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重回大衆視野,時隔3年,這個節目你還看嗎?

隨著高考結束,一年一度的暑期檔又來了,各大電視臺也推出了自己的主打綜藝,爭取能夠搶佔綜藝市場的一席之地,每年都備受關注的《中國新歌聲》,今年也迎來了全新的導師陣容。

《中國好聲音》重回大眾視野,時隔3年,這個節目你還看嗎?

2018年的《中國新歌聲》導師陣容全新升級,除了原有的周杰倫、庾澄慶等,又全新加入了謝霆鋒、李健等人,這大概是謝霆鋒近幾年來鮮少參與的音樂綜藝了,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如果不是謝霆鋒來當音樂導師,我幾乎都快忘記他還是一名歌手,畢竟在《十二道鋒味》當中的廚師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更有網友調侃,不想當好歌手的廚師,不是一名好演員。

對於新一期的《新歌聲》網友們的呼聲很高,不過掌櫃卻在鋪天蓋地的宣傳稿當中,發現一個熟悉的聲影,它就是——《中國好聲音》!

《中國好聲音》重回大眾視野,時隔3年,這個節目你還看嗎?

如果經常關注這檔節目的網友,應該就知道這二者之間的愛恨糾葛,其實最早,這檔以明星作為導師,通過盲選的方式選擇素人作為自己學員的綜藝節目,是來自荷蘭塔爾帕容量有限公司所出品的,它的名字叫做:“The Voice of”。

2010年10月,這家荷蘭公司註冊了“The Voice of”商標,並在中國、澳大利亞、美國、歐盟等70個國家和地區,獲得註冊或提交商標申請。

一開始,浙江衛視在引進這檔國外火爆的綜藝節目的時候,製作公司燦星向原公司也就是荷蘭塔爾帕容量有限公司支付了版權費用,購買了第一至第四季的“The Voice of”商標使用權。

不過在第五季《中國好聲音》節目當中,已經失去商標使用權的燦星還是繼續使用原有的圖形及文字等,就連《中國好聲音》的節目名稱也沒有更換,這自然讓荷蘭方面十分不滿,因此對方將燦星公司上訴到法院,要求賠償。

無奈之下,燦星公司只好將《中國好聲音》臨時替換成《2016好聲音》,並且讓當時節目當中的導師汪峰,也改口了節目的名字,算是臨時救場了。

隨後荷蘭公司方面又將其“The Voice of”的版權賣給中國的另一家制作公司,唐德影視。

唐德影視獲得版權之後,燦星公司便只好把《2016好聲音》逐漸替換成新的節目名稱,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中國新歌聲》。

看到這裡,小夥伴是不是大概意識到了什麼,這分明就是荷蘭公司方面的版權出售價談不攏,導致我國的2家制作公司之間在內鬥啊。

《中國好聲音》重回大眾視野,時隔3年,這個節目你還看嗎?

這件事影響有多大呢?

燦星公司臨時更換節目名稱,間接損失了不少固定觀眾,對節目的口碑聲譽等也有很大的影響。

唐德影視雖然花高價買了版權,但是由於原本“中國好聲音”這個商標已經被燦星公司註冊了,所以其想在中國製作這檔節目,也只能重新換個名字。

說到底,“中國好聲音”這個商標,最後誰也不能用了!你說糟心不糟心!

除了節目需要改名之外,由於三者之間的糾紛無法一時半會的停止,連帶著唐德影視的股票也跟著下滑,最慘的時候,股價閃崩,全面跌停,市值蒸發6.2個億人民幣!

《中國好聲音》重回大眾視野,時隔3年,這個節目你還看嗎?

因為版權糾紛問題,其實三方誰也落不得好,尤其是我國的兩家制作公司,燦星和唐德,一個被迫重新改名,一個雖有版權卻無法投入市場使用,無形中虧損好幾個億,這其實也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而就在今年,一個好消息誕生了!

2018年6月25日,上海燦星製作官方賬號發佈聲明,稱唐德宣佈三方和解,申請將已經確定於今年7月13日迴歸的《中國新歌聲》更名為《中國好聲音》。

聲明中還稱,各方就與“中國好聲音”相關的知識產權糾紛達成和解,各方承諾在協議簽署後及時遞交撤銷法律程序的申請。各方同意並承諾,全部爭議撤訴後,各方均不得再就既往爭議案件向協議其他各方追究任何責任或提出任何起訴、仲裁、控告以及索賠要求。

浙江衛視和燦星製作已經正式向國家廣電總局提交報告:申請將已經確定於今年7月13日迴歸的《中國新歌聲》更名為《中國好聲音》。目前浙江與燦星正在耐心等待總局批覆,形勢比較樂觀,更名只是時間問題。

三方和解,是最好的結果,但這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版權之爭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這麼簡單,這各種的虧損更是難以估計,希望每個投資者或者企業人,都應當重視知識產權,畢竟商標和版權是當下最熾手可熱的爭議焦點了,千萬不要竹籃打水一場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