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協在南海取得進展 恐遭美國破壞

中國與東盟在南海取得進展 恐遭美國破壞

第一時間提供美軍條令條例、報告論著、美軍概覽、雜誌期刊等最新原文成果,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官方商城。

南華早報76日消息:上週四,在東盟-中國的部長級會議上,中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宣佈形成“南海行為準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這是雙方的一個里程碑事件。不過相關各方還未就最終文件達成共識,而且美國也可能會阻撓雙方達成協議,否則將危及其在該區的地位。

中國與東盟在南海取得進展 恐遭美國破壞

2002年起,中國和東盟國家就一直在努力達成南海行為準則的最終文件。最近的突破可能是外交和經濟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北京正在與美國進行貿易戰,也在尋找方法吸收與華盛頓之間的衝突造成的影響。從這方面來看,緩解與亞洲鄰國在南海的緊張局勢或將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的簽署。這是中國支持的一項很有前景的地區貿易協議,將緩解北京被孤立的危機。

對於東盟國家來說,他們也很擔心特朗普對東南亞的真正意圖,以及他所奉行的貿易保護政策。2017年,美國是東盟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居中國和歐盟之後),但貿易赤字為556億美元。考慮到這種不平衡狀態,東盟國家自然會成為特朗普貿易關稅戰的目標,東盟可能需要北京幫助緩解與美國的貿易爭端。也就是說,東盟和中國關於行為準則的對話隨時可能會瓦解。

有報道稱,中國領導人已經提議與該區的東盟國家聯合進行巡邏、軍事演習和能源勘探。法新社報道,越南是唯一抗議中國在南海建設人造島嶼,用於軍事基地做法的國家。兩國可能會就行為準則的一些內容發生分歧。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月曾表示,會與越南一道,“保持南海的航行和飛行自由”。

雖然中國成功安撫了其他的主權聲索國,但當前南海的地緣政治形勢依然很不穩定。對於南海行為準則,中國外長王毅提到,如果接下來的談判不受“外部干擾”,還是有可能就行為準則達成初步共識的。但這種預期預計不會實現。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週五在會見東盟外交官員時表示,美國會對該組織提供幫助,促進東南亞的和平。但是,在上月的年度美澳部長磋商會議上,華盛頓和堪培拉強調稱,南海行為準則不應排斥“第三方的利益或國際法規定的所有國家的權利。”

美國的底線是,永遠不會接受中國在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保持有軍事前哨的現實,不會容忍中國將南海這兩處群島之間的通道變成“中國通道”。如若那樣,華盛頓可能會努力破壞東盟和北京之間可能達成的最終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