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張老照片,以史為鑑,見證近代中國世事滄桑,張張經典(一)


老照片是看得見的歷史,是有溫度有良心的歷史記錄與呈現者。1996年底,山東畫報出版社的《老照片》叢書一經面世,即以別開生面的圖書樣式、回望歷史的新穎視角,引發了風靡全國的“老照片文化熱”。 牆裡牆外:19世紀末的北京城崇文門外一帶的風光,西邊可以看到前門的城樓和箭樓。

風氣之先的上海:晚清時代,剛剛開埠不久的上海南京路,前景是一所照相館,遠近的人都在恬然地面對著眼前的攝影機。

煙臺的育嬰堂:20世紀初,山東煙臺的一座教堂裡內設的育嬰堂,專門撫養被遺棄和流浪的孤兒。

教會學堂的女童:外國教會在上海王家堂聖母院開設的女塾,專收教內女生。攝於20世紀初。

留學德國的段祺瑞:1890年攝於德國埃森梅噴射擊場。左一為德國教習瑞乃爾,右二為段祺瑞,餘者為商德全、吳鼎元、孔慶塘、滕毓藻。

北洋海軍官兵合影:19世紀90年代,北洋海軍美籍軍官馬吉芬為“威遠”艦士官和練勇所拍攝的合影照。

前門大街即景:1900年庚子國難後的北京前門大街,照片右側一片倒塌的房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著長衫的中國男子與一身制服的外國軍官擦肩而過。

張之洞與英軍軍官合影:1903年5月14日,兩江總督張之洞奉旨入京陛見途中,在保定府與英軍高官合影。

青島的歐式建築:19世紀末德國人佔領青島後,修築了大量具有歐式風格的建築。圖為青島前海一線的歐人區。

鄉村裡的馬戲表演:威海成為英國租借地後,很多西方人來此度假。在拍攝的瞬間,雜耍人和圍觀者的驚愕表情一覽無餘。攝於20世紀初。

船伕一家人:小清河上的船伕一家,船主已七十三歲,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比他小六歲的妻子只掌舵不做飯,一家人“幽默樂觀永不知疲倦”。攝於1903年。

“不亦樂乎”:威海衛租借地行政長官駱任廷拜訪曲阜,贈送給第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牌匾。“大英國欽差大臣駱檄拜”等字樣清晰可見。攝於1903年。

戲劇排演:20世紀初,天津外國人租界中的洋人在集體排演戲劇,從扮相來看也是華洋皆有。

護衛:1904年,在山西汾州護衛洋人的當地護衛隊。

日俄戰爭: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後,中國東北地區淪為戰場,清廷無力保護民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圖為日軍役使中國民眾拖出陷在泥坑中的馬車。

清末立憲集會:庚子國難後,清廷逐步實施新政。一身舊打扮的官員與著新式服裝的學生,在同一會場集會。

岱宗坊:通往岱宗坊的石板路坑窪不平,一位白衣男子推著獨輪車行進在路旁的平地上,走在前邊的女子彎腰拉著車子,另一隻手緊緊地握住男孩的手。遠處的泰山巍峨,自古至今;近處的書生憂鬱地看著遠方,衣袂飄飄。攝於1908年。

蘭州的一次西餐會:1908年,蘭州的一次西餐會,右為荷蘭的探險家馬達漢,左中為陝甘總督升允。

“華洋合處”:圖中五位洋人半躺在草地上野餐,笑容可掬,而四位華人侍者則表情淡然。

清末濟南老街巷:經初步考證,應為清末的濟南小布政司街。攝於1910年前後。因其地處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濟南三大名勝之間,為歷代文人墨客來濟必遊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