味覺無比震撼的體驗之中,更加著迷於法國的初夏。然而這段旅程並沒有由此而結束,回到上海之後,巴黎之花又組織了一次以“Swig & Nibble”為主題的飯局,雖然一開始除了主題外並沒有透露太多信息,但這個“大口痛飲+小口品嚐”的概念,卻讓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從法國到上海的味覺之旅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晚宴定在上海文華東方酒店的58°扒房,主廚邀請了巴厘島Cuca餐廳的星廚Kevin Cherkas,為了搭配當晚的各款香檳,據說他在帶來了諸多巴厘島風味的餐食外,還對菜品進行了不小的調整,可以說是煞費苦心了。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整個餐桌布置得不要太美,除了餐花,餐具設置也非常用心,笛形杯上鐫刻了巴黎之花標誌性的銀蓮花,杯託上也是滿滿的巴黎之花元素,開餐之前,我們就忍不住先來了一杯。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上海這場晚宴同樣安排了四款巴黎之花香檳給我們品嚐,和法國酒莊之行一樣,順序也是從巴黎之花特級幹型香檳到巴黎之花美麗時光2011年份香檳,再到巴黎之花美麗時光2004年份白中白香檳和巴黎之花美麗時光2006年份桃紅香檳。而巴黎之花中國品牌大使William Wu更是擔任了當晚的侍酒師,帥氣的他只要一開口,在座沒有人不會認真聽取這堂關於美酒佳釀的“課程”。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應了“Swig & Nibble”主題,晚宴設置了大量bite-size的餐食,每一道擺盤都極富想象力,意式麻糬與草莓霜糖安安靜靜地躺在蝴蝶面與草莓上,“神奇蘑菇”底託是芝士球,頂部則是蘑菇本人,做成醋酸的口味,分分鐘打開味蕾。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主廚Kevin Cherkas還前來為我們講解菜品設置,他告訴我們,為了提升菜酒契合度,每道料理都做出了調整與重新設計,可以說是認真負責又細緻萬分。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再一次品味這四款酒,味道雖然熟悉,卻又有了不同的感受。巴黎之花美麗時光2004年份白中白香檳可以說是整頓飯中最受關注的明星產品,顏色清澈明亮,酒體平衡,風味則非常要命,不僅帶著蜜桃與葡萄柚的果香,還兼具了蜜漬橙皮與奶油的香氣。2004年份更是這款產品在市面上最新的年份,意味著它已經到了“最佳賞味期”。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Kevin Cherkas有在鬥牛犬餐廳工作的經驗,特別擅於分子料理的靈活運用,玫瑰花瓣狀的Fish n Chips,光看外表無論如何也看不出和炸魚薯條有什麼聯繫;芒果雞蛋則是標誌性的分子料理菜品,“蛋黃”其實是由海藻膠包裹的細膩芒果果肉,用舌頭輕輕一抿,那種口腔裡的迸發感實在有趣得很。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為了更好地搭配這些美食,William在開啟巴黎之花特級幹型香檳的時候更是展示了無聲開啟香檳的技巧,他告訴我們正確地開酒情況下,香檳開瓶的聲音應該像是“貴婦的嘆息”,而這款特級幹型香檳的香氣則是我的最愛,除了豐富的花果香氣,杏與芒果這樣的黃色水果風味也十分突出。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William在席間跟我們分享,如果讓他來挑選一場宴席的配酒,可能會紅的白的都一起來,但是如果只許他用一種酒來應付所有菜品,香檳卻是最好的選擇,即可以專菜專配,又能以一應百,這大概就是香檳最大的魅力所在了吧。

這段終極的旅行,從法國延續到了上海

這也解答了我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會眷戀手中的這一杯酒?從埃佩爾內到上海,從酒莊到餐桌,我們眷戀的何止是生活,而是巴黎之花所賦予生活的一切,那是一段超出我們想象的關於美好與藝術的旅程。

屬於你自己的生活之旅,也在等著你和巴黎之花一起開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