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是不會涼的爲何這麼說

比特幣是不會涼的為何這麼說

昨天據數據顯示,比特幣在全球數字貨幣總市值中的佔比已升至50.2%,創下今年的新高。這表明第一,隨著山寨幣跌幅超前,數字貨幣整體市值縮水嚴重;第二點,由於抗跌特性,比特幣成為熊市的最佳避險選擇。 不知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兜兜轉轉了一圈,發現這個牌桌上還是比特幣最靠譜。當然,不僅在數字貨幣王國是這樣,當法幣出現危機時,比特幣則成為第二個扛把子。最近有一項研究報告表明:比特幣是危機時刻的避風港,特別是在高通貨膨脹的國家,比特幣才是人們首選的硬通貨。 比特幣=通貨膨脹避風港 上週五,土耳其的數字貨幣交易所的交易量猛增,在24個小時內增幅達到100%,只因特朗普當天在推特中宣佈,對土耳其徵收雙倍的鋼鋁關稅,此話一出,當天里拉(土耳其法幣)跌了將近17%。

我剛剛授權對土耳其的鋼鐵和鋁的關稅加倍,因為土耳其法幣里拉兌我們強大的美元正在迅速下滑!鋁現在的關稅是20% ,鋼是50%。現在我們和土耳其的關係不太好! 土耳其跟美國關係惡化也不是一兩天了,從年初到現在里拉已經跌了將近40%,眼見著手裡的錢越來越不值錢,當地居民掀起一股購買比特幣的熱潮,由於當地的電費很低,很多人都開始靠挖礦來維持生活。 據調查,目前比特幣的總市值大約有1100億美元,相當於土耳其的貨幣供應總值, 只要比特幣能夠維持在8000美元以上,就沒有土耳其法幣什麼事兒了。 除了土耳其,還有一些國家的人也把比特幣當做抵制通貨膨脹的好東西。 比如說曾經十分繁榮的南美國家委內瑞拉,如今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悲催”的國家之一。近些年通貨膨脹到接近到變態的地步,法幣貶值超過99.9%,一年前一杯咖啡只要8000玻利瓦爾(法幣),如今要200萬才能換一杯,而當地一個大學的老師的工資才590萬左右玻利瓦爾。


如此嚴重的通貨膨脹,導致委內瑞拉全民瘋狂購買比特幣,現在用法幣買比特幣的價格幾乎每三週就會翻一倍,比特幣交易量更是連連創新高。經濟的崩潰,比特幣的機會 伊朗也是全民“愛好”比特幣的國家,為了逃避特朗普的經濟制裁,據統計,伊朗人已經拿了超過25億美元來買比特幣;同樣,非洲很多國家將比特幣視作救命稻草,“我將所有的儲蓄都換成了比特幣,這是我保護我資產的唯一途徑”。 有人可能會問,比特幣還是不能跟法幣比,顯然前者的波動性更大大,歷史上跌了90%的時候又不是沒有,但其實,對於長期高通貨膨脹的國家來說,比特幣升值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一旦貨幣嚴重貶值,想在幾年內回到當初的購買力比登天還難。 當一個國家的金融環境變得糟糕,人們自然會想辦法規避資產縮水,而能被當做避險的,往往是那些流通廣、抗通脹性強的標的,黃金是一個好選擇。從歷史上看,11年的美國債務危機、13年2月塞浦路斯危機、13年9月的美國停擺危機,比特幣都表現出它是另一個強勁的避險選擇。

有需求就不可能涼涼 中本聰設計比特幣的時候正是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時,這種“去中心化”的特質完全符合當時人們的訴求,它總量限定,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不會發生通貨膨脹,更不會發生債務危機,比特幣本身是一個順應時代而產生的、能滿足強需求的產物。 比特幣的應用場景也並不侷限於逃離外匯管制、洗錢、非法交易、勒索等領域,避險工具、抗通脹、跨境支付、匿名支付等等都是比特幣“被需要”的點。 美國一家專門提供市場情報的研究公司發現:“儘管現在數字貨幣並沒有被廣泛接受,但它們對國際金融的影響已經不可忽視,由於高效、速度快、成本低,能讓很多有需求的人輕鬆完成跨境支付。” 時間越久,比特幣的力量越是不容小覷,這也是現在很多大機構都試圖通過開交易所、上線ETF、做資產託管等等方式進入市場的原因。 我們一邊欣慰的同時也該注意到,數字貨幣以前是小打小鬧,如今被更多的有錢又有技術的利益相關者盯上,這個盤子最終會被拉得有多大我們無法預料。 在這種不明所以的跌、不明所以的漲的情況下,我們能做的就是敬畏市場裡強大的“敵人”,緊握手中的大餅,收集更多自選賽道上的便宜貨,等待下個週期的回報。

特別申明:區塊鏈行業ICO項目魚龍混雜,投資風險極高;各種數字貨幣真假難辨,需用戶謹慎投資。本平臺只負責分享信息,不構成特別任何投資建議,用戶一切投資行為與本平臺無關。(本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