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種坑你的投資人 總有一種你會遇得到

11種坑你的投資人 總有一種你會遇得到

人如果不踩在坑裡,你就無法切身體會在坑裡的感覺。

其實每一個創業者都在創業的路上踩過大大小小的坑,特別是在融資的過程中,遇見的坑簡直就是千奇百怪,遇見的投資人也是奇葩無比,那麼這麼奇葩的投資人你有遇到過嗎?其實有一些坑是可以避免的。

只交訂金 就催我工商變更

小郭跟A投資機構已經簽了TS,協議也簽了,對方也已經打了定金,但是定金之後尾款卻一直沒到,還一直催著做工商變更,小郭沒同意,這個事情一直拖了4-5個月的時間。

偶然的機會小郭見到了一個A投資機構投過的項目,聊起來這個事情,這個項目表示自己後面也沒有拿到款,估計是因為基金沒有錢了,小郭這才明白為什麼尾款不到卻一直催著工商變更了。

回去後小郭就退回了A投資機構一半的定金,到此這個事情算是結束。

投資是假 抄襲是真

創業者小余每1-2周都會跟B投資機構溝通一次,投資人每次只是要了BP後直接問小余的商業模式,問有什麼變化,以後的發展走向等,對創始人,對團隊,對項目的數據等相關內容絕口不提。

反覆多次後引起了小余的警覺,於是小余在網上查詢了該投資機構和投資人的相關信息,找到了幾個他們投過的項目創始人,對機構和投資人進行了詳細的瞭解。

經過了解,小余發現,該投資人已經投過了跟自己項目類似的企業,而這個項目在商業模式,價值鏈上等多處都跟自己的企業有類似的地方。他瞬間恍然大悟:原來投資是假,探尋自己的商業模式,以此來給予自己已投資的企業幫助才是真。於是,小余果斷切斷了和該投資人的接觸。

在創業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謹慎那些打著投資的旗號來跟你“套近乎”的投資人,最好提前做一個背景調查,也要適時的判斷跟投資人的溝通模式。

我為你拒絕兩位投資人 你卻放我鴿子

小山是一個農產品企業的創始人,他上過一檔創業電視節目,但是卻在現場拒絕了兩位知名投資人,為什麼?因為他早在之前就跟C投資機構談好了投資意向。

但是讓小山感到氣憤的是:C投資機構放了他鴿子。怎麼會這樣?談了很久,做了盡調,拉了跟投,最後資方卻因為一個早就提過且表示不在意的財務問題拒絕投資,導致項目錯過了最佳的投資時間。

對於創業者來講,要切記在資方的錢入賬之前,任何的變動都有可能發生,在此之前,不要直接拒絕任何一個offer。

苛刻的不平等條約

大海是企業的聯創,負責公司的融資,在跟D投資機構談融資的時候,直到盡調都很順利,但是在最後簽訂協議的時候,資方提出了很多當時對於大海來講是非常苛刻的條件,比如回購:如果企業不能在一定時間內上市,團隊就要回購股權,並支付之前幾年的利息;再比如對賭業績,要求每年完成規定的營業額,利潤是多少,如果達不到也要回購股權等。

這些對於當時的大海來講,條件是很苛刻的,他不能接受這樣的條件,最終選擇了放棄。

試想,如果大海當初同意了,那會是什麼樣的?也許你會失敗,但是結果你能承受嗎?如果成功,那麼你自己辛苦打拼的事業將有一大半在別人的手中,你甘心嗎?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兩面性的,畢竟創業企業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投資人也有投資人的考慮。

每次都找我買單

小磊第一次融資,E投資機構的投資人當時並沒有給一個明確的答覆,接下來經常給小磊打電話,說是介紹一些資源,每次都是4-5人左右,約在酒店,KTV,會所等地方,期間,這些資源會給小磊承諾一些東西,那結束的時候自然就是小磊買單,然而事後什麼都沒有,甚至聯繫都沒有。

這樣的事情反覆多次,消費了小磊6萬-7萬的人民幣,小磊就不在接受了,也就不在跟E投資機構繼續聯繫了。

介紹資源的方式有很多種,每一個創業者都應該清楚,買單並不是一個好的方式,當然,前提是如果你願意,但是對於早期的項目,你真的有資金來一次次花在這種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嗎?

120萬變20萬

小源本來跟F投資機構已經談妥了,還有一個跟投要跟進,說好的120萬的款,簽了協議,對方都要開始投後了,發票也開了,但是後來投資人又覺得項目做的市場有點小(校園市場),所以打款的時候卻變成了20萬,隨後跟投也就不投了。

由於當時的情況,20萬的款下面的工作就很難推進了,基金那邊也很難做,最後就把20萬的款退了。

對於投資機構突然“變卦”這種事情,既然願意給錢,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還是看好你的企業的,但是一定要business is business,這樣的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錢入賬之前,不要拒絕任何的可能性,努力撮合,把融資失敗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實在不行也沒辦法。

啥都不懂,找我做普及

阿娟見到的是G機構的投資經理,在聊的過程中她發現這個經理其實對行業完全的不瞭解,更不懂產品。阿娟講了自己的項目,但是最後投資經理根本就沒聽懂,然後問一些很弱的問題,比如現在的市場是什麼樣的?類似這樣的問題。

前前後後兩個小時的時間,阿娟都在回覆這個投資經理提出的關於行業的問題。也就是阿娟用了兩個小時,給這個投資經理講解了這個行業。

其實,我們不排斥每一個人的學習,也鼓勵每一個人學習,但是對於創業者來講,花時間只是為了給投資人做普及,那麼意義在哪裡?對你的項目有好處嗎?建議創業者還是在這樣的事情上少花一些時間,儘量不見那些不懂且不能拍板的投資人。

投資還分期付款?

小孫跟H投資機構已經談好,對方投資100萬,盡調做了,協議簽了,最後打款的時候提出“分期付款”,分5-8期啊,這時候小孫就不太願意了,最後沒談妥就放棄了。

這裡要告訴創業者,“分期付款”的方式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如果你能接受這種方式,那就一定要在協議中寫清楚,畢竟誰都不確定,投到某一期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樣的變故,為了避免以後在這樣的事情上浪費不必要的時間,還是建議前期就做好一切的準備。

四輪盡調後失憶了

阿達在融資階段的某一天,突然接到L投資機構的投資人打來的電話,表示要投資,並要求阿達不能在接觸其他的投資人,說馬上安排盡調,投資款隔天就能到。

阿達被對方的誠意打動就答應了,對方進行了四輪了的盡調,詳細到要到了銀行流水,用戶信息,客戶信息,並表示進入到了最終的決策階段。

盡調後,資方盡然對阿達的產品部門都不瞭解,都是現瞭解,他們的相關部門都是脫節的。

資方要求阿達在窗口期內不能接觸其他的資方,但是H投資機構並沒有在窗口期給反饋,後來發現有其他資方想跟進阿達,就表示會盡快給反饋,但是事實是並沒有,為此耽誤了2個月的時間。

久等無反饋,阿達放棄了,當其他的資方款項都要進賬的時候H投資機構投資人還在問是不是有機會介入,但是被阿達拒絕了。

其實創業的路上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投資人,我們應該要平常心看待,如果這個不行可以馬上投入到下一步,不要在這樣無用的事情上浪費時間,把你的時間留在最有用的事情上。試想,如果阿達沒有果斷放棄進入下一輪的談判,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阿達了。

聊了那麼久 你卻只投校友

小凱在線上跟M投資機構的投資人聊了很久,包括以後的發展等等都聊的很清楚,見面那天,投資人的第一個問題是:你是不是某某學校的校友?而小凱從未說過自己是某某學校的校友。

後來小凱在網上查了M投資機構才發現,投資人是M投資機構下屬的一個分支機構的,投資專門針對的就是某高校的投資,到底小凱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這個故事其實是在告訴創業者,在融資的過程中一定要看清基金的屬性和偏好,如果不適合就不要花時間在這個事情上,如果適合在進一步溝通。

我做到了,你卻跳票了

甜甜是一個95後,跟投資人談的時候,對方表示如果甜甜能先拿到30萬就會投資,結果甜甜拿到了30W後,對方卻拒絕了,表示沒有興趣了,又是各方面不符合等等,不想投資了。

對於投資機構跳票這種事情其實並不少見,一不留神這個事情可能就關乎著你企業的生死存亡,所以創業者一定不要輕信任何人的承諾,你唯一能相信的還是你自己。

創業融資很正常,但是你怎麼確認對方是否還有錢呢?其實你可以直接問的,問投資機構是哪一年成立的,投過的項目都有哪些,最關注的是什麼賽道,是否正在融下一輪。

其實如果是2015年成立的基金,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3年的投資,那這樣的基金基本是已經沒有錢了。還有很多的方式,你可選擇用你自己的方式來確認這些事情。

其實,每一個創業項目在創業的路上都是非常艱難的,特別是項目需要融資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碰見一些不靠譜的事情或者人。

我們不怕遇見坑,但是怕在坑裡起不來;

我們不怕困難,怕的是因為困難而放棄;

我們不怕孤獨,怕的是因為孤獨忘了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