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慧時代已來臨

摘要:在以往傳統的工業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人工決策、機器執行,而新一代工業的目標即機器決策、機器執行。未來工業的發展方向將走向一個全新的智能化趨勢,人工智能將替代以往的人工決策。隨著未來人工智能的普及,將會全面改變全球的工業格局。

新一代人工智能時代已來臨

始於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的變革使人類走出農業與手工業的藩籬,迅速過渡到工業生產,從而使得城市化崛起。工業革命使得生產力得以巨大的釋放,由過去零散的農業耕作,家庭手工小作坊轉向機器工業的規模化生產,從生產技術的層面來說,它使機器替代了原有的手工勞作,工廠從此替代了手工工場。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的改變是一次重大而具有創新意義的變革。然而人工智能的革命將顛覆傳統的工業,將在未來的工業格局中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浪潮。

在以往傳統的工業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人工決策,機器執行,而新一代工業的目標即機器決策,機器執行。未來工業的發展方向將走向一個全新的智能化趨勢,人工智能將替代以往的人工決策。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工業4.0,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相結合的手段,將製造業全面的向智能化升級。

何為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英文縮寫為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然而"人工智能"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其最早的雛形是英國數學家圖靈在1936年提出的,採用圖靈紙帶機來模擬人類進行數學運算的過程。1956年在美國Dartmouth學會上首次提出將人工智能作為一門科學的完整路徑提出,這次會議標誌著人工智能學科的正式確立。此後,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隨之擴展。

人工智能由不同的領域組成,目前主要聚焦在四個基礎研究領域: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學習,這些都屬於AI技術的基礎研究。總體來說,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機器能夠勝任一些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複雜工作,依靠機器進行智能決策。從長期來看,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始終是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並涵蓋很多領域,諸如控制論、自動化、仿生學、生物學、心理學、數理邏輯、語言學、醫學和哲學等多門學科。

新一代人工智能時代已來臨

人工智能將成為未來互聯網行業的最大商機

人工智能將在未來成為全球競相追逐的焦點,並形成新的工業競爭格局。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立製造所計劃將2016年度之後的研發費用增加30%,增至每年5000億日元左右。這樣,其規模將與在世界市場上競爭的美國通用公司以及德國西門子相匹敵,這些研發費用將集中投向傳感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在2016年,美國的通用公司先後收購了兩家高科技初創公司Bit Stew Systems和Wise.io,這兩家公司的特點是具有先進的機器智能學習技術,通用收購兩家公司的目的是拓展工業化互聯網應用,將機器學習應用在與公用事業、航空、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和製造相關的大數據集上。

在國內,人工智能也引起了各大互聯網行業的高度重視。在2017年加快大數據中心一體化的北京峰會上,李開復發表演講認為,十年後,人工智能將掀起一次互聯網行業的重大革新,從而帶來人類歷史以來最大的商機。十年後回顧人類的發展,將會發現沒有任何市場比人工智能來的更大。在一個狹窄的大數據領域,計算機積累的數據要比人類一生還要多1000倍,而且隨著算法的不斷演進,也會逐步積累超過人類所掌握的數據。大數據正在各個領域創造前所未有的價值,而結合大數據的人工智能,可以廣泛的應用於傳統領域,比如銀行業,券商證券,炒股,而掌握海量數據的機器人所帶來的決策通常不會被人類目前的視野所限制,能夠獲得更高的回報。李開復認為,在未來,人工智能所產生的商業價值是不可想象的,甚至超過互聯網和人類所有的歷史累積。

據預測,人工智能市場未來幾年將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在2020年,全球AI市場規模將達到1190億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為19.7%。而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為230億元,預計2018年將達到381億元,複合增長率達26.3%。在國內,人工智能首次進入"十三五"規劃。未來幾年內,人工智能產業有望持續獲得國家大力支持,加速人工智能需求。

目前全球家用機器人數量已經超過400萬臺,其內置軟件市場銷售總額達1300億美元。到2050年,進入千家萬戶的機器人數量將不亞於今天的汽車市場規模。看到巨大的商機,西方發達國家正在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研製速度,以求利用技術優勢,搶佔制高點,掌握主動權。

人工智能將帶來怎樣的社會影響

在未來人工智能的普及,將會全面改變全球的工業格局。

從生產力方面,從事低端手工工種將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工人階層將大幅度縮減,從事智能設計類的工種會日益增多,同時AI人才將趨於多元化。除了生產線工人以外,AI的職業替代也會蔓延到金融,新聞,服務業等行業。人工智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生產力變革,會大幅度的促進社會結構的重大改變。

從技術層面來看,人工智能也從人力決策過渡到機器輔助決策,最終將成為機器決策。機器學習將進一步得以深化,從數據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一些高效的實現手段,包括硬件層面和算法層面將逐步升級。

未來人工智能的競爭格局,將重點從資本層面轉移到算法和技術,人工智能將帶動以埃隆馬斯克,比爾蓋茨,李彥宏等IT新貴佔領富豪榜。

近年來,隨著中國製造業受到衝擊來自於不斷提高的勞動力成本和全球性緊縮帶來的經濟衰退,中國製造業逐漸走向低迷,亟待需要提高技術含量,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利潤率。而以工業4.0為首的產業升級,正是智能機器人替代人工勞動的轉型。中國製造業應該看準全球的智能化工業趨勢,以此加大人工智能的發展步伐,毫無疑問,人工智能的風暴已經來臨,工業智能化時代已經開啟。

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 超天才網

旗下擁有天財評論、天才創業、天才AI等垂直板塊,主要以超天才思想和視角,為企業家、創業者、職業經理人等解讀全球財經事件,培育企業萌芽與發現併購商機,並以

顧雛軍團隊的商業智慧,培養具有遠見卓識、能屹立於世界之林的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