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普:敷700張面膜成爲范爺?毀臉!教你敷面膜的正確頻率!

每日科普:敷700張面膜成為範爺?毀臉!教你敷面膜的正確頻率!

在後臺,幾乎每天都有人問關於面膜的問題,可謂五花八門。小編終於要來跟大家說說面膜了,真是個是非多的話題啊,希望本文能讓大家比較全面的認識面膜。

先從範爺敷面膜說起吧~

刷爆朋友圈的面膜

範爺可謂是風流人物,從愛敷面膜到最近火的不行的冰冰霜,什麼化妝品和範爺沾上邊了,想不火都不行。

每個人朋友圈都不乏存在一些賣面膜的微商,為了慫恿全國人民大量使用面膜,她們全演變成了各種鼓吹面膜的段子手,搬出了範爺的各種照片和段子。

諸如:《范冰冰自曝是“面膜精”揭秘範爺做面膜變美真相!》 《范冰冰的微博裡不是大黑牛就是敷面膜!》等等。

每日科普:敷700張面膜成為範爺?毀臉!教你敷面膜的正確頻率!

這樣的段子,經廠家、電臺節目、某些網紅、各面膜微商的推波助瀾層出不窮,還有個林志玲一年1000多張面膜的版本,無不在給大家洗腦傳遞一個信息:要皮膚好,一定要每天多敷面膜。

但是小編要說,你就算是敷光全宇宙的面膜,也成不了范冰冰!亂敷面膜毀臉的人倒是一大堆。多敷面膜皮膚好這個理論實在是害人無數!

我們下面來一步步深入說說面膜這回事。

面膜的原理

無論什麼形態和種類的面膜,要簡單粗暴說原理,就是物理封包。

這個物理封包皮膚(敷面膜)的過程可以這樣理解:

直接把皮膚和空氣暫時隔離(10-20分鐘),讓有效成分儘可能高效穿透皮膚髮揮作用。

給皮膚的密集護理,膚質在短時間內調整到有光澤和飽滿的表象,這種表象在瞬間讓皮膚有剝了殼又水潤的感覺,甚至視覺上一些毛孔感覺都更小了。

被面膜毀臉是怎麼回事

經常有理性派的護膚達人出來呼籲,亂敷面膜不能改善皮膚,劣質面膜更是毀皮膚。確實,大量用戶因為無知,過度敷面膜導致過敏、屏障受損、原有皮膚問題加重的案例數不勝數。那麼,是什麼導致面膜毀臉呢?

過多的頻率

我們剛剛說了面膜的原理就是封包,角質層在皮膚封包的短時間內含水量快速上升,讓皮膚看上去水潤飽滿。

但是,任何事都有度,就算是號稱保溼的面膜貼高頻率使用,也會使皮膚容易變得“過水合”,對於皮膚屏障和角質層弊大於利。

每天做面膜只有少數健康並自身具有強再生能力的肌膚可以耐受。所以範爺的臉皮不是一般的耐受(hou)。人家主要是天生底子好!

至於過多使用清潔面膜嘛,容易導致角質層過度剝脫而變薄,這個道理應該大家容易懂,不多解釋了。

通常建議的頻率是這樣:清潔類面膜一般每週1-2次,保溼為主的面膜貼也最好不要超過每週3次。這個頻率只是個參考,還需要考慮膚質和皮膚狀態。比如特別乾的皮膚完全可以不用清潔類面膜。皮膚過敏狀態下,除了醫用治療型的面膜,也最好不用面膜。



當然,也有個例,在肌膚耐受的情況下,個別密集護理或者治療可以第一週連續每天敷,但第二週開始也要開始降低到正常頻率。一定不能貪多,所謂物極必反。

面膜品質不好

這也容易理解,東西本身品質不好,敷了怎麼能好呢?

那說到面膜的品質,2個關鍵點,一個是功效,一個是溫和。

就拿最常見的面膜貼來說,主流接受度的價格,號稱有30ml精華液的面膜貼,賣價不到10元錢。那能是精華嗎?

那是水+保溼劑+防腐劑+香精,可能還有其他打醬油又刺激的成分,也有些不少看上去好的活性成分寫在成分表湊數,實際沒有“有效添加”。

不過敏的人,敷著的感覺還會覺得不錯,實際上就並沒有特別的功效啊。要說面膜貼補水,按照封包的原理,你用紗布浸潤純淨水敷臉,角質層的含水量也會上去的。

皮膚真正需要是持續的保溼,讓肌膚水分在各種環境下不被蒸發,還是需要靠一個完整的保溼體系,這個體系往往是來源於駐留型的面霜(也包括乳液)。



容易敏感的皮膚,如果對面膜裡的某些成分過敏,那就倒黴了,按照封包的原理,這些導致過敏的成分,也加倍被皮膚吸收了。

更有些不良商家為了讓面膜短期內有超出常理的效果,添加熒光劑還算好的,嚴重的甚至添加激素這樣的違禁成分。這樣的面膜,長期敷對皮膚的傷害是不言而喻。

沒有針對膚質

這個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什麼產品都需要適合自己的膚質才好,不然就是幹皮用了更幹,油皮用了爆痘,而面膜因為滲透性更強,不適合的面膜,副作用還會更加變本加厲。文章後面部分我們再說面膜種類和膚質。

總之,面膜用的不好真的會毀臉的,尤其是皮膚屏障破壞了,要修復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耐心。

每日科普:敷700張面膜成為範爺?毀臉!教你敷面膜的正確頻率!

面膜真的是雞肋嗎?

針對鼓吹面膜的錯誤觀點,“面膜無用論”“面膜是雞肋”的觀點也針鋒相對冒出來了。完全矛盾對立的兩派觀點讓很多妹紙不知所措,不斷來問,敷面膜到底有沒有用?

我們總是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

高頻率大量敷面膜肯定是對肌膚弊大於利的,至於敷面膜到底有沒有用,我們也要客觀理性看待。

面膜最早的前身其實在皮膚科臨床。為了加速藥物的活性成分高效被皮膚吸收,常常採取冷溼敷治療。

皮膚科常用生理鹽水、硼酸等溶液配合一些藥物成分,用無紡布和紗布讓患者冷溼敷,用於對一些皮膚病的治療。

一修姐曾經嚴重過敏的時候,皮膚科的醫生就是將一小針藥物(好像是地塞米松,救急的激素),注入到500ml的生理鹽水,讓我回家連續每天用紗布敷臉,好轉了就立即停用。

發展到現在,也有一些專門的藥物面膜(在臨床上有時也叫敷料劑)用於一些面部皮膚病的治療和麵部激光治療後的護理。相關敷料劑的醫學研究也在各學術文獻中能夠查到,這裡不詳述了。



在護膚領域,正因為面膜的封包原理,能在短時間內讓皮膚看上去變好(注意是短時間),所以在高端護膚沙龍(美容院)的護理流程中,一定有面膜這個環節,甚至在20年前,面膜算是護膚中比較奢侈的產品和護理。

再後來,面膜單價的降低,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開始將面膜這種非標品,變成了護膚的日常,這一方面在亞洲市場尤其明顯。

總之,面膜是一個合理的存在,雖然在護膚層面不是一個必需品,但真正有功效的面膜也不是雞肋。用得好作為偶爾的密集護理,自然可以錦上添花,專業醫療面膜對一些皮膚問題的治療也可以有輔助的效果。

不同類型的面膜,在深度清潔、補充有效成分、促進皮膚吸收等方面可以發揮更好的護膚功效。

每日科普:敷700張面膜成為範爺?毀臉!教你敷面膜的正確頻率!

到底應該敷什麼面膜好?

這也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既然剛才說面膜要用得好可以錦上添花,那自然敷什麼面膜也是很關鍵的選擇。但這個問題的答案和麵膜的種類、品質、個體的膚質都有關係。我們來看面膜最常見的分類。

1.水洗型面膜

最常見的就是泥膏類面膜。在歐美市場上,這類面膜是面膜的主流,大概和她們有油性皮膚多毛孔粗大有關。

泥膏類面膜多數含有吸附型的高嶺土、皂土等成分,可以深層吸附油脂,去角質,有些還添加各種特色的礦物泥成分,補充皮膚的礦物質。

泥膏類面膜更適合偏油性的皮膚,以及正常肌膚定期深層清潔和去角質用。

但是有些泥類成分容易腐敗,所以通常加入比較狠的防腐劑和酒精防腐,敏感肌和屏障受損的肌膚最好避免使用。

水洗面膜裡也不光是泥膜,還有乳霜型和著哩型的水洗面膜。前者油脂含量更多,適合需要油分的肌膚比如干性肌膚。



後者則相對清爽,適合油性肌膚。通常也會對應一些美白、抗皺、去痘等功能的,總之也是需要對應膚質和功能訴求去選用。

2.免洗/睡眠面膜

這種面膜說是免洗,其實就是個加大用量版的霜或者著哩,只是為了封包的效果,通常會加入很多大分子的膠等成分,所以通常睡眠面膜都有滑滑的、粘粘的感覺。

睡眠面膜的幾個注意事項:

特別容易長痘的皮膚,一定不要輕易大量使用高營養高油脂含量的睡眠面膜,裡面如果一些容易致粉刺的成分,想象一下,你是厚厚的敷一層一整晚阿!

不宜塗太厚,皮膚其實能吸收的東西是有限的,沒有吸收掉的話,蹭到衣服和枕頭上都是自尋煩惱。

如果晚上需要用精華的話,把精華等有效成分用在睡眠面膜之前,因為敷上睡眠面膜後,皮膚被封包住了,再塗精華肯定影響精華的吸收,除非洗掉面膜再用精華。睡眠面膜雖說可以敷一晚,但如果覺得膩,或者肌膚不透氣,也是可以當作水洗型面膜一樣20分鐘就洗掉的。

每日科普:敷700張面膜成為範爺?毀臉!教你敷面膜的正確頻率!

3.剝離型面膜

剝離型面膜也有多種,有那種明顯撕拉型的,這些年已經有被淘汰的趨勢,像膏藥一樣撕拉下來,撕拉容易對皮膚形成物理性的刺激和損傷還是廣泛認知的。目前還比較多存在的是去黑頭的鼻貼,多數還是撕拉式的。

撕拉式剝離會不會讓毛孔更大、撕拉是否會導致皮膚鬆弛其實也沒有權威的依據,但很多肌膚不適合是事實,比如敏感,屏障受損,肌膚炎症,或者有創面,這些都是不適合的,幹皮用了也可能更幹。



更加柔和剝離的,有軟膜和石膏硬膜,但是調和的技巧比較高,多數在沙龍使用比較多。

4.貼式面膜

這就是現在滿天飛的面膜貼啦。要說面膜貼的鼻祖,當屬SK-II吧,最早將面膜貼大規模商業化,把無紡布的剪裁設計成臉型,(以前醫院就是隨便用紗布的),將精華液浸潤在面膜基材裡,然後敷臉上。

面膜貼的基材很多種,面膜液也是各種配方,看上去一片面膜貼,成本和功效相差很大。面膜貼真的想有功效,那自然裡面的液體才是最重要的。目前市場價20元以下的面膜貼,通常除了瞬間的保溼,很難保證真實的功效。

5.粉劑型面膜

粉劑型面膜的最大好處,是因為不含水分,不放防腐劑也能保存,但是也會帶來調和使用的麻煩,常見的綠泥粉、綠茶粉、珍珠粉這些,都可以作為粉劑型面膜,還有各種混合型配方的面膜粉。

接下來說說針對膚質的參考。

乾性敏感肌膚:一週1-2次面膜,不用清潔面膜。舒緩的面膜貼更合適,要避免面膜液有刺激性成分。可以溫泉水大噴+面膜紙溼敷(這樣避免了防腐劑),也可以選擇油份含量高的乳霜型面膜。



油性敏感肌膚:1周1次清潔面膜,清爽控油型的面膜貼也可以每週用1-2次。相比含酒精和防腐劑較重的類面膜,泥類面膜粉的調和,可以避免刺激,又可以去油消炎。

乾性耐受肌膚:1周1-3次面膜,清潔面膜少用,如果要用清潔面膜,一個月1-2次就足夠。保溼型的面膜貼和乳霜型面膜更適合,可以每週1-2次。

油性耐受肌膚:1周2次面膜,其中含果酸、水楊酸等成分的清潔類面膜是首選,避免高營養睡眠面膜,也可偶爾使用剝離型面膜。

面膜種類繁多,要根據自己的膚質和訴求去選擇,特別想強調的一點,因為面膜不是必需品,屬於週期性護理,所以少而精是使用王道,要麼不要用,要用就用好面膜。既然是錦上添花,那就應該是最恰當的添花,而不是隨便亂插一堆狗尾巴草搞破壞。

總結

1. 面膜不是必需品,也不能替代日常護膚的精華、乳液麵霜這些基礎保養。對於多數肌膚來說,高頻率敷面膜是錯誤的護膚理念,貪多反而適得其反。



2. 正確、週期性地、敷品質好的面膜,在護膚裡是加分項。錯誤、無節制地、敷品質差的面膜,在護膚裡是減分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