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平穩,GDP同比增長6.8%,與一季度持平。但受宏觀經濟去槓桿和中美貿易戰升級的影響,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

(原文來自皮匠網,關注“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分享最新行業報告)

國內方面,去槓桿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我國宏觀槓桿率上升速度明顯放緩,企業部門槓桿率有所回落。同時,銀行體系內的資金空轉和非標融資也得到了有效抑制。但是,持續加大的監管力度也對經濟增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衝擊,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持續放緩,尤其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大幅下滑。持續加強的金融監管,以及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清理和規範,使得基礎設施投資活動受到一定抑制。在短期內這會對經濟的增長帶來一定下行壓力,但從長期來看卻是遏制地方政府債務擴張和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必由之路。

在此背景下,為緩解前期國內流動性趨緊的壓力、緩衝貿易摩擦對總需求和資產價格帶來的衝擊,合理引導市場預期,4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先後實施了兩輪定向降準,以保障流動性“合理充裕”。6月底和7月初,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和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先後提出要“把握好結構性去槓桿的力度和節奏”和“把握好監管工作節奏和力度”的政策要求,說明相關部門將更加註重監管節奏的把控和對整體經濟的影響,以實現去槓桿和推動穩增長之間的有效平衡。

國際方面,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6月15日美國政府宣佈對從中國進口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針對340億美元中國出口產品加徵的額外關稅已經在7月6日生效。在中國予以對等還擊之後,7月10日,特朗普政府又命令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研究對額外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中美貿易衝突面臨進一步升級的風險。

雖然中美貿易戰將對中國出口行業和相關投資造成衝擊,但我們認為其對中國經濟的整體影響和風險依然可控。當前,中國經濟對外需的依存度已明顯降低,2017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九成;今年上半年,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更是接近110%(淨出口拉低了10%的經濟增長),顯示出內需在驅動經濟增長方面的主導地位。

更為重要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已使中國經濟的增長韌性得到了有效提升。上半年,中國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工業產能利用率穩步提升。隨著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服務業和高端

製造業將對整體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同時,民間投資的復甦和相對穩定的消費需求也將對整體經濟的平穩運行提供足夠的支撐。

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財政金融要協同發力,更有效的服務實體經濟;以及激發社會活力,推動有效投資穩定增長。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加大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形成一定下行壓力。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將根據形勢的變化,“預調微調”宏觀政策,確保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本次會議對於協調當前的財政金融政策、推動兩部門共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也具有積極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本次會議在引入政策微調的同時,也強調要“保持宏觀政策穩定”,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此外,本次會議拉動內需的方式側重於減稅和投資,而對消費尚未提及。

總之,雖然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面臨一定挑戰,但我們依然看好宏觀經濟總體平穩運行,預計可以實現6.5%左右的全年政府發展目標。

專題研究: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生效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的快速發展,人們在生活中的各項活動都將以數據的形式在網絡上存留下來,這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效率提升,但是同時也帶來了數據洩露的安全隱患。調查顯示,科技、政府、零售以及金融行業為數據洩露案件的高發領域。

2018年5月25日,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DataProtectionRegulation,以下稱“GDPR”)正式實施。GDPR旨在通過強調數據控制者的透明度、安全性和問責性來規範和加強歐洲公民的數據隱私權,具有重大和廣泛的意義,為數據保護開創了新時代。同時,GDPR在以下方面彰顯了其“史上最嚴”的特點:

• 適用範圍廣泛:只要企業向歐盟境內的個人提供了商品或服務、或收集處理了個人數據,不管該企業是否在歐盟境內設有分支機構,都適用於GDPR的管轄。

• 數據主體權利多樣:GDPR進一步界定了個人數據的範圍並賦予數據主體多項權利。

• 數據控制者和處理者責任更為嚴格:GDPR對於數據控制者和處理者進行個人數據處理活動進行了嚴格的要求,要求其內部建立一套系統完善的問責機制。

• 違法成本巨大:對於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最高可以處以2000萬歐元或者上一年度全球年度收入的4%(二者取其高)的罰款。

畢馬威認為GDPR合規工作的有效開展,可以幫助企業獲得客戶信任、提升品牌形象和聲譽、改進內部數據管理、提高信息安全管控能力、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等。在個人信息成為關鍵資產和業務驅動因素的時代,只有制定完善的個人數據保護策略,才能使企業獲得和保持競爭優勢。同時,近年來中國在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也在不斷加強,即便不涉及歐盟業務,中國企業也可以對標GDPR,建立一套完整的個人信息保護體系,以應對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與國際接軌的合規要求。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