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新時代的「汕頭魅力」

新時代新汕頭,一片孕育夢想、實現夢想的熱土。

2018年7月8日至9日,省委書記李希第一次來到汕頭市調研。

從中心城區的百合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到小公園開埠文化陳列館;從峽山大溪與練江干流交匯的河邊,到超聲電子公司的生產車間……行走鮀城社區、企業、公共文化場所,無不迴響著李希書記對汕頭髮展寄予的殷殷期盼。

一個多月來,全市各級各部門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李希書記蒞汕調研講話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決策部署,凝心聚力,紮實工作,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活力特區、和美僑鄉、粵東明珠,補齊“三大短板”、突出“四個重點”、打造“四大平臺”,以實的行動推動特區再出發,綻放新時代的“汕頭魅力”。

新座標

“活力特區、和美僑鄉、粵東明珠”——李希書記對汕頭提出的新要求,為汕頭立起全新的發展座標。

這是對國情的戰略研判——

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特區不僅要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辦得更好、辦出水平。充分發揮特區優勢,按照總書記對經濟特區提出的新定位新使命,汕頭經濟特區必將快步踏上再出發的新徵程。

這是對省情的深刻洞察——

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全面實施以功能區為引領的區域發展新戰略,以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為重點,加快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立足“沿海經濟帶”建設,新時代的汕頭已經迎來難得的黃金髮展期。

這是對市情的精準透視——

汕頭經濟特區因僑而立、因僑而興,未來發展也必定要緊緊依靠海內外鄉親的共同努力。充分發揮僑鄉優勢,新時代的汕頭更要把“僑”牌擦得更亮。

“充分發揮特區優勢、區位優勢、僑鄉優勢,把汕頭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成內秀外名的活力特區、和美僑鄉、粵東明珠”!這,是推動特區再出發、再創汕頭新輝煌的底氣,也是新時代的“汕頭魅力”所在。

在勇擔使命的征程上,在奔向夢想的實踐中,這片底蘊雄渾的土地,正迸發耀眼光芒。

新作為

“要靠改革創新擦亮新時代經濟特區的金字招牌”,唯有牢記經濟特區先行先試重要職責,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

改革創新是特區的魂,是汕頭經濟特區始終勇立潮頭的動力源泉。從誕生之日起,汕頭經濟特區就堅持改革創新,以“殺出一條血路”的氣概,從單項改革突破到綜合配套推進,從政治、經濟到文化、社會等領域為改革“破題”……多項“全國率先”、“全國首創”的改革舉措,是汕頭經濟特區發揮“窗口”“試驗田”示範作用的生動寫照。

新時代迴響新召喚,新作為助推新發展——

我們以改革之力,推動轉型升級,全力補齊科技創新能力短板。創新引領,夯實根基:汕頭充分發揮汕頭大學和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的高校優勢,引進科技領軍人物和一流團隊,配套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園,加快籌建省實驗室;強化頂層設計,出臺扶持政策,以政府引導、企業發力、平臺支撐推動汕頭創新發展;營造最優人才生態環境,“汕頭人才新政30條”適時出臺,力求讓各類人才在汕頭奮鬥有舞臺、發展有空間、事業能出彩。

我們以改革之效,重塑汕頭形象,全力補齊城市化進程短板。以人為本,改善民生:我們啟動建設快速路網,完善路網結構體系,以實現“中心城區15分鐘上快速路網”為目標,全力改善市民出行環境;我們清垃圾、治汙水、修村道、興農業、強支部,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升人居環境水平,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我們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刮骨療毒的勇氣和鐵的措施,全力推進練江流域綜合整治,努力從汙染典型轉變為治汙典範。這一切,只因為發展是手段,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才是我們的根本目的。

我們以改革之劍,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全力補齊城市軟實力短板。刀刃向內,自我革命: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水平一直是汕頭改革創新的主要方向。特區初創時期首創“24小時內答覆”開了國內機關承諾制先河,以此為代表的精簡高效行政管理體系和與之一脈相承的“一切為了投資者”服務理念,必須被繼承、一直在發揚。全面啟動營商環境“革命性再造”以來,汕頭市級894個事項全面提速,各區縣更是競相“出招”你追我趕,汕頭也被確定為全省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改革創新的氣息、持續改善的投資環境也增強了外來投資者對汕頭的信心,大型央企、知名潮商紛至沓來。

改革創新早已成為“汕頭魅力”的底色。唯有繼續改革創新,才能續寫特區二次創業的新輝煌!

新追求

回望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潮人的步伐一直升騰著不屈的氣勢,浸潤著崛起的渴望與奮鬥。

肩負厚望,奮力前行。特區再出發的壯美畫卷正在這裡徐徐展開,再創汕頭新輝煌的進軍號角更加催人奮進。

你看,多極發展在撬動——

發展高端新興產業,培育龍頭企業、產業集群,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推動小微企業上規模提質效,我們堅持足夠定力和韌勁,一步步向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邁進;補短板強優勢,我們強化城市功能,加快打造粵東地區科教文衛中心;又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相繼推進,我們全力建設高水平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支持上市企業加強市值管理、加快併購重組,我們前瞻謀劃、及早佈局、培育壯大高端現代服務業。中心帶動、多極發展、協同並進的格局初見端倪。

你看,經濟底盤在夯實——

上半年經濟數據可圈可點,汕頭經濟增長形勢趨好。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68.30億元,同比增長7.5%,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0.7和0.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全省第3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全省第4位、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增速全省第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排位在全省靠前。

你看,城市格局在打開——

中心城區“雙創”驅動快馬加鞭,東部大發展、西部大開發、南部大建設、北部大提升,城市擴容唱響“四重奏”;自貿區、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國家高新區和汕頭江灣新區遙相呼應、相融相承,“四大平臺”樹起改革開放新標杆。

鳥瞰汕頭,聚焦一灣兩岸,燈火璀璨綿延,這片土地如此壯美。

自然之美的背後,沉澱著撼人心魄的精神追求。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一直是潮人砥礪前行的文脈傳承。回望腳下的足印,在曲折的發展中,往往正是那風雲激盪的關鍵幾步,蘊含了堅定不移的改革定力,成為推動創新發展的精神願力。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激情滿懷;

揚帆新時代的夢想,我們自信起航!

“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馬克思的這句話,再次在耳際迴響。本報記者 張明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