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部長集中喊話 將把A股拉回正軌運行

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A股進入6月份後即逐級下跌。隨後,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部門向各界分析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且政策儲備充足,金融管理部門則強調金融市場運行穩健,A股上市公司平均估值水平處於低位。這些部門所做的這些事情就是要提振社會各界對經濟運行的信心,恢復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信心,以期把A股市場拉回正軌。

多位部長集中喊話 將把A股拉回正軌運行


為了讓投資者更清楚地看到相關部門為增強各界信心所做的努力,我們在此把他們的主要觀點輯錄如下:

6月14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陸家嘴論壇上致辭時表示,“我們要按照合格投資者和成熟市場的高標準需求改革資本市場的制度安排,這樣才能體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道理,才能提高我國資本市場的質量和國際競爭力。”

6月19日,央行行長易綱表示,當前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增長的韌性增強,總供求更加平衡,增長動力加快轉換。“基於這樣的經濟基本面,中國的資本市場有條件健康發展,我對此充滿信心。”易綱強調。

易綱告誡,既然是市場,就會有漲有跌,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理性看待。

多位部長集中喊話 將把A股拉回正軌運行


6月22日,中國銀保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表示,“當前我國金融體系,無論從資本充足率、償付能力,還是從流動性方面來看,都是非常穩健的。一些外部的衝擊,都不會影響到我們治亂象、防範風險既有的補充,也不會動搖我們深化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

銀保監會的最新數據顯示,到5月底,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133萬億元,同比增長12%。保險業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風險保障3115萬億元,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餘額超過10萬億元。

7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6月份以來,投向實體經濟的資金大幅增加,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總體穩定增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平均估值水平在主要經濟體中居於低位。國際投資界普遍認為,中國資本市場已顯示出較好的投資價值。上半年,境外資金淨流入股票市場1313億元。

在中國證監會持續整飭市場環境的同時,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也在按部就班的推進,比如就修訂《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公開徵求意見,發佈《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使用香港機構證券投資諮詢服務暫行規定》、《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規定》、《關於加強證券公司在投資銀行類業務中聘請第三方等廉潔從業風險防控的意見》等。

以上是金融監管層基於數據對金融運行、資本市場的投資價值所做的基本判斷。在宏觀經濟領域,相關部門也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

7月3日下午,國家發改委召開會議,總結上半年工作情況,研究部署下半年重點任務。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指出,上半年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合理擴大有效需求,強化宏觀調控預期管理,努力確保經濟平穩健康運行,而且“完善了一批重大政策儲備”。

何立峰強調,下半年要著力穩定經濟運行,準確研判形勢,做好政策儲備,激發內需潛力,強化預期管理,切實保持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勢頭。

7月5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稱,今年以來,國民經濟運行持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經濟運行內在穩定性協調性增強,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不斷積累增多,為全年經濟穩定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寧吉喆認為,中國有近14億人口的大市場,有世界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市場空間廣闊,改革紅利不斷釋放,新動能不斷成長。中國經濟發展韌性強、潛力大、後勁足,將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通過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看到,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運行基礎是比較穩固的,且還有充足的政策儲備;在穩健中性偏積極的貨幣政策執行中,流動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穩定運行都是有保障的。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旦國際經濟形勢有所緩和,A股市場就將追上經濟運行的節奏,重新回到穩健發展的軌道上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