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擇校擇專業:有地域特色的四大專業

考研專業也有地域特色,大家瞭解麼?2019考研擇校擇專業,我們一定要多瞭解瞭解,下面為大家介紹有地域特色的四大專業:

法學:地域之花盛開

不同的地域特點讓法學帶著一點與眾不同的“地方風味”。

在法學考研人的心中,“北大、人大、法大”三所高校是北方堅不可摧的豐碑,似乎從名字中就透著那麼一股法學的輝煌氣質。無數考生向首都進軍,為的就是體驗一把皇城的魅力。

山城夢繞,在第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評選中,西南政法大學共有15位學子入選,在50名入選者中佔30%,讓中國法學界洋溢著一股山城的“熱辣”氣息。

吉:法理之源

東北地區氣候寒冷,最適合用冷靜的心靈去聆聽並分析社會問題;而長春厚重的歷史積澱也讓吉林大學的法學人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沉鬱之氣。

現就讀於吉林大學法理學專業研究生2年級的張同學表示:“吉大的法學重視理論研究,重視現代社會中法學理論的拓展,導師也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利用法學精神去看待問題。”實現公平分配、促進社會和諧等問題的最終解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法律規範。吉大的法學強在法學理論,其理論法學研究中心是國內法學理論領域惟一的重點研究基地。張文顯教授從80年代初就開始注重對法律經濟學的介紹和研究,廣泛運用新制度經濟學和產權經濟學及產業組織理論,分析研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如產權制度及我國產權制度的改革問題、知識經濟與法律制度的創新等等。

此外,吉大的法理學、西方法哲學、法學文藝學、法學社會學等都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甚至是填補國內空白,北大、人大等許多高校的法理名師都是出自吉大,因此吉大素有“法理之源”的美譽。值得一提的是,吉大的法學人一般都有學習外語的習慣,如果學生能精通韓語或日語則更是如虎添翼。在大連、青島等地,用人企業對於精通打貿易官司的法學人才需求強烈。

浙:突出英美法

已經歷過一次考研的趙同學一心想考取蘇州大學的法學院。他的目的很明確:“我想在蘇州成為一名律師,因為這裡有數不清的外資企業。”

蘇州大學法學院的研究生周燁告訴筆者:“蘇州大學法學歷史很長,從一開始就特別重視樹立自己的特色。1915年,蘇大前身東吳大學於上海創設東吳大學法學院,學院教學突出英美法內容,專以講授比較法為主;而現在的蘇大法學同樣也是國內開展英美法系研究及兩大法系的比較研究的前沿陣地。英美法的思想深深地影響著蘇大法學人,在江蘇南部地區頂尖級的律師事務所中,都有蘇大法學畢業生的身影,而蘇大法學院自己的律所也是蘇州地區最知名的法律機構之一。有的導師還要求學生,每門課的小課題論文必須以蘇州或者周邊地區的實際案例為基礎來展開討論。蘇州吸引外資速度超過上海,城市擴建速度也位列江南城市之首,打貿易官司、產權官司、地產官司是我們蘇大法學人最在行的!”

的確,江南地區城市密集,發展迅速,商業發達,就業就會也相對較多。有考研過來人說,當時雖然也很想考北方院校的法學,但是考慮到長三角機會多,學民商法、訴訟法在這裡會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於是義無返顧地來到了江南。

粵:知識產權學院

珠三角地區中小企業異常活躍,其中廣東省是我國製造業最發達的地區,出口貿易額全國第一;這裡毗鄰香港澳門,面對東南亞地區,也是我國對外貿易最活躍的經濟區。中國加入WTO以後,許多問題凸顯出來,從貼牌生產到自主生產,中國企業面臨越來越多的知識產權問題和壓力。暨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與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於2003年共同主辦召開了《全國知識產權理論問題研討會》,邀請了國內著名的法學家及知識產權領域的專家30多人到會,在全國法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自那時起,暨南大學知識產權法就奠定了其在法學界的領軍地位。

暨南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是華南地區第一家知識產權學院,2004年獨立招收民商法專業知識產權方向的研究生7名。知識產權學院期望在知識產權法學專門人才和知識產權管理人才培養方面,培養更多的在國際範圍內有從業能力的知識產權專業人才,以應對中國加入WTO後知識產權專門人才稀缺不足的狀況。現在這些畢業生基本都在廣州、深圳的律師事務所、大公司從事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事務工作。

建築學:風格迥異,各有千秋

在建築學界有句俗語“清華的院長,同濟的局長,東南的老總”。意思是說清華畢業生領導能力強,全國許多著名設計院的院長或書記都是由該校校友擔任;同濟的城市規劃專業非常出名,誕生了許多規劃局局長;東南大學學風嚴謹,即使學生在參加國內外比賽期間也要按時交作業,由此培養出許多技術專家、總工程師、總設計師。

北京、天津、瀋陽等城市的建築大多四平八穩,敦實厚重,似有千鈞之力傾注其中;上海、廣州、深圳的建築則是靈動欲飛,美輪美奐,注重造型的新巧奇特。有人說北方的建築學界就好比是皇家園林,南方的建築學界則洋溢著私家園林的江南氣息。

津:大氣端莊

天津大學建築學系研二的王同學告訴筆者:“北方的建築學和南方的建築學都同樣嚴謹,同樣有很多的對外交流的機會。只不過北方更強調大氣的設計理念,這種思想已經滲透到了同學們的心中。”

天津的標誌性建築--津河大廈,由天津大學建築設計院設計,其外型酷似一隻高聳入雲的座鐘,採用新古典主義風格,穩重矜持;另一設計作品慧谷大廈,平板式的玻璃外形,端正方銳的四角,給人立體平衡之感。天大還設計了吉林大學體育館、新區計算機樓等一系列作品,無不透出一種穩重大氣的感覺。王同學說,有時候也會覺得這種設計太過“老土”,不過看多了案例,的確覺得母校的這種風格很符合我國國情--節省材料、可以最大程度利用空間,“還能給人一種敬慕之感,很適合政府、學校等大型建築!”。華北、東北、西北的建築風格大同小異,都深受這種理念的影響。

粵:飄逸的嶺南學派

華南理工大學的建築是自成一體的“嶺南學派”,由著名院士何鏡堂領導,開創了我國建築學的新天地。那種飄逸的設計風格,大面積的遮陽構造,用“挑”出來的方式去渲染一種騰飛的態勢,讓人眼前一亮。在建築創作上,何院士主持設計的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華南理工大學逸夫科學館、中國市長大廈及大都會廣場、深圳科學館、五邑大學主樓、桂林博物館、深圳寶安新城廣場等十多項作品,具有鮮明的嶺南特色與強烈的時代感和文化氣息。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系秉承的理念,就是在設計中要融入當時當地的特點,要有強烈的個性和代表性。如今,“嶺南學派”的影響已經超越了地域界限,在許多地方開花結果。2000年由華理建築學院陶郅副院長主持設計的珠海機場航站樓,獲第9屆全國優秀工程設計金獎;副總建築師林永祥主持設計的星海音樂廳獲銀獎。第10屆評比中,華南理工名列全國第一,也說明了南方建築風格的巨大影響。

哲學:傳承學術,經世致用

哲學是探索人內心的學問,彷彿和現實生活的距離較遠,因而一直以來在考研的報考浪潮中遠不如經濟、管理、計算機之類的學科火爆。有些人要問,學哲學出來做什麼?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哲學研究生的就業方向主要是高校、研究機構、黨政機關等,從事的職業也多與思想工作、行政工作有關。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學以致用,然而,對“哲學”來說,似乎務虛比務實更容易一些。不過南北不同,南方北方哲學人的“處世哲學”也有著巨大的差異,在南方學哲學和在北方學哲學今後所走的道路也許是截然不同的。

京:學術天堂

有人說哲學的真正天空在北方,耳熟能詳的哲學家熊十力、梁漱溟、湯用彤、艾思奇、金嶽霖、馮友蘭、朱光潛、張岱年等幾乎都來自北大,而他們的弟子們則繼續在北大、北師大、南開等高校撒播學術種子。如此深厚的學術底蘊,令北方哲學界仍然保持著強勁的學術創造力。

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研一的蔡同學說:“在北京,哲學研究的氣氛很濃,也有很多機會見到世界各國的大師。經常有一些哲學名家在北京的高校開講座,同學們積極地互相轉告,導師也鼓勵我們走出校門到其他高校去聽課。而且哲學在這裡並不會被當作冷門學科,幾乎人人都能跟你‘拽’上一兩句哲學,有時候在外邊和人聊天,不經意間就會發現一兩個志同道合的哲學愛好者。”談起未來的打算,她說自己的目標是申請教育部公派留學資助項目到德國留學,然後回國當老師。“現在有許多這樣的項目,哲學雖然在就業方面不如其他學科,但仍然是許多獎學金和基金組織的重點資助對象。如果學生有自己的思想,能夠拿出讓專家眼前一亮的論文,獲得高額獎金還是很有把握的。”

許多同學都選修法語或者德語,積極準備申請各種交流項目。小蔡也對自己的前景看好,不願輕易放棄難得的學習機會。

滬:學以致用

如果說北京的哲學學生都秉持著“傳承學術”的態度,將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為依然能夠與哲學打交道,那麼上海的哲學學子更像是“學以致用”,把哲學思想轉化成一種策略和態度來用於生活,轉戰職場。

著名的戰地記者閭丘露薇、傳媒集團老總虞峰都出自復旦哲學系。據說在上海,哲學絕對不算冷門專業。新聞媒體、出版機構、黨政機關都活躍著哲學系學生的身影。前不久,復旦哲學系繼火爆一時的“國學班”之後再度推出“西學班”,引起了海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西學班的培養重在精讀西方哲學原典,包括《聖經》、《理想國》、《社會契約論》、《國富論》及柏拉圖、盧梭、莎士比亞、斯賓格勒等經典著作。復旦人文智慧課堂項目負責人楊文表示,全球化背景下,如果要解讀文明交融背後的密碼,掌握與西方世界進行對話的主動性,就需要我們深刻理解西方的文明,這樣才能擁有深遠的視野。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復旦哲學系開設的管理哲學等課程總是受到同學們的追捧,而哲學系畢業生的畢業設計也總是圍繞企業哲學、經濟哲學等與現實聯繫緊密的課題,他們和其他專業人才一樣能夠一路闖關進入寶潔、強生、通用等大公司的最終面試。

粵:倚重邏輯

廣州不愧為中國最早開放的通商城市,而廣東人那種特有的精明務實的作風也影響了中山大學的哲學。

在學術建設上,中山大學的哲學獨闢蹊徑。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期,中山大學的鞠實兒教授參與了“863”計劃信息領域智能計算機主題和攀登計劃認知科學等前沿重大項目的研究工作。中山大學哲學系自那時起就確立了一種思想--邏輯學研究有必要與信息科學的發展相結合。信息領域涉及到數學、哲學、語言學、神經科學、決策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等學科,而邏輯學恰好處於諸多學科的交叉點上。迄今為止,中山大學哲學系邏輯學專業已開闢了非經典邏輯、數理邏輯、哲學邏輯、人工智能邏輯、決策邏輯、心智邏輯、非形式邏輯、法律邏輯、佛教邏輯、邏輯哲學、邏輯與文化等研究方向。中大邏輯學是目前邏輯學科惟一的全國重點學科,2000年,它所依託的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是邏輯學科惟一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的邏輯學,可謂做到了全國“首推此一家”。

生物學:生物多樣性造就學科多樣性

生物學是當之無愧最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學科。武漢大學以水生生物學研究知名,東北林業大學以野生動物學領袖學林,四川大學的大熊貓繁殖技術則是獨一無二……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生物學研究方向都有各自的發展前景,生物的多樣性恰恰造就了學科的多樣性。

滇:生態研究先驅

雲南地處大江大河的上游,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生態環境最為複雜、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發軔於1937年,其前身為植物學系。當時雲大校長熊慶來認為:雲南生物資源、生態環境優勢獨特,開展生物學研究佔有地利而影響學術之進步甚大,決定特別增設植物學系。

1938年,動物學家崔之蘭、潘清華等教授到雲大任教,改植物學系為生物系。雲南大學的生物學學科集英美學派、法瑞學派、蘇聯學派為一體,成為我國最早系統地開展生態學教學和研究的中心。現在的雲大生物系擁有生態學這個國家重點學科,也是雲南省重點建設學科。雲南生態環境狀況直接影響我國中部和東部黃金經濟帶和周邊國家的生態安全,且旅遊業是雲南最重要的產業,生態環境的優劣與之息息相關,地方政府特別注意在生態研究上的投資。雲大生態學學科點已形成了植被與景觀生態學、汙染與恢復生態學、流域生態與跨境生態安全、種群與進化生態學等幾個富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方向。

陝:西北藥王

西北地區乾旱缺水,但卻有著豐富的生物醫藥資源,擁有枸杞、當歸、甘草等西北特有的珍貴藥種。

西北大學生物學學科創建於1924年,是我國大學中創建最早的生物學科之一,學院設有“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具有植物學、微生物學、中藥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生物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西北大學的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非常知名,2003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陝西省名牌專業,並建有陝西省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陝西省生物醫藥重點實驗室、陝西省生物芯片工程技術中心、陝西省中藥與天然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開發西北地區藥物資源方面,西北大學的成果轉化相當成功,當然很大一批西北大學植物學、生物技術的研究生下海成為了“西北藥王”。西北大學的植物學是國家重點學科,秦嶺地區生物多樣性環境特徵明顯,鴿子樹等珍貴樹種資源就是在西北大學生物老師的精心研究下被進一步認識。除此之外,西北大學還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許多機構聯合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和環境保護活動。

桂:製糖專家

說起廣西,最先令人想起的,便是那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其實在南疆的這片土地上,到處都有著與桂林一樣山清水秀的美景。廣西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是我國最大的糖料生產基地,製糖工業也是廣西最重要的經濟支柱。目前白砂糖在國內市場售價2500元/噸,比國際市場價格高40%~50%以上,我國的糖價屬於保護價。隨著加入WTO後保護期的過期,國內糖價將很快回落。為保護我國甘蔗糖業的生存並使其有所發展,廣西大學的研究成果“蔗糖直接發酵生產凝膠多糖”填補了國內空白,大大延伸了蔗糖的產業鏈增強了附加值。

我國人口多,地域廣,南北有季節差異,海藻糖在食品和農產品、海產品保鮮市場大。最近廣西大學新的研究成果--利用基因工程酶法轉化木薯澱粉生產海藻糖正式通過了國家“863”計劃課題驗收。使用海藻糖進行食品的保鮮不僅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還可以減少許多有害產品的釋放,這一成果也擴大了廣西大學在國家級大型研究課題層面的學術影響。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做學問也是如此。北方大氣,南方靈秀,不同的地域特色造就了專業不同的方向。考研,打算聞江南梅香還是聽塞上號角,由你的喜好說了算!

2019考研择校择专业:有地域特色的四大专业

2019考研管綜數學強化刷題班

課程諮詢QQ:380849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