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倫藥業:「三發驅動」國際化 積累基業長青源動力

創業二十二載,“輸液大王”科倫藥業翻過了一座又一座高山,從未止步。

在大輸液領域成功登頂後,科倫藥業沒有停留在“輸液大王”的光環下,而是將目光瞄準了全球抗生素產業鏈。與此同時,科倫藥業不滿足於既有的優勢地位,又向研發創新發起了衝鋒。

據2018年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科倫藥業2018年1-6月營業收入為77.92億元,同比增長57.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74億元,同比增長202.17%。

值得注意的是,川寧項目逐步滿產是業績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川寧項目產能釋放,上半年逐步全面達產,營業收入16.45億元,同比增長69.69%,淨利潤3.50億元,同比增長548.06%。”

8月3日,科倫藥業收到PMDA(日本獨立行政法人醫藥品醫療器械綜合機構)簽發的《醫藥品符合性調查結果通知書》,確認已通過日本PMDA認證,意味著科倫藥業產品獲得了在日本銷售的准入資格,這將為其拓展日本市場及其他海外市場帶來積極促進作用。

五年多的研發厚積,科倫研發管線也已經開啟收穫期。據統計,僅自2018年5月以來的三個月內,科倫藥業就有6個仿製藥產品陸續獲註冊批件,4個產品獲CFDA臨床批件,1個產品獲FDA臨床批件。

從輸液大王,到抗生素產業執牛耳者,再到中國創新藥研發的後起之秀,科倫藥業敢於轉型,並且堅定轉型,以國際化的視野和姿態,堅定地執行“三發驅動”戰略,幾經磨難,不忘初心。

穩固大輸液王者寶座:奠定長青基業的根基

科伦药业:“三发驱动”国际化 积累基业长青源动力

伊犁川寧辦公大樓全景圖

作為推動公司發展的“三發戰略”中的第一臺“發動機”,科倫將其定義為“通過持續的產業升級和品種結構調整,鞏固和強化包括大輸液在內的注射劑產品集群的總體優勢,繼續保持和穩固科倫在輸液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

一直以來,大輸液都是科倫藥業的核心優勢業務。2017年,科倫藥業實現營業收入114.35億元,比2016年增長33.49%,淨利潤達8.11億元,比2016年增長29.91%。其中,輸液板塊產品實現平穩增長,銷售總量達44.66億瓶/袋,隨著輸液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公司持續的產品結構優化、以及加強成本控制管理,輸液板塊銷售收入75.79億元,比2016年增長26.12%。

據科倫藥業招股書,科倫藥業在2008年大輸液市場的佔有率為22.1%,已經居市場首位;彼時,石四藥集團市場佔有率約為3.22%,位居第4位。2017年,科倫藥業與石四藥實現強強聯合。截至2017年11月,科倫藥業及子公司科倫國際發展合計持有石四藥集團5.71億股普通股,佔石四藥集團已發行股本的20.06%。通過與石四藥的聯合,科倫藥業進一步穩固了大輸液領域的領先地位。

自科倫藥業創立伊始,一直視創新為自己的生命線。“創新是人類最高級的智力活動,知識經濟已經構建了新的競爭平臺,在產業升級和研發創新等方面,科倫做出了長期異乎尋常的努力,‘可立袋’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科倫藥業董事長劉革新表示。

2015年1月,科倫藥業自主研發、擁有二十多項專利的新型輸液包裝——直立式聚丙烯輸液袋(可立袋)在人民大會堂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在推動國內輸液市場發展的同時,科倫藥業還將創新成果惠及到發展中國家。科技部批覆的“輸液共建性關鍵技術”項目落地哈薩克斯坦科倫,該項目被哈方列為國家重點項目,是中哈產能合作的典範。哈薩克斯坦科倫在2016、2017年實現持續盈利;2017年又成功開拓俄羅斯市場,銷售成果有望於今年體現。未來業務將涵蓋前獨聯體主要國家。

此外,科倫藥業產品出口也在快速推進。科倫藥業緊跟出口目標國家的註冊法規要求,投入專門的人力物力,大力開展國際註冊工作。據公司介紹,僅今年上半年就共開展尼日利亞等12個國家/地區共計50個項目的註冊工作。除常規產品出口之外,新產品的海外銷售藥政工作也在積極進行,部分產品已向國外藥監部門遞交資料。目前,國際市場拓展已經取得初步成效,海外市場覆蓋歐洲、亞洲、非洲和中南美洲。

構建抗生素產業大業:出口量價齊升格局即將到來

科伦药业:“三发驱动”国际化 积累基业长青源动力

伊犁川寧環保站

“上世紀9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逐步從抗生素髮酵領域徹底退出,隨著國內環保標準的逐步提高,國內能夠做大規模發酵生產的抗生素企業會越來越少。”基於對抗生素產業的獨到判斷,科倫藥業在2010年選擇進軍抗生素產業,雖然伴隨質疑和誤解,但是科倫藥業卻走得異常堅定。

“因為基於中國近期抗生素生產在世界抗生素中的地位,世界依賴中國抗生素及藥用中間體的形勢,在短期內無法根本扭轉。因此,能夠達到環保高標準而持續生產的企業的出口形勢可以看好。”科倫藥業表示。

“環境保護定生死,綠色發展定輸贏。”在伊犁川寧,類似環保宣傳標語隨處可見且深入人心。

有投資者詢問,“除了川寧的地理優勢,川寧項目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劉革新底氣十足地回答:“環保優勢。”劉革新對川寧項目環保優勢的底氣和自信來源於川寧項目“環保優先,永續發展”的理念和對環保的持續巨大投入。

在科倫藥業看來,抗生素全產業鏈競爭的焦點在於資源優勢和創新能力。川寧項目所在地區資源優勢明顯,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得天獨厚,因此必須創新性地徹底解決抗生素產業鏈的源頭性問題。從創立至今,川寧項目對環保系統持續優化,在環保科技進步、重大專項、專利申請、環保專項資金扶持以及環保工程技術中心申報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成功解決廢氣、廢水和廢渣三大環境汙染問題並將環保作為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川寧項目,正逐漸奠定科倫全球抗生素產業鏈的基石,川寧項目選址伊寧的優勢——成本優勢的效力正在逐漸釋放。

2017年,川寧項目生產水平顯著提高,硫紅、青黴素等主要產品工藝持續優化。2018年3月,川寧項目整體通過環保驗收;4月,川寧項目全面滿產。

從項目立項到產能釋放,川寧歷經多年,在外界對抗生素產能過剩的議論不絕於耳和國家限抗令趨緊趨嚴的大環境下,科倫藥業高瞻遠矚,啟動百億投資計劃,幾經周折,如今的川寧項目正逐步迎來收穫期。

以業績為先導。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外貿銷售廣西科倫、伊犁川寧產品銷售額超過2億元,同比增長57.91%,其中:廣西科倫出口同比增長235.54%,川寧出口同比增長48.12%。針對現有幾個大宗中間體、原料藥,科倫藥業成功與國外多個大客戶達成了長期戰略合作意向並實現了商業訂單,包括Sandoz、DSM、Otsuka、Lupin、Sun Pharma等。這些穩定客戶的開發與合作,有力促進了公司業績的快速提升。

產品出口必定註冊先行。科倫大力開展國際註冊工作,在原料藥中間體方面,科倫已取得多個國家的註冊證:7-ACA、D-7ACA以及PEN-G分別於2017年9月至12月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進行了註冊,並在2018年4月份審核通過,拿到DMF註冊號,Pen-G KOSHER美國項目也在順利推進中;在製劑方面,多個規格的產品在也門、烏茲別克斯坦、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等國正進行註冊,這為未來科倫國際市場銷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作為公司持續發展的第二臺“發動機”,科倫藥業給川寧項目的戰略定位為:通過對水、煤炭、農副產品等優質自然資源的創新性開發和利用,構建從中間體、原料藥到製劑的抗生素全產業鏈競爭優勢,最終掌握抗生素的全球話語權。

“只要我們堅守誠信和質量,抗生素髮酵產品在國際國內可能會變成稀缺資源。也就是說,出口量價齊升的格局即將到來,且快速增長可以持續一段時間。這方面從國外客戶對伊犁川寧審計家數的增多、高端客戶的陸續加入、產品採購的緊迫性上可推測一斑。”科倫藥業表示,“川寧項目具有成本和環保優勢,未來不僅為公司發展提供強大現金流來源保障,還將鞏固和提升公司抗生素全產業鏈的市場競爭力,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正以傳統抗生素髮酵行業罕知的方式崛起。”

2017年,科倫藥業的非輸液板塊業務再一次高速增長。年報顯示,2017年非輸液板塊收入37.52億元,同比增長68.68%,實現毛利10.36億元,同比增長96.36%。據瞭解,這已是科倫藥業非輸液板塊業務連續8年快速增長,其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已經從上市之前2009年的8.02%,增長至2017年的32.81%。

創新高屋建瓴的研發體系:牆內牆外都開花

科伦药业:“三发驱动”国际化 积累基业长青源动力

哈薩克斯坦科倫生產線

“我已經拿了大輸液和抗生素中間體兩項世界冠軍,將來創新藥也一定要拿冠軍,這樣的人生難道不是很酷嗎!”2016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劉革新自信地表示。

早在2012年,科倫藥業就已經全面啟動創新轉型,逐漸確立了“以仿製推動創新,以創新驅動未來”的研發戰略,研發創新已成為驅動科倫藥業發展的第三臺“發動機”。

創新驅動發展,人才引領創新。2012年,科倫藥業禮聘王晶翼博士擔任公司副總經理、研究院院長、科倫藥業首席科學家。在王晶翼的帶領下,科倫藥業已從以往簡單的輸液產品仿製研究,轉型為以高技術內涵藥物為主的研究,高屋建瓴的研發體系逐步建立,100餘位具有豐富國際研究經驗的領軍人才逐漸加盟。截至2017年底,科倫藥業研發人員數量已達2240人,佔12.25%。不僅如此,為了能夠快速跨入全球藥物研發前沿陣地,滿足國內外日益增長的藥物需求,提高產業創新升級速率,科倫在美國新澤西州成立了美國分院,與成都組建了中美聯動的創新研發與生產體系,覆蓋大分子新藥發現、工藝開發與中試、GMP生產等全產業鏈。科倫美國分院擁有研發人員26人,其中總監13人,博士13人。科倫美國分院以新澤西為中心,強化美國東西海岸藥物發現、臨床研究和商務拓展的能力,從而保證與美國研究資源和新技術進步的緊密銜接。

對於新藥研發項目,科倫並不是一上來就選擇當下最熱門、難度最大的下手,而是實事求是,根據科倫藥業的實際情況,先易後難,從有臨床需求而未被滿足的領域著手。

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科倫藥業研發投入超過27.46億元。其中,2017年,科倫藥業研發投入8.46億元,比2016年增長37.94%,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重已達7.40%。

截至2018年3月31日,科倫藥業及子(分)公司共申請專利3204項,包括髮明專利申請753項;授權專利共2432項,其中發明專利303項。2017年至今年一季度末,科倫藥業有26個藥(產)品獲得臨床批文、申報臨床批文或有重大進展,有9個重要仿製藥物獲批生產,其中有4個為首仿/首家藥物,其中包括“多蒙捷”“科瑞舒”等。

五年以來,科倫在創新產品線建設、產品研究與申報、人才引進、技術平臺建設和創新體系完善等關鍵領域實現了質的飛躍。2018年5月,科倫1類創新生物藥物HER2-ADC同步獲批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中國食藥監局(CFDA)臨床研究(2018L2392),為科倫首箇中美雙報品種,這標誌著科倫的臨床研究正式走向國際。

好事成雙。在2018年5月21日至24日,接受了日本PMDA對公司質量、生產、設備設施、實驗室控制、物料等體系的GMP現場檢查後,8月3日,科倫藥業收到了PMDA簽發的《醫藥品符合性調查結果通知書》。

“此前,國內尚無一家內資輸液企業通過歐美日藥品監管部門的GMP認證。此次通過日本GMP認證意味著科倫藥業的質量體系獲得國際醫藥主流市場的認可,產品即將打開日本市場的大門。”科倫藥業表示,“這是科倫產品邁向國際高端市場的里程碑事件,為科倫產品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何基業長青?

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科倫藥業遇到過一系列週期性的危機。但是,危機的另一面恰恰是機遇。

憑藉對環境變化的敏銳洞察力和對行業發展趨勢的預判能力所形成的戰略決策,科倫藥業穩穩地抓住了這一系列歷史性機遇,包括:1996年低成本、低風險、低行業門檻的創業機遇;2000年關閉醫院輸液製劑室的市場機遇;2003年“非典”倒逼輸液產品升級換代的機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抗生素行業大洗牌的機遇;2013年無菌藥品生產企業強制通過新版GMP認證的機遇;以及“以仿製推動創新,以創新驅動未來”的研發戰略佈局。

正如著名管理學家、《從優秀到卓越》作者吉姆·柯林斯所言,“卓越並非環境的產物,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種慎重決策的結果。”在風暴尚未來臨時未雨綢繆,審時度勢,提前佈局;在真正做出決策後,周密安排,排除萬難,以終為始,科倫藥業不滿足於優秀。

自2010年6月成功在深交所上市發展至今,科倫藥業早已不是一家單純的輸液企業,而是一艘由“大輸液、抗生素、創新研發”三臺發動機提供核心充足動力的醫藥巨輪。不僅如此,科倫藥業正衝出中國市場,在國際化的舞臺上邁開步伐。國際化的“三發驅動”正源源不斷為科倫藥業積累基業長青的終極力量。

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紅刊合作媒體,紅刊公眾號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掃一掃免費診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