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這寺廟百年塔無主,寺無僧,現被列入世界遺產,還不要門票

興教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少陵原,據西安城南約20公里。

西安這寺廟百年塔無主,寺無僧,現被列入世界遺產,還不要門票

寺廟坐北朝南,門內鐘鼓兩樓夾道對峙,氣象莊嚴,遠眺終南山,峰巒疊嶂,景色秀麗。

很多外地遊客可能對興教寺不太熟悉,但它人文底蘊非常深厚,1961年就成了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興教寺塔更以“絲綢之路”中的一處遺址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玄奘從天竺取經歸國以後,傾注全部心血譯經19年,664年圓寂於玉華宮(今陝西銅川境內),安葬在長安東郊白鹿原畔的雲經寺。

西安這寺廟百年塔無主,寺無僧,現被列入世界遺產,還不要門票

白鹿原地勢很高,在大唐皇宮大明宮的含元殿就可以看到。唐高宗非常敬重玄奘,在他去世後舉朝致哀,不僅如此,據說他每每在含元殿遠眺靈塔而落淚,為聖體安康著想,高宗的皇后武則天詔令將玄奘遺骨於總章 二年(669)遷葬到長安以南的少陵原,同時修建寺院,以資紀念。

新建的佛寺被命名為"大唐護國興教寺",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後唐肅宗為玄奘的舍利塔題寫了塔額"興教"二字,寓意大興佛教。

西安這寺廟百年塔無主,寺無僧,現被列入世界遺產,還不要門票

興教寺自建成至今千餘年間,幾度枯榮,歷盡滄桑,建寺約百年之後,即"塔無主,寺無僧"。

1949年5月,長安解放。當時的長安大地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佛寺自然也不例外。

西安這寺廟百年塔無主,寺無僧,現被列入世界遺產,還不要門票

興教寺圍牆被淫雨淋塌,牆頭的草在風中搖晃著,慈恩塔院地基下陷,嚴重危及玄奘塔、窺基塔及圓測塔。

藏經樓、大殿、法堂従外面看似乎還保存完好,但裡面不少地方滲漏,有的地方椽檁腐朽,明柱、門窗,樓上柵欄,由於日久天長,風雨剝蝕,油漆已脫落,寺院牆上、磚上被遊人刻劃或用墨畫得橫七豎八。

當時寺院住持是妙闊,平時住僧僅3、4人。1950年至1953年這3年裡,韋村小學由於校舍緊張,還曾用殿宇廊房做教室上課。

西安這寺廟百年塔無主,寺無僧,現被列入世界遺產,還不要門票

1953年春,因周恩來總理要陪同印度總理尼赫魯來興教寺參觀訪問,國家為了修葺刷新興教寺,韋村小學従興教寺搬了出去,政府撥專款將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油漆一新,並在藏經樓下佈置客廳。經過這次修葺,這座古老的佛寺,開始呈現生機和活力。

西安這寺廟百年塔無主,寺無僧,現被列入世界遺產,還不要門票

1955年以後,參觀訪問興教寺的外賓和遊客日益增多,特別是東南亞和日本、朝鮮的外國遊客增加更快,其中不少是國家領導人。中央及省市領導也頻頻來寺參訪。

為了保護名勝古蹟,適應外事活動的需要,陝西省及長安縣政府對興教寺的修復非常重視。1955年至1956年,對寺內殿宇進行了一次全面修整、佈置。整修後的興教寺一掃過去殘敗的景象,煥然一新,顯得肅穆莊嚴。

西安這寺廟百年塔無主,寺無僧,現被列入世界遺產,還不要門票

由 西安電視塔乘坐917路公交車,興教寺下車,或者開車至華嚴寺後繼續南行,在Y形交叉路,向左行可見興教寺路標。家門口的世界遺產還是要去了解一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