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金融:尋找「科技靈魂」

京東金融:尋找“科技靈魂”

“我們所說的找靈魂、引刀砍向自己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找人才,什麼樣的人才決定了走出的路具有什麼樣的基因。”

文|駿爺

京東金融:尋找“科技靈魂”

金庸曾在《笑傲江湖》中寫到,華山派內部長期存在兩支對立的勢力,氣宗和劍宗,雙方水火不相容。直到令狐沖學會了獨孤九劍,但這套劍法本質上既不是劍宗,也不是氣宗,更不是勝在劍招,它強調無招勝有招,真正的奧義在於劍意,只有找到了劍意,也就是找到了靈魂所在。

尋找靈魂的過程尤其痛苦,需要一切都學到,也要忘記最核心的部分,以此更好地重構新的模式和邏輯,這個過程是一刀刀砍向自己的,大多數人都缺乏這種涅槃創新的勇氣。

金融科技企業正在經歷這樣的過程。最初的金融科技企業都有執念,既想把技術做好,又不想放棄金融業務,但一年來,整個趨勢發生了變化,行業都在摸索科技的路子,京東金融尤為明顯。

京東金融:尋找“科技靈魂”

日前,京東金融B輪融資130億元,成為估值1330億元的巨型獨角獸。這對整個金融科技領域,都是一次亮劍,當整個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充斥著“暴雷”、“跑路”這些負面詞彙,金融科技概念股紛紛跌入歷史最低谷時,京東金融卻用一次“秀肌肉”告訴所有人,不好意思,我們活得很好。不然,你也不會看到有那麼多高管紛紛加盟。

今天,京東金融宣佈,瑞穗證券亞洲公司原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博士正式加盟京東金融,專注於全球與中國經濟研究。一年來,京東金融還引入了北歐銀行集團副總裁張旭、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原行長李尚榮、亞馬遜原首席科學家薄列峰、益博睿大中華區原CEO姚誠彰、微軟亞洲研究院原城市計算負責人鄭宇、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原總助王鈺等不同行業的高端人才相繼加盟。

大公司做事情一向謹慎,但在過去幾個月裡,京東金融卻先後成立城市計算事業部、與中科院合作成立“智能金融風控聯合實驗室”、發佈機房智能巡檢機器人、發佈線上零售信貸產品“北斗七星”……多到快要數不過來,但要說明的是,這些業務都是要真金白銀投入的。在金融科技行業大環境不景氣、全球資本市場不斷變遭的條件下,如果不是自身業務穩健,京東金融也不敢把步子邁這麼大。

逆轉“不做金融”

1

將時鐘調回五年前,2013年10月,京東金融開始獨立運營,由供應鏈業務起家,通過京東白條拓展到白條場景,自此,再逐步深入消費金融領域。

京東金融:尋找“科技靈魂”

直到一年前,也就是2017年6月30日,京東金融重組完成交割,其財務數據將不再納入京東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意味著京東金融正式分拆獨立。這也是京東金融從1.0階段向2.0階段轉型最艱難的一刻。

陳生強在2016年就曾做過“數據技術是金融科技靈魂”的主題演講,實際上,我們所說的找靈魂、引刀砍向自己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找人才,什麼樣的人才決定了走出的路具有什麼樣的基因。

今年4月,陳生強公開宣佈,京東金融“不做金融”,將“致力做服務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同時“不再持有金融資產”——這是對金融科技概念的祛魅。

我相信做出“不做金融”的決定,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在京東金融內部應該也經過了長時間的討論,並且這個過程中還會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京東金融:尋找“科技靈魂”

這就好比你家裡有一袋大米和一袋玉米,兩種主食可以換著吃,突然有一天你打算把這袋大米拱手讓人,換來別人給你小半袋玉米的回報,你以後也只能吃玉米了,這種事你會輕易幹嗎?

但是京東金融就這麼做了,我相信他們既然決定了“不做金融”,應該也會一條路走到黑。

數字科技人才引進

2

實話講,京東金融自拆分以來,進行的一系列動作一開始著實讓我很有些懵,尤其是挖了很多和金融不相關的人,你猜不到他們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好好一個金融公司就不能務點正業嗎?整天整些沒用的。

但後來我發現自己錯了,因為正是有這些“不相關”的人加盟,讓京東金融的邊界不再侷限於金融,可以做很多超出純金融範疇的服務,這也是他們敢做出“不做金融”這個決定的底氣所在。

京東金融:尋找“科技靈魂”

我們不妨來看看京東金融最近的一系列動作:

拆分一年來,京東金融引入了一批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專家,它越來越注重連接與融合,這是金融科技最本質的能力,也是技術人才所能構建未來的能力。

據瞭解,北歐銀行集團副總裁張旭加盟,將構建京東金融的數據資產體系。北歐銀行是商業銀行數據管理的先行者,此前,張旭曾在北歐銀任職8年,擔任集團數據管理的副總裁等多個重要職位,他創建了北歐銀行集團的第一個數據質量架構,並且用之於建立北歐銀行集團歷史上第一個數字化的數據質量測量體系,創建Hybrid Data Management Operation Model數據管理運營體系。此外,他在合規方面創建了集團商業銀行第一個全面的AML/KYC反洗錢數據管理工具,並且在集團中關於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原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博士,將出任京東金融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專注於全球與中國經濟研究的同時,服務於京東金融的戰略佈局,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洞察力的分析與決策參考。

京東金融:尋找“科技靈魂”

作為首個進入歐洲央行工作的華人資深經濟學家,負責亞太經濟預測和分析,對於區域政治、經濟、文化有著深刻理解和精準把握。此外,沈建光博士也曾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芬蘭央行經濟學家,經合組織顧問,中國人民銀行和麻省理工學院訪問學者。加入國際投行之後,沈建光博士先後擔任中金公司資深宏觀經濟學家,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評價自身能力,在宏觀經濟和金融研究領域積極發聲。

無論張旭還是沈建光,他們的經驗於京東金融而言,是非常合拍的。再回看過去一年裡,京東金融引入的一系列高端人才,都足以看出它對科技的決心。

所以我認為,京東金融之所以敢“不做金融”,那是因為他們已經想清楚,不將自己限死在金融這一個領域。如果你以為京東金融只是服務金融機構,那麼你可能對它還不夠了解。

B2B2C模式不止服務金融機構

3

“對金融行業來講,最核心的技術是基於數據的一系列的技術。”京東金融CEO陳生強說,我們前面在乾的是數字資產化,然後接著要乾的是資產數字化,就這麼一個邏輯,所以數字化是最重要的事情。

京東金融:尋找“科技靈魂”

真正落到業務中,數字化也是京東金融1.0時代到2.0時代的轉型進擊標誌。

在1.0時代,京東金融有兩個基本需求:一是供應商的融資需求,二是消費者的信用採購需求、理財需求。京東金融追求的是客戶體驗要更好、效率要更高、成本要更低。

但向2.0迭代過程中,最大的阻力來自於1.0時代的核心,陳生強選擇放棄原來基於業務的想法和思考,並“基於金融本身搭建邏輯,之後再把我們以往的經驗裝進去,這樣就解決了公司沒有To B基因的問題”。

京東金融:尋找“科技靈魂”

這種邏輯的再造,就是陳生強所說的B2B2C模式:

“京東金融2.0階段,我們的商業模式是B2B2C,第一個B是京東金融,中間那個B是金融機構。所以,我們現在是幫助金融機構去做金融業務。未來,中間那個B也可以是政府、企業,最後的C可以是小B,也可以是直接消費者的小C。所以邏輯層面,京東金融從1.0到2.0時代的轉變,是從一個服務C端、服務最終客戶的企業,轉變成一個做企業服務的企業。於是,B2B2C模式的盈利方式,就從資產方式獲利變成服務方式獲利,從自己做金融變成幫別人做金融。”

說的更直白些就是,第一,服務大金融機構,第二,服務小機構與消費者。而服務的基礎是基於數據技術。

今年3月,京東金融發佈了業內首個零售信貸全流程產品“北斗七星”,並迅速接入近30家銀行,平臺交易規模的月複合增長率保持在195%,為合作銀行零售信貸用戶量帶來近300%的增長。這款產品解決了中小銀行面臨的獲客難、審批效率低、資金利用效率低等問題。

京東金融:尋找“科技靈魂”

上述動作是服務於金融機構,你一定不難理解,但是再看看京東金融的另一個動作:

今年6月,京東金融正式發佈了一款機房智能巡檢機器人——京東智能巡檢機器人,可實時保障機房穩定安全運行,提高機房和數據中心的智能化管理水平,降低運維成本,可以替代傳統的人工巡檢,而且可藉助深度學習算法和機器視覺技術,解決人工錯檢、漏檢等問題。

上述業務的推出,可以說幾乎和金融已經沒有直接的關係了。但你不要因此感到意外,因為以後類似的情況將會成為常態。

比如今年2月,京東金融成立城市計算事業部,並引入鄭宇為京東金融副總裁、首席數據科學家,擔任城市計算事業部總經理及城市計算研究院院長,這是一個主要基於數據而非金融設立的部門。

京東金融:尋找“科技靈魂”

鄭宇在演講中表示,智能城市信用平臺的模式是把政府、企業的數據匯聚在一起,同時接入京東第三方數據,給企業、居民和政府提供信用服務。與此同時,信用數據能夠沉澱在智能城市信用平臺上,幫助更加精準地計算各個場景裡面的信用,整個過程是基於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分數呈現。

這其中隱藏的邏輯是,京東金融並不滿足於成為只服務金融機構的企業,城市計算也是一項重要業務,它還在探索更多產業的服務。

比如今年6月,京東支付與廣州、深圳的公交地鐵服務商羊城通、深圳通達成合作,為兩地用戶提供二維碼乘車、卡充值等移動支付服務。

據陳生強透露,中國還有大量的第一產業跟第二產業數字化程度是不高的,那些數字化程度不高的產業也會慢慢轉變得更加數字化,我們就可以跟它們去做結合。

京東金融:尋找“科技靈魂”

因此,如果你以為京東金融只做金融服務,顯然是把劉強東和陳生強的格局說小了。這就好比你把騰訊說成是一家遊戲公司一樣片面,雖然遊戲確實在騰訊的營收佔比中排名第一,但是你卻忽略了微信、QQ、應用寶、騰訊視頻等產品的發展潛力。

所以我說,京東金融,不止服務金融機構。

京東金融:尋找“科技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