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傳來消息:房價下跌已成定局

房地產行業經過了近二十年的發展,己遍地高樓大廈,據統計可供三四十億人居住,並且開發商還在加班加點建造房子(趁接盤俠還沒醒悟過來,快點出貨),而房價卻是節節攀升,很多工薪階層憑己之力已無法買得起房了。高房價的負面效應也逐漸顯現出來,嚴重傷害了實業,民眾不安心工作創業經營實體卻熱衷於炒房,房價不崩實體崩。房子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政權的安穩。

當今的房子其實只是各種地方債、企業債的置換物,它的歷史使命就是找人接盤置換債務。

多地傳來消息:房價下跌已成定局

更妙的是,這不是刀架在別人脖子上逼人接盤,而是接盤俠們抱著升值發財夢去接盤,真是標準的你情我願,童叟無欺啊!而房子完成歷史使命後,也將恢復它本來的居住屬性。因為房價不崩,實體經濟就崩,沒了實體經濟,上哪裡收稅?中國人內部玩房價上漲的擊鼓傳花意義何在?能掙美元換石油和糧食嗎?中國是個養官的好地方,放眼全世界都難找,所以有大局意識的公僕們可是比接盤俠們還急的。

以17年燕郊限購為標誌,高層早已作出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定,房地產稅也在積極制定推進中,七部委聯手整治炒房亂象,等等這些,讓炒房囤房客慌了,很多地方的房價己有明顯的下跌跡象,房價的歷史使命己完成。

多地傳來消息:房價下跌已成定局

流拍!流拍!還是流拍!

多地傳來消息:房價下跌已成定局

比如山西太原的流拍,8宗土地,所處區域都非常好,原以為好歹賣個上百億,沒想到最後居然宗宗流拍,無一倖免。土地流拍這件事,在前幾年簡直是匪夷所思啊。前幾年,搶地都搶不到,還會讓土地這個“唐僧肉”在眼皮底下溜走?正因如此,太原土地流拍,有人將之形容為:世紀大流拍!

其實,祭出“世紀大流拍”這樣的詞,恐怕是有些一葉障目了。其實,最近以來,遭遇土地流拍的可遠遠不止太原這一個城市,類似的案例,在全國很多重點城市都出現。

2018年的上半年,全國流拍地塊總和近800宗。其中,一線城市土地流標13宗;二線城市合計流標經營性土地154宗;三四線城市經營性土地合計流標達到了629宗。

上海1宗、徐州2宗、寧波2宗、蘇州3宗、許昌5宗、合肥6宗、太原8宗……這種情形,讓著名“空軍”楊紅旭先生,發了個微博,大概意思是,上海內環土地流拍,也真是“活久見”。

活久見也罷,不活久見也罷,一個土拍涼涼的時刻,已經到來!

遙想土拍當年,真可謂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兩年前的2016年,那地王燒山燎原的時刻。全國一共誕生了340多宗地王,很多城市的上漲就是由地王釋放出的信號,掀起城市暴漲狂潮。

為什麼僅僅不到兩年,土地拍賣就從前兩年前的烈火烹油,一猛子跌進了冰水之中?

歸根結底,是開發商的預期變了。要知道,開發商以前之所以敢風起雲湧地搶地王,賭的是房價更貴的預期。而現在,隨著各種信號的疊加出臺,開發商已經清醒看到:樓市風向,真的要變了,這一次是真的要熄火了!

1、君不見,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公報,裡面房地產部分,總共給了73個字,7個分句。

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大家應當已經注意到“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個字眼:要知道以前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這次乾脆就把“過快”這兩個字拿掉,連房價上漲,都不允許!

這去掉的兩個字,可謂字字珠璣,預示了未來一段時期房價的行情走勢。

2、君不見,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公報話音未落,住建部就召開部分城市房地產工作座談會。

住建部這次說話說得硬氣:要嚴格督查,對工作不力、市場波動大、未能實現調控目標的地方堅決問責。

不換思路就換帽子,地方官員們,自己掂量掂量吧!

多地傳來消息:房價下跌已成定局

3、君不見,在經歷上半年各地累計近200次調控後,6月以來已有至少9個城市接連加碼樓市調控政策。

多地傳來消息:房價下跌已成定局

4、君不見,8月9日以來的不到20小時,工行、農行以接近諜戰片的水平,否認調整首套房利率折扣傳聞。

多地傳來消息:房價下跌已成定局

你看,市場剛剛意淫下樓市放鬆調控,國家馬上就一下子把這點小心思,按回了市場的腔子裡。

正因為如此,很多房地產大佬們,正在或高調或無聲的轉型:萬科公開宣佈要“拋棄房地產”,而綠城地產、碧桂園、恆大、融創這些大佬,也在以奪命狂奔的速度,下死命令壓縮開發週期,四天蓋一層,儘快把房子賣出去。

為了趕工期,碧桂園好幾個地方的房子甚至塌了。然後楊國強在發佈會上委屈地說: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

你是誰?為了誰?當地產商發出這樣的“天問”之後,他們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霸氣地瘋搶地王了。因為他們知道:

這些高價搶來的地,最終很可能最終砸在自己手裡。

滿山杜鵑開,聲聲子規啼!那聲“不如歸去”,即是對樓市也是對你!

千言萬語,抵不過一聲:散場了!

如果說,以前房地產是“夜壺”,有時或許會被踢到床下去,但一旦經濟下行,關鍵時刻仍然會拿出來用的。但最近這此起彼伏的流拍潮,簡直就是一個無聲的宣示書:斷了這個念想吧!國家已經下了鐵的決心,對房地產調控正在全方位加碼!!!

告別房地產,一個重要原因,是普通城市居民已經扛不了房價的壓力了!

曾經有人算過一筆賬:深圳房價一路飆漲,平均房價高達53774元,平均工資卻只有9030元,房價收入比高達34.74

這意味著,一個70平的普通住房,一個普通之家,需要不吃不喝連續工作35年,才買得起,這還不算來深高昂的租房成本、生活成本、子女教育成本、房價繼續上漲的預期等。

告別房地產,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實體經濟已撐不起房價的野心了!

前段時間,華為一些部門人員搬到松山湖,更是證明:房地產暴漲,會導致實業萎縮,就算是華為,也都扛不住了!

多地傳來消息:房價下跌已成定局

曾經,在歷史上,我們一直把房地產當成一本萬利的最佳投資。但2018年,這個認識或要被改寫了。在一個個地雷爆炸的時刻,樓市永遠漲的神話,正在漸行漸遠。而當潮水退去時,誰在裸泳將昭然若揭!

是啊!那些瘋狂的炒房者,的確應該受受教育了。不讓他們嚐嚐房價調控帶來的苦澀滋味,任由他們拼命炒下去,資金脫實向虛的趨勢仍將持續,中國的經濟發展將進一步遭遇重創!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違背這個鐵的法則,即使一時賺到了快錢,但早晚是要賠回去的。

喊了幾年狼來了,但每次都不來,沒來並不代表永遠不會來,狼該來的還是會來的。炒房囤房得利一族以為自己無所不能,能改變商品運行規律,其實不過是一群碰到風口的運氣“豬”罷了,一旦風停了潮退了,你看看誰在裸泳。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房價泡沫大了,自身也要調整了也要跌了,外部經濟環境也不容許房價在上漲了,別以為房價很堅挺,其實很脆弱的,是泡沫只要有外力一捅就破。想想當年日本的房價有多牛,泡沫破了,還不是幾個月跌百分五十以上,香港那真的是地少人多,金融危機到來,還不是幾年時間跌幅達百分六十五以上。

現在的接盤已很虛弱,有錢的早就買了,沒錢的也買不起了,有人房子在中介那裡掛了幾個月甚至一年都難以成交,一旦炒房囤房客發現房價上漲趨勢變了,要跑要拋房,又有誰會去接盤呢?是否與股票一樣跌停都沒人買,只有再繼續殺跌,跌到一定程度才會有承接力度呢?我們拭目以待!

現在入場接盤者就是為炒房囤房客買單,為泡沫買單,大家的錢都是辛苦賺來的,省吃儉用攢下來的,別為一時頭腦發熱衝動被忽悠入場接盤,別急!先坐等看戲,等炒房囤房客折腿斷臂賠本,再進場去揀拾,馬雲所說的房價如蔥或將來臨。

房產盛宴過後只剩下一地的狼藉,聰明人早跑了,而接盤俠們將在相當長時間內當“楊白勞”為盛宴買單。

在中央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僅7天后,住建部7日在遼寧瀋陽召開部分城市房地產工作座談會。

這次會議有兩個重磅信號值得關注:

一是首次提出三個“穩”: 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住建部要求,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綜合施策,把地方政府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主體責任落到實處,確保市場穩定。

多地傳來消息:房價下跌已成定局

資料圖:置業顧問為民眾推薦商品房戶型。 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二是明確對樓市調控不力的城市堅決問責。

住建部將建立房地產市場監測體系,完善對地方房地產調控工作的評價考核機制。嚴格督查,對工作不力、市場波動大、未能實現調控目標的地方堅決問責。

也就是說,如果房價大漲大跌,地方政府將被堅決問責。作為行政長官的一把手,市長們將更加壓力山大。

這將給房地產市場帶來什麼變化?

多地傳來消息:房價下跌已成定局

資料圖:福州一處商品房在建中。 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變化一:樓市調控力度預計將會加大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

三“穩”目標首次提出後,問責機制下,地方政府將會加大調控力度,未來地方政府限地價的政策會增加,並出臺更多的配套政策進行落實。

我愛我家集團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龔鈺燦:

將樓市調控與政府績效掛鉤,堅決問責,意味著房地產市場調控只會更緊,不會放鬆。

多地傳來消息:房價下跌已成定局

資料圖:北京民眾在房展會上諮詢樓盤情況。中新網 程春雨 攝

變化二:樓市調控手段預計更加豐富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

住建部再次強調落實地方主體責任,地方政府為了控制房價可能會採用三種手段:一是,執行更為嚴厲的限價政策;二是,政策升級打“補丁”,深圳調控政策從四限升級到八限就是一個典型;三是,設定房價的“漲停板”,尤其打補丁等方式控制效果不明顯時候。

在專家看來,限售的城市料增加,房價上漲壓力比較大的城市或將限購的區域擴容。

以座談會召開地瀋陽為例,6月,瀋陽新房價格環比上漲1.4%,同比上漲9.8%,二手房環比上漲1.4%,同比上漲5.7%。8月6號,瀋陽出臺樓市調控新政,將限購範圍從部分區域擴大到全市範圍。

多地傳來消息:房價下跌已成定局

資料圖:在建中的樓房。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變化三:預計全國樓市將降溫

對於老百姓來說,更為關係房價的走勢。目前看,7月份,樓市成交降溫態勢顯現。

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40城新房下半年開局降溫。7月份,4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減少6%,同比增長20%。今年前7個月,40城累計成交面積約17411萬平方米,累計同比增長2%,仍處於下行通道中。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詹毅凡:

7月底的政治局會議傳遞出對房地產市場持續嚴厲的調控信號,疊加收緊的信貸環境,預計全國樓市將降溫,三季度40城成交將繼續下滑。

多地傳來消息:房價下跌已成定局

資料圖:一處剛建設完工的房地產樓盤。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變化四:樓市“金九銀十”或難重現

詹毅凡稱,分城市類別看,一線城市成交由於已經處於低位,下跌空間有限,有望企穩;東部二線和中部二線城市成交量將逐漸萎縮;其他二線及三、四線城市全年則面臨較大的下跌風險。

貝殼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認為,當前樓市已經進入自發降溫階段,房價進一步上漲的基本面已經減弱,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進入“雙穩階段”,即市場穩中回落,政策加碼後趨於穩定。

謝逸楓預計,調控持續加碼背景下,接下來樓市將降溫為主,量價增幅會回落,今年樓市的金九銀十或難重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