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吃貨屬性,遺傳自老祖宗

有人說,心情不好時去大吃一頓就好了,要是不行,那就兩頓。

作為一個吃貨大國,中國人自古就對吃有著特殊的心得和情感,這既是生存中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更是一種極致的享受。說到吃,你肯定能從老祖宗那裡得到很多經驗和傳說。

而說到吃貨這件事,大文豪蘇軾肯定要算一個。先看他的詩:

淨洗鐺,少著水,

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你的吃貨屬性,遺傳自老祖宗

這是蘇軾被貶黃州時所作的《豬肉頌》,原本應該萎靡低落的他卻在碰上當地美食後瞬間滿血復活,你可是被貶了啊!為什麼還能這麼由衷的發出‘這裡的豬肉真是好吃又便宜’的心聲,還每天早上能吃兩大碗?

還有: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這次換了個地方,依舊是被貶,依舊一心撲在美味上——惠州的荔枝真是一絕啊!好吃到每天都能吃個三百顆,還有橘子楊梅各種水果,被貶到這裡真是太值了!

另外: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軾先生是個多單純的吃貨,眼看這春天到了,他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花開了,春筍快長大了,水裡的鴨多肥美啊,河裡的河豚也快能吃了!想想就美滋滋呢!

你的吃貨屬性,遺傳自老祖宗

蘇軾還有個名號,曰蘇東坡,一個吃貨的最大境界莫過於能讓一眾美食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

比如這個東坡肉,相傳是蘇軾先生在與朋友下棋,忘了爐上還燉著豬肉,結果誤打誤撞發明的。

這東坡肉要選上好的五花肉,大火煮沸之後再轉文火慢燉,這樣出來的肉汁多肉嫩,肥而不膩,還帶有淡淡的甜味,色香味俱全。

你的吃貨屬性,遺傳自老祖宗

還有那東坡肘子,說是他夫人在家燉肘子不小心糊了,於是加進各種配料想掩飾焦味,不料歪打正著,出來的肘子色澤醬紅,肥而不膩,肉香四溢,又是一道名菜出世。

你的吃貨屬性,遺傳自老祖宗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什麼東坡魚、東坡豆腐、東坡餅、東坡羹、東坡酥、東坡酒等等,可以說,蘇東坡先生在吃貨屆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愛國詩人陸游,一個憂國憂民壯志難酬的男子漢,除了作些豪邁悲壯抒發家國情懷的詩詞外,也有一顆蠢蠢欲動的吃貨之心。

也許你讀他的詩是這樣的:

“群胡束手仗天亡,棄甲縱橫滿戰場。”

又或是:

“殘年作客遍天崖,下馬長亭便似家。”

但是,再悲苦憂鬱的人在美食當前,還是會卸下全部兵甲,專心一品美食帶來的治癒吧?

灩灩村醪君勿辭,橙椒香美白鵝肥。——有酒有肥鵝,還有香橙。

輪囷新蟹黃欲滿,磊落香橙綠堪摘。——螃蟹很快就可以吃了,好開心!還是有橙子。

誰知翦燭焚香夜,恰是搓橙破橘時。——搓橙狂魔陸放翁。

芼羹筍似稽山美,斫膾魚如笠澤肥。——春筍燉肉,加上鮮美的生魚片。

你的吃貨屬性,遺傳自老祖宗

除了那些奔放又沉鬱的情感,這樣帶有生活氣息的詩詞,也是別有一番味道。

清朝詩人兼文學家兼美食家的袁枚,是的,袁枚老先生直接就以美食家的身份亮相了,他在美食方面最出名的無異於用自己畢生吃貨經驗寫成的《隨園食單》,這書中不僅介紹了他本人喜歡的美食,還附上了詳盡的烹飪方法。

食單之雜牲單上寫:“羊肉切大塊,重五七斤者,鐵叉火上燒之。味果甘脆,宜惹宋仁宗認夜半之思也。”

新鮮羊肉在鐵叉上烤著,往裡灑點香料,酥香爽滑,肉質鮮美,連皇帝也在半夜想著要一品美味!

你的吃貨屬性,遺傳自老祖宗

食單之飯粥上寫:“肥母雞一隻,用刀將兩脯肉去皮細刮,或用刨刀亦可;只可刮刨,不可斬,斬之便不膩矣。再用餘雞熬湯下之。吃時加細米粉、火腿屑、松子肉,共敲碎放湯內。起鍋時放蔥姜,澆雞油,或去渣,或存渣滓,俱可。宜於老人。大概斬碎者去渣,刮刨者不去渣。”

你的吃貨屬性,遺傳自老祖宗

光讀著就足以讓人垂涎三尺了,諸如此類還有海鮮、小菜、點心、茶酒等十四個方面,如此多的種類包括材料、配搭、佐料、火候等等都無一鉅細的列出來,不愧是吃貨屆的模範了。

當代作家汪曾祺,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在美食方面也是大有心得,他不僅會吃,還會做,是個出色的大廚。

他的許多文章專門寫了美食,諸如《故鄉的食物》、《鱖魚》、《家常菜》等等。一篇《高郵的鴨蛋》讓多少人至今仍念念不忘,和普通的鴨蛋相比,高郵湖的麻鴨蛋又大又沉,蛋白鮮細嫩,蛋黃紅沙油,散發出淡淡的松仁香味。入口細膩綿密,油潤醇香,這樣的美味足以讓人心生懷念和嚮往之心。

你的吃貨屬性,遺傳自老祖宗

順便一提,以美食博主的身份,汪曾祺在當時的文藝界可是出了名的。

金聖嘆臨死前還發出吃貨感言——“鹹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傳,我無遺憾矣”,沒錯,難道每天堅持活下去的理由不就是為了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