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慧蘭部分同意體聯主席:中國隊動作可更大氣

體壇+特派記者譚彥嘉楠里約報道

國際體操聯合會主席布魯諾·格蘭迪日前接受了法新社的採訪,他直言不諱地指出了中國體操目前的問題和病症,認為中國體操選手還在像機器人一樣訓練,但在比賽中動作沒有韻律,中國體操應該向日本學習。此言論一出,引起了眾多中國體操人的關注,世界冠軍莫慧蘭就是其一,在接受體壇+專訪時,她表示中國隊一直在順應國際趨勢前進。

在莫慧蘭看來,中國隊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千篇一律地向別人學習就失去了自己的特點。但她同時也指出,中國隊確實需要有些改變,“通過觀賽,我感覺中國隊的動作質量還可以,但是不夠放得開,動作還是太糾結於細節了,以後我們的編排、運動員的選材,怎麼能大氣點、粗獷點、突破一點,這是我們需要改進的。”

莫慧蘭說,中國女隊這些年在優勢項目高低槓和平衡木上也在改變,順應國際趨勢,“像原來我們是以中國特色的轉體為主,現在也會加入很多新的動作,比如玫瑰空翻、後襬拉上,這些都是國外比較流行的動作,也是規則硬性要求我們去改變,我們也都在改變。只是我們可能在國際體操的規則制定上話語權不夠,目前還需要更多地跟從或順從歐洲和西方體操的發展。”

同時莫慧蘭表示:“場上的中國運動員特別瘦小,而歐美運動員都很壯實,那麼在踩板的時候會給板更大的力量,這樣空翻的高度和難度都會大很多。中國除了王妍有720炫,其他隊員更多的是轉體動作,但是轉體動作都是小空翻,在場上的印象分、觀賞性確實沒有直體兩週大轉體好看,所以印象分也會欠缺,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在運動員控制體重方面放開一點。”

至於布魯諾·格蘭迪之前的言論,莫慧蘭表示並不完全同意:“他說的部分有道理,但我不全部贊同。確實在一些編排上我們還不夠突出、不夠新穎,我們應該按照每個運動員的特色去編排動作,而不是硬性地按規則,大家編排得都差不多。中國隊應該有自己的特色。”

歡迎下載體壇週報客戶端體壇+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