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一個「不知老之將至」的國度

身处一个“不知老之将至”的国度

身处一个“不知老之将至”的国度

國家用11年發出一個養老小紅包,對8000元—16667元收入人群的減稅效應最為明顯。

1

這是下午2點。

火車站站前廣場,大學學阿芳聽到身後傳來一聲“把包給我!”。她以為是在喊別人,沒有理睬,繼續往前走。

“把包給我!”聲音愈加清晰,雙肩揹包被拉得往手臂滑落。

阿芳回過頭來,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頭。“他太老了,我以為他是在跟我開玩笑。”阿芳後來在做筆錄時說。

兩人開始爭奪揹包,老頭似乎爭不過,迅即掏出一把小水果刀,比劃起來:“你喊搶劫”。她鬆開手:“搶劫,有人搶劫!”聽到喊聲,這個老人並沒有跑,反而鼓勵阿芳“使勁喊”。很快,身邊小夥子將其制服,警察趕過來給他戴上手銬。

老人叫付達信,69歲,來自湖南中部大市衡陽。

“看見警察來我心裡那個樂啊。”付達信說。“不能選男的,要不搶完了肯定會捱打的,所以只能選擇女的。而且要麼歲數大的,要麼就是小的,20多歲的女人太有勁,搶完了可能會打我。”

他已經兩年沒有吃到肉了,搶劫的目的,就是坐牢。搶劫阿芳之前,他曾經從一個排隊婦女的手中奪走100元鈔票,也讓她喊搶劫,但婦女自認倒黴,不報警就走了,讓他感到很挫敗。

當聽到自己被判二年有期徒刑時,付達信表示了自己的不滿:“法官,您再好好審審吧,判得太輕了。”出獄後,他說:“每天一日三餐能吃飽了,以前我45公斤,三個月胖了10斤。

在老家,付達信有一個哥哥,80多歲,犯了老年痴呆,誰也不認識。“我的侄子已經50多歲了,也在外邊靠收破爛掙錢,哪能管得了我。他養不起我,我也不用他養。”當時,付達信是五保戶,一年獲得的民政福利補貼為600元。

當他在鏡頭前平淡無奇地述說時,彷彿在講別人的故事。平淡中,有一絲興奮。在我聽來,盡是驚悚。貧窮,不只是帶來貧窮,它還會拿走一個人的全部尊嚴。

身处一个“不知老之将至”的国度

2

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四川省監獄系統集中清理因政策限制滯留監獄的五千多名“老病殘”服刑人員,9月到當年年底,千餘名“老病殘”通過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回家。

這裡麵包括成都女子監獄一位叫陳曉蘭的“三無”老人:無人接見,無匯款,無包裹。她有兩個兒子,還有8個姐妹,但從無人來探望她;她給家裡寫過信,沒有迴音後便沒再寫。

她的專管民警叫周紅玉,是“弱勢群體犯人”監區的監區長。周警官說,為照顧好這些人,監獄需要給每個病犯和60歲以上的老年犯,選派兩名健康服刑犯,協助監獄民警全天護理。為了保證犯人的營養,早上銀耳湯和豆漿雞蛋換著吃。“還不能老給她們吃饅頭,我們最近還要買麵包機,變著花樣給她們改善生活”。

這被稱作四川省“建國以來最大的假釋行動”。監獄民警認為,讓滯留監獄的“老病殘”假釋回家,有利於減輕監獄行刑成本,也有利於犯人提早適應社會。

當時,汶川地震影響仍未結束,陳曉蘭的家,在重災區什邡紅白鎮,當她回到家,房子是一堆瓦礫。從鄰居那裡得知,母親已經去世好幾年了,大兒子到臨鎮做了上門女婿,多年沒回家,小兒子流浪長大,“現在外面混”。

陳曉蘭用鄰居給的木板和油氈,搭建了“過渡安置房”,度過了元旦。

身处一个“不知老之将至”的国度

陳曉蘭假釋後的照片,並不清晰。小兒子接到幹部通知後來了,但18年未曾見面的母子兩人,不知該如何面對。

一些服刑老人,則拒絕假釋。這次假釋行動,爭議不絕。一些朋友,則可能是像我一樣,是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滋味。

何處不囹圄?很多人想進去,很多人不想出來。

3

同樣的故事,在日本也有。

日本警視廳2015年度《犯罪白皮書》顯示,近20年來,日本老年人服刑人數一直在增加。2014年與1995年相比,老年人犯罪總數增長約4.6倍。與此同時,整個社會的犯罪率卻在下降。日本德島監獄共有594名服刑人員,平均年齡53歲。

身处一个“不知老之将至”的国度

法官:“可以保證這是最後一次偷竊嗎?”


被告:“用生命起誓。”


法官:“上次你也說了同樣的話。”


被告:“這我無言以對。”

這是一次公開審判時的對話,被告是在7-11便利店偷了三明治的79歲日本老人P先生。從第一次進廣島監獄開始,他便發現“老殘監區真是個舒適無憂的養老之地啊!”此後,他多次實施故意犯罪,陸續吃過鳥取、高松、大阪、名古屋、福島等地牢飯,登上日本“老年犯罪名人堂”。

日本的“團塊世代”步入晚年之後,養老金不斷被削減。同時,年輕人連自己都養不活,給老年人的經濟支撐也越來越少。於是,很多日本人超過退休年齡仍在工作。很多老年人走向犯罪,正是因為貧困。

身处一个“不知老之将至”的国度

由於養老金不足,很多日本人超過退休年齡仍在工作

《犯罪白皮書》顯示,約6%的老年人的存款不到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萬元),約8%的老年人只能靠每月不到4萬日元(約人民幣2400元)的養老金生活。有一些老人沒有任何經濟來源,且獨居寂寞。

“下流社會”,這是日本作家三浦展先生髮明的詞彙,並非罵人,指中產階級分崩離析後,甘於平庸、不再向上努力的人群。與此相應,日本大約有1100萬“下流老人”——每三個老人中,就有一人屬於中下層貧困人口。

“只需要從便利店順走一個200日元(人民幣11.5元)的三明治,就可以獲得兩年的監禁,比領養老金靠譜多了。”

在被捕的日本老年人中,近七成是小偷小摸的盜竊案。他們有錢卻故意不付,因為按照日本法律,在超市裡偷東西,將被判入獄。

於是,一個結論來了:為了進監獄養老,日本老人變壞了。美國《財富》雜誌就此提問:

“如果用自由作代價,換來免費的食物、住處和醫療,你願意嗎?”

這一問,令人心塞。

事實上,裡面的生活從來都不容易。”P先生說,軍事化的管理讓人崩潰:把毛巾蓋在頭上會被大聲呵斥;刮完鬍鬚後要讓獄警檢查干不乾淨;借指甲刀要事先申請,獲得同意後才能從小窗裡接過使用——但即便如此,總算是一個有屋簷的地方,有監護員保護、有人照顧健康。“就算死了,也有人為你弔唁。”

據東京警察廳數據,截至2016年,在60歲以上的老年罪犯中,超過40%會在出獄後半年內再犯,“六進宮”的人數高達36%。“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是經濟萎靡的受害者。”尾道監獄的負責人Takashi Hayashi說:“監獄不應該是他們的退休之家,我們希望他們重新獲得生活的動力。”2016年,日本政府推出“再犯防止推進法”,試圖扭轉這一局面,效果還在觀察中。

何處不囹圄?相比於監獄,外面的世界更糟。

大概,中國的付達信,和日本的P先生,正是知音。日本的現在,會不會是中國的未來?

4

2014年2月9日,74歲的美國人沃爾特·翁貝豪恩,走進芝加哥市郊一家銀行。

他沒有遮住臉。走到銀行櫃檯操作員面前,亮出自己腰間的左輪手槍,搶走4178美元,然後來到附近一家汽車旅館,靜候警察上門。

警察一到,翁貝豪恩臉露欣喜,舉手投降。

身处一个“不知老之将至”的国度

翁貝豪恩年輕時做過浴缸修理工,後來先後大小犯罪十餘次,第三任妻子也在他坐牢時去世。2011年出獄後,妹妹送給他一輛房車,他獨居其中,平時除了看電視就是畫畫,很是寂寞。

辯護律師在法庭上說,翁貝豪恩見到他時的第一句話是,“我只是想回家”。片刻之後,他才意識到,翁貝豪恩口中的“家”,就是監獄

這無疑是我經手過的最令人悲傷和不安的案件。”律師說。首席檢察官莎倫·費爾利認為,法官面臨兩難:如果判處監禁,這似乎更是獎賞而非懲罰;如果宣判釋放,又擔心他繼續犯罪。最終,法官判處他3年半監禁。

美國加州監獄裡,約有18400名年齡超過55歲的囚犯。加州懲教與康復部門的一份報告顯示,根據最新數據,2016年該州13萬名囚犯中7%年齡超過60歲,然而20年前這個數據只有1%。其實,作為一個很早就進入老齡化的國家,1982年,美國紐約召開了第一次老年犯罪人年會,“老年犯罪浪潮”早早成為媒體議題。

身处一个“不知老之将至”的国度

上圖是2018年5月23日的一張新聞圖片,來自美國加州瓦卡維爾一個監獄,兼職護理工的囚犯Kao Saephanh在為71歲患有癌症的艾迪·範·胡頓(Eddie Van Houton)理髮。

Saephanh因2006年萬聖節派對上殺害一名17歲的男子而入獄,現在協助醫務人員進行換尿布、洗澡或給病人護理。他也是臨終關懷理髮師。“我知道,一旦我來到這裡(臨終關懷),我就能回饋一點。最難過的是看到你關心的人去世了,有些囚犯他們沒有家人,所以我們是唯一能支持他們的人。”

當越來越多的老人因為貧困而主動入獄,最終,他們會像美國這個老人罪犯一樣,把監獄當作自己的家,並最終在這裡離世。

5

日本,已經是超老齡社會,中國,正走向超老齡社會。

還記得上個月黑龍江省養老金推遲發放的那個文件嗎?後來,黑龍江省出面澄清說,已恢復發放。虛驚一場!

身处一个“不知老之将至”的国度

事實澄清了,擔憂有沒有消失呢?

並沒有。

國家現在基本養老保險,是現收現支,用年輕人工資單裡繳納的社保,去支付老年人退休金。人社部的報告說,2016年,黑龍江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入890億元,支出1210億元,缺口320億元,成為首個養老金結餘被花光的省份,“穿底”了。

萬一真的沒有養老金,這個社會將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數字總是枯燥又驚悚。

人社部副部長遊鈞說,2017年底,全國在職參保人數2.58億,離退休人員9454萬,總撫養比為2.73:1。黑龍江是多少呢? 1.3:1。換言之,平均1.3個在職人員撫養一位退休人員。

怎麼能不穿底呢?

2017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到2.4億人,佔總人口的比重17%。全國老齡委預測,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4.8億。這個數字,超過美、英、德三國現人口總和。

年輕人越來越少,老年人越來越多;繳社保的人越來越少,領退休金的人越來越多。交了社保,將來還能不能拿到退休金?這是個問題。社保是個池塘,進口的水流越來越小,出口的水流越來越大……後果可想而知。最近,各個城市爭相搶年輕人,為什麼這些地方政府屈尊討好年輕人?原因當然很多,社保是關鍵之一。任何一個市長,都不能無視所在城市的養老金家底。

養老是一隻“灰犀牛”,看起來笨笨的樣子,我們習以為常,不以為意,但它已然狂奔了起來,要把我們直撲在地。

作為一個大概率危機,它並不神秘,卻更危險。

我寫過《論語》精讀系列,孔子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句自我評價——“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不知老之將至”,是快樂的老頭孔先生的忘我狀態,屬於精神領域,但是,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如果真的在現實中也“不知老之將至”,恐怕更有可能是這樣的局面: “人還在,錢沒了”。

當“老有所養”變成“牢有所養”,當監獄是比養老院更好的選擇。湖南付達信、江西瞿射仔這樣心酸故事,不會絕跡,只會越來越多,併成為這個社會的一種病:“監獄養老綜合症”。就像前面那個美國老人的故事一樣。

身处一个“不知老之将至”的国度

6

怎麼辦呢?要自救啊。分兩個層面。

首先,國家層面,國務院緊急印發了《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全國統籌。我理解,大概的意思,是用富裕省份的錢,去支持其他省份。這種省份有多少呢,7個。廣東排第一,人社部副部長遊鈞說,養老基金結餘主要集中在南方、東部地區,7個省份佔全部結餘的三分之二。

如果這7個省份也開始不夠了呢?

養老有個術語“替代率”,指一個人退休後領到的第一個月養老金除以他退休前最後一個月所領到的工資之比,代表生活保障水平。中國的這個數字,已一路下降,目前有很多說法,但我看到的幾個數字,多不超過45%,而據世界銀行測算,替代率不低於70%,老年人生活相比退休前才不會有顯著下降。

結論很簡單:只靠基本養老保險,難有幸福晚年。

所以,第二個層面的事情更重要——個人養老投資

目前這塊幾乎是空白。今年,五部門聯合發出的《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福建和蘇州工業園區三地,試點1年。

所謂“稅延”,就是我們拿一部分錢來買養老保險,這一部分錢暫時不用交稅,延遲到退休領後再補交。每個月省下來的這部分稅延款,相當於是國家借給你的。你將它作為本金去買保險賺取收益,等到退休時,再收稅。

國外成功經驗、模式很多,這個政策,借鑑自美國。在美國,這塊以401K計劃\IRA的形式存在,和是養老支撐的核心部分。

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稅延”是國家讓利、讓稅,發出一個養老紅包,鼓勵大家充實個人養老投資賬戶。

身处一个“不知老之将至”的国度

這個紅包有多大呢?

我認真學習了上述這個《通知》,其核心精神是,每月每人有一個額度——工資的6%和1000元之中低的那個數字,免繳個人所得稅,用於購買商業養老保險。

退休時領養老金,25%部分予以免稅,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歸納來說,國家發了一個每月金額不等,最高免稅額度1000元的紅包,對於恰好最符合條件的人來說,相當於將現在的個人所得稅繳納門檻提到4500元。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主任郭金龍的說法是,參加個稅遞延養老險,對8000元—16667元中等收入人群的減稅效應最為明顯,且在16667元時達到最大

紅包就這麼大。

7

如果不是我莫名其妙的好奇心,無法控制信息搜索本能,我不可能發現:國家發這個紅包,花了11年。

2007年,稅延養老列入上海市政府當年重點課題研究項目,中國太保等企業參與該課題研究。

2008年,國務院發佈《關於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研究對養老保險投保人給予延遲納稅等稅收優惠”。

2009年,國務院發佈《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提出,在上海適時開展稅延養老險產品試點。上海保監局的方案一改再改。

自此之後,幾乎每一年都有新聞說,“稅延養老優惠要來了”,要來了,要來了……

比如,2012年,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方星海表示,“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推出條件基本具備,我相信年底以前(上海)應該可以推出”。

然而,一拖再拖。

2015年,保監會天津監管局副局長江先學公開表示,爭取在天津地區開展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試點。這個計劃,寫如了《關於加快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促進天津經濟社會建設的意見》。

然而,沒有見到天津實質行動。

直到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敲定時間表:2017年底前啟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仍推遲到2018年5月1日才開始試點。

從這個角度看,稅延養老這件事情,茲事體大,既涉及到每個人的未來,也牽扯了各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各種利益。

很難動啊!改革之難,窺一斑而知到全貌。

截止8月,已有太平洋人壽、中國人壽、新華人壽、泰康人壽、太平養老、平安養老等16家壽險公司獲得稅延養老險經營資格。太平洋壽險的首單客戶是中國商飛公司的我國第一架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機長;中國人壽的首單客戶為CFA持證人,在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任職……

看起來,很多人領了國家的這個養老小紅包了。

社會保險學會會長鬍曉義說,稅延養老險最大的亮點不在於稅收遞延,而在於我國養老“第三支柱”的建設將打破保險、基金、銀行等不同業態各自分割、各自封閉的局面,在更高層面實現統籌規劃……

我看到一個機構測算說,稅延養老險有望撬動每年千億元級別的增量保費,預計未來5年,稅延養老金資產規模可達3.2萬億元。

好像挺厲害的樣子。

那麼,具體到我們個人,這個紅包細算起來到底有多大?誰可以領?怎麼領?當我一一對比了解已經發布的這批養老保險產品,發現,這裡面竟然大有學問——它被寄予大大的期望,但面世試點三個月來,卻動靜小小。這種反常是有道理的,

這個小紅包磨了11年才磨出1000塊的樣子,也是有道理的。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呦呦鹿鳴(youyouluming99 ) ,作者:黃志傑 漫畫:張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