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用戶體驗與用戶價值?

如何看待用戶體驗與用戶價值?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各個信息源都開始充斥著用戶體驗的討論,人人開口閉口用戶體驗云云。更有甚者,許多人一遇到產品方面的問題或討論,立即歸咎用戶體驗,言必稱只要做好用戶體驗,騰訊的九億用戶、百度的巨大流量、精品網站的良好做好運營。

如何看待用戶體驗與用戶價值?

上面的描述可能是稍有誇張的,但業內人士,或者更多的是,將進不進這個行業的臨畢業的大學生們,幾乎都對用戶體驗有著盲目而誇張的崇拜,特別是那些將產品經理看成未來目標,未來的理想職位的畢業生們。盲目崇拜通常都容易造成誤導,這次也不例外。壞就壞在,這種對用戶體驗的盲目崇拜,還極其容易蔓延,為什麼?原因容後再述。

如何看待用戶體驗與用戶價值?

於是,對一款產品,許多人都經常忘了去細究產品提供給用戶的價值,產品所滿足的用戶需求到底是什麼,而是在使用一個產品時,對用戶體驗敏感之至,細心感受著產品的視覺設計、交互設計,從圖標的寓意性設計,到文案二義性的避免,他們似乎都有入微的考慮。然後他們便將他們的體驗和感受加以總結,體會這產品的用戶體驗到底是好是壞,如果產品的用戶體驗不佳,他們便嗤之以鼻,對其極不看好;如果是好的,他們便堅稱此產品前途遠大必能成器。

如何看待用戶體驗與用戶價值?

如果他們還對那款產品有關注的話,他們經常就發現他們卻錯了,體驗不好的產品卻大為好賣,擁有了大量用戶,上升速度很快,外界評價甚好。而體驗甚佳的產品,有的卻不久便泯然眾人矣,再未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這都是有許多例子的,前者如K歌達人,後者如騰訊的許多現已消失的小型產品。

他們馬上就想到,難道我的體驗有誤,那些成功產品的用戶體驗其實不錯,是我感覺錯了?抑或更有甚者,堅稱用戶是豬,這東西體驗明明那麼差,那麼難用,怎麼還有那麼多人去用它?

就是因為看到了不少這樣的情況後,我才覺得,即使理解淺陋,也應該就我的理解談談用戶體驗和用戶價值了。

如何看待用戶體驗與用戶價值?

用戶體驗是什麼?相信在這個時間點大家都已經比較清楚了,但我還是在這裡引用一下去年五月時我在知乎上對用戶體驗的理解。

其實它是個很簡單的概念,用戶體驗,顧名思義即用戶在使用你的產品的過程中的感受、心情、情緒、體驗。用戶體驗,是因為上述情緒、感受,是最會誘導用戶選擇你的產品而非競爭產品的因素。體驗是一箇中性詞,許多人,都把“用戶體驗”等同為了是“達到良好的用戶體驗”。

那麼用戶價值又是什麼?我的理解是,用戶價值就是產品為所定位的目標用戶所提供的價值,即產品能滿足用戶的什麼需求。用戶價值是很好理解的,但卻也非常容易被忽視,這裡的被忽視不是說產品設計者不顧用戶需求,只管設計自己想要的用戶體驗,而是說,產品設計者容易認為自己的產品已經良好甚至完美地滿足了用戶需求,下面要做的就只是針對具體的需求路徑進行體驗優化了。

如何看待用戶體驗與用戶價值?

那麼用戶體驗和用戶價值到底是何關係?孰輕孰重?

在回答這個答案之前,讓我先回答前面提到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對用戶體驗的崇拜容易蔓延,實際上,核心原因在於,在用戶使用過僅僅一次或幾次的產品中,用戶們對一個產品對他有沒有用其實有時並不會特別留意(會這麼說是因為,一般來說,用戶試用的產品一般都提供了一定價值,對用戶有一定用處,雖然有時很少),而總是對產品帶給他的感受,也就是用戶體驗,在意甚深。一個對用戶有用的產品,就是一個較好而值得存在的產品,而這些較好的產品,通常用戶體驗都還不錯。反過來,對用戶沒用的產品,用戶體驗也很差。

於是,在瞭解到用戶體驗這個概念後,人們很容易認為自己對產品的取捨就由用戶體驗決定的。其實不然,至少不一定。

事實上,用戶體驗和用戶價值是互相結合的,無法進行有意義的確切分割。一般而言,互聯網產品的出生是產品團隊察覺到用戶需求缺口,創造出產品以滿足這類用戶需求,一旦用戶使用了該產品,此過程中產品即提供了一定的價值給用戶。而用戶體驗,則是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的感受了。

用戶體驗是滲透在用戶使用產品過程中的一個理性感受,而用戶價值是這個過程中的關鍵連接點。用戶價值才是產品之所以對用戶有用的原因,用戶體驗帶給用戶的,永遠只是主體價值之外的附加價值,但是最重要的附加價值。看起來,用戶價值彷彿比用戶體驗重要得多,為什麼那麼有的產品經理言必稱用戶體驗云云呢?他們都錯了嗎?其實沒有,產品經理應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權衡,應將精力側重在用戶價值(或稱用戶需求)上,還是在戶體驗上。

如何看待用戶體驗與用戶價值?

上述的具體情況,實際上就是,產品經理應根據自己的產品定位和用戶定位的特質,來考慮自己的產品所解決的用戶需求是複雜還是明晰。如果你的產品所解決的需求非常明晰,那麼你應該將更多精力側重在提升用戶體驗上,因為這是產品價值是一個相對而言較好把握的東西。而反過來,如果你的產品所解決的需求不明晰甚至很複雜,那麼你此時絕對應當將大部分精力側重在研究清楚用戶價值(更好理解地話,可以改為用戶需求)上,當然你至少要讓你的產品達到可用的狀態。

如何看待用戶體驗與用戶價值?

對第一類產品,即用戶需求相對簡單的產品,iOS下有一款用戶體驗非常優秀的電子書閱讀器很適合作為例子,叫做唐茶計劃。唐茶計劃的總監李如一就是一個極度追求細節的人,對體驗極其嚴苛,認為用戶體驗是基本的東西,花了許多心血優化電子閱讀的細節體驗。的確他也做得很好,相信iOS用戶許多人都有了解。更多請點這裡。

電子閱讀是一個典型的用戶需求非常清晰的領域,用戶需求非常簡單,就是看書、加書籤、做筆記,甚至做筆記都是一個不一定需要的功能。電子閱讀領域上的閱讀工具很多,移動端的就有iReader、掌上學院、QQ閱讀等等,對這種用戶需求簡單、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的產品,由於幾款產品能做的事情,能提供給用戶的主體價值都差不多,用戶通常都以附加價值,即用戶體驗來進行產品的選擇。李如一的性格特點(追求細節)恰好決定了他特別適合在這個領域工作,他的這種性格特點才讓他最能感受到之前的電子閱讀帶給用戶的痛苦,解決較差產品體驗帶給用戶的幾大痛點。

另一類產品是用戶需求比較複雜,甚至多變的產品。譬如豆瓣,譬如QQ,譬如微博,這裡以豆瓣為例來說。豆瓣不見得是一個用戶體驗多麼好的產品,但卻有無數骨灰級用戶相守至今。這些用戶守著的,是產品帶來的主體價值,只有豆瓣這一個產品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當然這裡就不細談豆瓣的用戶需求了。

如何看待用戶體驗與用戶價值?

豆瓣這類產品,用戶需求複雜多變,難以準確琢磨,恐怕誰也不能說自己洞悉了豆瓣用戶的所有需求(包括阿北),也正是因此,阿北在前段時間接受極客公園採訪時稱,“豆瓣不追求用戶體驗,豆瓣追求的是用戶價值。用戶體驗再好,用戶用的是很爽,但是如果哪天他感覺產品沒用了,就立刻不會用了,而用戶價值不會這樣。”豆瓣複雜的用戶需求,使得豆瓣的產品經理永遠在掉落在用戶需求變換無窮的漩渦中,主要精力都在研究現在用戶需求較之從前又產生了哪些變化,產品設計上如何進行相應的優化和改進。這也的確是他們該做的,否則如果一個不小心一下,用戶需求產生了變化而不自知,就容易流失用戶。將用戶需求滿足好了,提供了足夠的用戶價值,就不怕用戶走了,因為這個時候還是隻有豆瓣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別的產品仿不來精髓。當然,還是那句話,產品設計者們至少要保證產品可用,保證基本的用戶體驗。

如何看待用戶體驗與用戶價值?

所以,產品經理、產品設計師們應該做的,就是準確地看清自己產品的特徵,瞭解用戶需求是否明晰、是否複雜、是否多變,並進行相應的權衡和選擇。實際上,像豆瓣、QQ、微博這樣的用戶需求非常複雜、多變的產品並不多,絕大多數的產品都是需求相對簡單、明晰的。這也是為什麼目前絕大多數優秀成型產品的產品經理們都在主抓用戶體驗,因為他們產品所提供的產品價值已經基本確定,並且用戶需求變化不大,當然,對用戶體驗的追求也不會多放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