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分爲21個省的蒙古高清地圖


蒙古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之間,被兩國包圍的一個內陸國家,蒙古雖然不與哈薩克斯坦邊境接壤,但其最西點到哈薩克斯坦的最東端只有38公里。首都及全國最大城市為烏蘭巴托,佔全國總人口的45%。

1624年,蒙古科爾沁部首先成為後金的藩屬。1636年,皇太極征服了察哈爾部並改國號為清。而後清朝降服了蒙古各部落,平定了準噶爾部叛亂。1771年,渥巴錫率土爾扈特部內附,蒙古除布里雅特、卡爾梅克等由俄羅斯統治外,其餘各部均納入清朝版圖。其中,1660年庫倫活佛作出的歸附清朝,不歸附沙皇俄國的政策,影響蒙古政治格局數百年。

1733年,漠北蒙古由烏里雅蘇臺將軍管轄,為省級行政區,也就是外蒙古。1761年,置庫倫辦事大臣,土謝圖汗部與車臣汗部民政事務改由庫倫辦事大臣管理;同年,置科布多參贊大臣管理科布多地方。此後烏里雅蘇臺將軍仍監管賽音諾顏部、札薩克圖汗部二部民事與唐努烏梁海事務,並統轄喀爾喀四部、唐努烏梁海與科布多各路蒙古兵。


1911年清朝滅亡後,蒙古宣佈獨立,但未得到國際承認,直到1921年在俄羅斯的控制下獨立,1961年加入聯合國開始取得國際社會的認可。1924年成立的蒙古人民共和國處於蘇聯勢力範圍之下,東歐劇變後,蒙古爆發民主革命,並於1992年頒佈了,一個實行多黨制的新憲法,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

蒙古國土面積為156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19大的國家,也是僅次於哈薩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人口約300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蒙古國可耕地較少,大部分國土被草原覆蓋。北部和西部多山脈,南部為戈壁沙漠。約30%的人口從事遊牧或半遊牧。主要信仰藏傳佛教,主體民族是蒙古族,亦有哈薩克族、圖瓦人等少數民族分佈於西部。

蒙古國大部分地區屬大陸性溫帶草原氣候,季節變化明顯,冬季長,常有大風雪;夏季短,晝夜溫差大;春、秋兩季短促。每年有一半以上時間為大陸高氣壓籠罩,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蒙古高氣壓中心,為亞洲季風氣候區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


蒙古國境內有河流3800條,總長度達6.7萬公里,有3500個湖泊,7000多處泉眼。主要河流有色楞格河、鄂爾渾河、克魯倫河和科布多河等50多條河流,大部分分佈在北部、中部地區。湖泊大多分佈在西北地區,主要湖泊有烏布蘇湖、庫蘇古爾湖、吉爾吉斯湖和哈拉烏蘇湖。南部則河流、湖泊很少。

蒙古國除首都烏蘭巴托外,還劃有21個省,為後杭愛省、巴彥烏勒蓋省、巴彥洪格爾省、布爾幹省、戈壁阿爾泰省、東戈壁省、東方省、中戈壁省、扎布汗省、前杭愛省、南戈壁省、蘇赫巴托爾省、色楞格省、中央省、烏布蘇省、科布多省、庫蘇古爾省、肯特省、鄂爾渾省、達爾汗烏勒省和戈壁蘇木貝爾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