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有一支煙了,可還要撐一夜

我只有一支菸了,可還要撐一夜

首先我要說,我是個完全不懂音樂的人。

但是這不妨礙我像個吃瓜群眾一樣去感受音樂。

喜歡民謠的人,大多第一時間會想起趙雷、馬頔、宋冬野、李宗盛,可我初次對民謠產生感覺,是2014年在某聲音節目上看見張婧懿,聽到她唱了一首《玫瑰》。

你說你想在海邊買一所房子

和你可愛的鬆獅一起住在那裡

你會當一個心情雜貨鋪的老闆娘

隨著心情賣著自己喜歡的東西

那時候我甚至並不知道,那就是民謠。只是對那種類型的歌曲,對喜愛那種歌曲的歌手們,產生了興趣。

雖然《玫瑰》沒能讓她得到導師的轉身,但是憑著網友對於這首歌現場演繹的喜愛,張婧懿贏得了一次復活賽的資格。再次開口,一首《斑馬斑馬》為她贏得了齊秦和汪峰的轉身。

雖然因為種種原因,張婧懿沒能在節目裡拿到好的成績,但是不得不說,即使我這種完全不懂音樂的人,都

能夠在她的聲音裡聽到故事,這足以讓人驚喜。

斑馬斑馬 你會記得我嗎

我是強說著愁的孩子啊

斑馬斑馬 你會記得我嗎

我只是個匆忙的旅人啊

斑馬斑馬 你睡吧睡吧

我要賣掉我的房子

浪跡天涯

我只有一支菸了,可還要撐一夜

從那之後,我的手機多了很多民謠,有時候會不知不覺單曲循環一整天。在眾多流行音樂爭鋒的今天,民謠就像是一股清流,它就在那兒,彷彿置身事外,可它表達出的情感卻又那麼真誠熾熱。

有人說,民謠太窮,一聽就是一根菸,三瓶酒。我只有一支菸了,可還要撐一夜;我只有一點愛了,可還要過一生。彷彿民謠歌手的愛情,都是:“我只能給你一間小小的閣樓,一扇朝北的窗,讓你望見星斗”。沒有香檳美酒,什麼都沒有。

民謠被捧到至高點的時候,我想大概是趙雷在歌手唱的那首《成都》,民謠第一次真正面向了全國人民,不管是真粉還是偽文藝青年都激動落淚,大喊“民謠終於要火了”。在那個階段,文藝青年的標籤彷佛是社交的標配,你要是不聽民謠就out了。但是這股熱潮,終究沒有持續下來。

於我這種喜歡把生活過得很慢的人來說,喜歡一樣東西也是慢慢的,所以一時也不會輕易放棄。喜歡民謠,因為它於我而言,是一份心安。

寥寥百十字背後往往是一場充滿情節的風花雪月,民謠於我不僅僅只是耳機那頭的幾兆音頻,而是一場又一場孤獨與靈魂的相遇。

有人說馬頔最好的歌不是《南山南》,而是《傲寒》。

“如果全世界都對你惡語相加

我就對你說上一世情話。”

“忘掉名字吧

我給你一個家”

我只有一支菸了,可還要撐一夜

我們總在別人的歌裡

尋找自己的影子

也許最後

我們都會匆匆地

與這個世界潦草的和解

但是別忘記

你們也曾熾烈地相愛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