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芥子是什麼?須彌又是什麼?

總聽人家說須彌芥子,這兩者到底是什麼呢?

“須彌”一詞原是梵文音譯,相傳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名山,在佛經中也稱為“曼陀羅”。 同時這個須彌山在佛教中極具意義,它又稱須彌樓、曼陀羅,是古印度神話傳說中的名山。據佛教觀念,它是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為佛家的宇宙觀。

文化|芥子是什麼?須彌又是什麼?

須彌山圖:在浩瀚的宇宙中,須彌山從中間隆起,其周圍是七層鐵圍山,鐵圍山外圍是廣袤的鹹海,鹹海之四方是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我們所居的南瞻部洲呈斧頭狀,位於南側。須彌山分四層,其上是三十三天,天界諸神居於其中。

而“芥子”是芥菜的種子,有白、黃、黑之品種。芥子,極其微小。“須彌芥子”,言偌大的須彌山納於芥子之中,暗喻佛法之精妙,無處不在。

文化|芥子是什麼?須彌又是什麼?

佛門和世俗社會是相通的,就像芥子和須彌山可以互相包容一樣,須彌藏芥子是事實,芥子納須彌是禪理,如果能明白理事之間本無障礙,那麼這就能遊刃有餘地理解禪理了。

文化|芥子是什麼?須彌又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