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會做一個出頭鳥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原意是說在打鳥的時候,為了一槍命中,一般都會選擇打帶頭的或者顯得比較突出的鳥。勸誡人們不要太出眾,否則就容易成為被打擊的對象。

要學會做一個出頭鳥

我們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心理,中庸一直是我們大部分中國人對待的人生態度,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做出頭鳥似乎不可取了。

就拿職場招聘來看吧,如果你是一個主考官,你是要一個最好的人呢,還是隻要一個默默地跟在別人後面的人呢?每個人都能猜到這個結果,大家都想做一個最優秀的人,所以我們在現代社會就要學會去爭做出頭鳥。要學會做一個出頭鳥

有一箇中國人,美國《時代》週刊說他是最有成就的民營企業家,他的大幅巨照貼在法國里昂國際機場和巴黎國際機場等多處地方。照片下面都註明了一行字:來自紅色世界的資本主義挑戰者。

他的成功充滿了傳奇色彩,但是他之所以能夠成功,更多的得益於他敏銳的頭腦和快速領先把握商機的能力。當年他攜帶三千多塊錢隻身南下廣州去尋覓商機。在一場廣交會上,他對一臺美式冷飲樣機特別感興趣,認為其中有錢可賺,所以他把身上所有錢都拿出來,把這臺本作為樣品展覽的冷飲機搬回了北京,這件事可以說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在夏天最熱的時候,我帶著這臺冷飲機來到北戴河海灘上,一本飲料兩毛錢,人們排隊才能買到,我一個夏天就賺了十多萬元,當時我就想,今年冷飲這麼好賣,明年肯定有上百臺冷飲機來搶生意,再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利潤了,儘管許多人不認同我的看法,但我還是迅速放棄冷飲,轉而開始放映錄像。”多年後,他對於這個讓他掘到人生第一桶金的經歷說到。

後來的情況就如同他所想,冷飲生意一落千丈,海灘上到處都是冷飲機,但是他的放映廳卻是獨此一家,門票從以前的一塊漲到了十倍,但顧客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小生意讓他積累了百萬資產。不怕吃苦、上進是他的珍貴品質,但最重要的是他總是敢於做第一個,總是在別人還沒有佔領市場的情況下先發現掙錢的門道。後來他不斷做大,從貿易買賣到經營房地產再到最後的高新技術產品,他就是香港華達集團董事長————李曉華。

要學會做一個出頭鳥

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別人還沒來時,就要抓緊時間好好佔一個空缺。一個一直在追隨的人只能分享別人剩下的殘羹,只有頭鳥才能獲得更多成功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