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作品鑑賞

木雕是雕塑的一種,木雕是以各種木材及樹根為材料進行雕刻,是傳統雕刻工藝中的重要門類。木雕的歷史非常悠久。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品種,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等。木雕有圓雕、浮雕、鏤雕或幾種技法並用。有的還塗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

木雕作品鑑賞

木雕作品鑑賞

△《江山如此多嬌》木雕屏風

《江山如此多嬌》木雕屏風,屏風整體簡潔莊重,色調統一和諧,主題畫面以刀代筆,在中國傳統木雕的基礎上運用中國工筆畫的表現形式精緻的雕刻出近景的蒼松翠柏和萬里長城,使得蒼松翠柏枝繁葉茂,萬里長城線條挺拔流暢。在山石和遠景的處理上,大膽地借鑑寫意畫的手法,採取披麻皴和積墨法等表現形式,層層雕琢,刀刀見筆,雕刻出機理豐富、自然的山石疊嶂效果,雲海雪原融為一體,雲霧繚繞,意境深遠、祥和。近景遠景虛實有度,層次分明。

木雕作品鑑賞

木雕作品鑑賞

△《江山如此多嬌》木雕屏風 背面

屏風背面鑲嵌白玉雕琢的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和“江山如此多嬌”六個大字以緊扣主題,整件作品集於木雕、玉琢、金漆鑲嵌三種工藝於一身,工序極為複雜,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實用收藏價值。

木雕作品鑑賞

△維摩演教圖

《維摩演教圖》相傳為宋代李公麟所繪。畫面上是裝病在家的維摩詰向奉佛祖釋迦摩尼之前來探病的文殊菩薩宣讀大乘教義的場面。在對原作進行木雕圖案轉換臨摹的過程中,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原作的立意與風格特點和木料本身紋理方向等因素因材施藝,從繪圖設計到雕刻製作,歷時一年之久,創作完成這件大型工藝作品。

木雕作品鑑賞

木雕作品鑑賞

△維摩演教圖 局部

此作品是利用名貴木材金絲楠獨板中的上品。畫中人物的形神具備,結構科學合理,衣紋稠密流暢,花紋精細,刀法細膩圓潤,對原作立意的表現極其到位。座屏為紅木框架,鑲嵌金絲楠大明蓮圖案,背面為明代沈度所提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由300餘個白玉雕琢的文字鑲嵌而成。此作品不論是在工藝、內容還是用材上都凝聚了傳統工藝精髓,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木雕作品鑑賞

△《文姬歸漢圖》金絲楠雕刻壁畫

木雕作品鑑賞

木雕作品鑑賞

△《文姬歸漢圖》金絲楠雕刻壁畫 局部

《文姬歸漢圖》金絲楠雕刻壁畫,以金代張瑀《文姬歸漢圖》長卷為藍本,採用金絲楠老料獨板雕刻,名貴材質和精湛工藝的結合,雕刻技法獨特,佈局變化豐富,在凜冽寒風中的人物表情刻畫細膩各異,衣紋袖帶準確流暢,艱難前行的馬匹動物等動態逼真,髹飾手法精湛,人物和動物表情栩栩如生。此雕刻壁畫為當下少有的雕刻藝術精品,具備了很高的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


木雕作品鑑賞

△《漁樵耕讀》羅漢床

《漁樵耕讀》羅漢床古樸典雅,可坐可臥,無不舒適,用途非常廣泛,頗受推崇,多為現代書房、客廳擺放的傢俱。羅漢床早期多為僧人使用,在宋元時期這種床式更為普及,成為文人雅士修身唸佛,品茶論道,苦讀詩書的坐臥用具。

木雕作品鑑賞

木雕作品鑑賞

△《漁樵耕讀》羅漢床 局部

《漁樵耕讀》的典故與羅漢床的完美結合,使羅漢床不僅在實用上增添文人氣息,更在雕刻內容上錦上添花,極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漁樵耕讀》羅漢床選料精細,雕刻精緻細膩,三圍景緻貫通,人物場景相互穿插畫面,利用高浮雕的十多道傳統表現技法,並在設計與雕刻工藝上,結合和借鑑刻象牙雕、玉雕的表現形式,具有刀法純樸圓潤,線條精準,細密流暢的特點,人物刻畫形神兼備,場景結構慮實相間等特色,展現出了古代人民辛勤勞作和讀書學習的和諧畫面!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是不可多得的收藏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