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虛極,守靜篤」的心法要領——來到「不思善,不思惡」

“致虛極,守靜篤”的心法要領——來到“不思善,不思惡”

“致虛極,守靜篤”的心法要領——來到“不思善,不思惡”

我們的心有不安,有貪、嗔、痴,有憂悲惱苦,心靜不下來,這個就是我們的心有病。要讓這個心恢復健康,就是要把那些貪、嗔、痴淨化掉,要把那些無明、汙垢、我慢淨化掉。老子告訴我們,最好的方法就是“致虛極,守靜篤”。

禪宗六祖曾經跟惠明講過,你要找到清淨本心,恢復良心、清淨本心,最快的方法就是來到“不思善,不思惡”。這個“不思善,不思惡”比較接近了老子所講的“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極,守靜篤”的心法要領——來到“不思善,不思惡”

大家來體驗、練習如何做到“不思善,不思惡”。現在盤腿端坐,很放鬆、很放鬆。注意力、明覺放開,放空,不是專注在某個點。“致虛極”,那個虛就是跟虛空合一。所有的念頭統統放下,當有念頭起來,馬上覺察,放掉,不要相續下去。在那裡胡思亂想的時候,馬上覺察,馬上放掉,恢復到沒有念頭、沒有思緒、沒有思維,保持空、明、覺,來到不思善,不思惡。這時候你的身心正確而言是很放鬆、很輕鬆。

如果你能夠體會到那個片刻沒有任何雜念,不思善,不思惡,心是那麼樣的清淨,這時候你的清淨本心就逐漸地浮現出來。“致虛極,守靜篤”就是要斬斷我們那些習性的思維,習性的運作模式,恢復我們清淨的心靈。

“致虛極,守靜篤”的心法要領——來到“不思善,不思惡”

你一定要練習體會到“不思善,不思惡”的那一種清淨的心靈狀態。要練習“致虛極,守靜篤”,空、明、覺的狀態。你如果沒有去練習,累積再多的知見都沒用。你體會不到,品嚐不到,你的心還是不會安。只要你練習去做了,真的能夠“致虛極,守靜篤”,靜個三分鐘,你就會覺得我們的心靈好像經過那個清淨的山泉水洗滌過,很清爽。好像汙濁的空氣現在用新鮮的空氣把它替換掉了,心靈恢復到那個很清淨。你真的恢復清淨,之後你才會有真正的活力。你真的能夠放下那些抓取,你才能夠來到有智慧地去提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