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日涼風至

立秋之日涼風至

今日立秋。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立秋一般在每年陽曆的8月7日或8日,這一天太陽達到了黃經135度。立秋標誌著秋天開始到來,氣溫開始逐漸下降,穀物成熟,農民迎來豐收的季節。

​目前在百度指數上,“立秋”的搜索指數已經明顯攀升。

立秋之日涼風至

我們查看近幾年的百度指數數據,可以看到,人們對於一些傳統節氣的關注度呈現逐年攀升的態勢。這說明,對於傳統,我們越來越重視啦!

立秋之日涼風至

立秋有哪些習俗呢?

立秋習俗——曬秋

湖南、江西、安徽一些山區,由於地形複雜,農民們害怕收穫的作物發黴,逐漸形成了“曬秋”的習俗,在自家院子、院牆或房頂上晾曬作物。

這種曬秋的農俗以江西婺源篁嶺古村最為有名,當地的曬秋從農曆六月六一直持續到九月九,現在已經成為了當地旅遊業的一張民俗名片,篁嶺古村也成了國家4A級旅遊景點。

立秋之日涼風至

立秋習俗——啃秋

“啃秋”,也稱“咬秋”,在立秋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

立秋之日涼風至

立秋習俗——貼秋膘

一旦立秋,民間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此稱之“秋膘”。

立秋之日涼風至

立秋習俗——吃“渣”

山東、四川等地區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立秋之日涼風至

立秋習俗——秋社

秋社是立秋習俗之一,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社來源於古人秋天祭祀社神(土地神)以感謝土地給人間帶來豐收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

立秋之日涼風至

這些立秋的習俗你都知道嗎?~快來評論區告訴小指今天立秋吃啥貼秋膘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