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學習火力全開!高中必背古詩詞名篇講解:4.《離騷》

暑期學習火力全開!高中必背古詩詞名篇講解:4.《離騷》

暑期學習

暑期預習複習火力全開,昨天古詩詞曲專欄學習的是詩經中的《無衣》,是新課程標準中的背誦推薦篇目,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屈原的《離騷》節選部分,這部分節選也是新課程標準中規定的背誦段落。

附上往期學習鏈接:

高中必背古詩詞名篇講解:1.《氓》 2.《靜女》

3.《無衣》

暑期學習火力全開!高中必背古詩詞名篇講解:4.《離騷》

暑期學習火力全開!高中必背古詩詞名篇講解:4.《離騷》

離騷

易烊千璽 - 離騷

暑期學習火力全開!高中必背古詩詞名篇講解:4.《離騷》

暑期學習火力全開!高中必背古詩詞名篇講解:4.《離騷》

今日詩詞:《離騷》。

《離騷》是戰國詩人屈原創作的文學作品,作品以理想與現實的衝突為主線,以花草禽鳥的比興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徵,藉助於自傳性回憶中的情感激盪,和復沓紛至、倏生倏滅的幻境交替展開全詩。作品傾訴了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哀民生之多艱”,嘆奸佞之當道。。

離騷

1.

原文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

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暑期學習火力全開!高中必背古詩詞名篇講解:4.《離騷》

2.

譯文

我是古帝高陽氏的遠末子孫啊,

伯庸是我已故去的尊敬的父親。

當太歲在寅的寅年寅月,

就在庚寅那一天我出生降臨。

我的父親仔細揣度我的生辰啊,

通過占卜才賜給我相應的美名。

給我起名叫正則啊,

給我取字叫靈均。

我既有許多內在的美質啊,

同時又有優秀的才能。

我身披幽香的江離白芷啊,

又佩戴上串串秋蘭濃郁芳芬。

時光流逝我唯恐趕不上啊,

歲月不等人啊令人擔心。

早晨我爬上山頂採拔木蘭花啊,

黃昏我採摘宿莽來到水洲江濱。

時光一刻也不停留啊,

春去秋來四季往復交替更新。

想起那草木在秋風中飄落凋零啊,

自己也要老了的憂慮悽然而生。

如不趁年華正好的時節揚汙去垢啊,

為什麼還不改變自己愛美的本性?

乘上駿馬放開四蹄奔馳啊,

來,我甘願做開路先鋒。

3

註釋

①高陽:古帝顓頊(zhuān xū)的號。傳說顓頊為高陽部落首領,因以為號。

②朕:我。先秦之人無論上下尊卑,皆可稱朕,至秦始皇始定為帝王的專用第一人稱代詞。

③攝提:攝提格的簡稱,是古代“星歲紀年法”的一個名稱。古人把天宮分為十二等份,分別名之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為十二宮,以太歲運行的所在來紀年。當太歲運行到寅宮那一年,稱“攝提格”,也就是寅年。

④惟:句首語詞。庚寅:古人以干支紀日,指正月裡的一個寅日。

⑤皇:指皇考。覽:觀察,端相。揆:估量、測度。初度:初生之時。

⑥肇:借為“兆”,古人取名字要通過卜兆。

⑦則:法。屈原名平,字原,正則隱括“平”字義。

⑧字:用作動詞,即起個表字。

⑨內美:指先天具有的高貴品質。

⑩修能:傑出的才能,這裡指後天修養的德能。

闢:同“僻”,幽僻的地方。

紉:聯綴、編織。

汩:水流迅速的樣子,比喻時間過得很快。

與:等待。“不吾與”,即“不與吾”,是否定句賓語提前句式。

搴(qiān):楚方言,拔取。

宿莽:楚方言,香草名,經冬不死。朝、夕是互文,言自修不息。

日月:指時光。

代序:代謝,即更替輪換的意思,古“謝”與“序”通。

惟:思。

美人:作者自喻。

4

通假字

肇錫餘以嘉名:錫通“賜” 賜給

扈江離與辟芷:“闢”通“僻”偏僻

來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導”嚮導,引導

指九天以為正兮:正 通“證”

5

詞類活用

餘曰正則兮。名詞用作動詞 命名

餘田靈均。名詞用作動詞 給人取表字

秋蘭以為佩。“紉”名詞活用為動詞 用繩索連結

紛吾既有此內兮。 美,形容詞用作名詞 美德

6

特殊句式

恐年歲之不吾與: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應為“不與吾” 全句譯為,只怕年歲不等待我。

肇錫餘以嘉名 介詞結構後置

7

層次結構

第一層 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來歷。(自敘身世)

第二層 自述一生不斷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養的嘉德懿行。(自表內心)

第三層 闡明自己的政治觀點與立場,表達了這種觀點不為楚王採納的痛苦心情。回顧歷史上興衰成敗的教訓。聯繫楚國的黑暗現實,反覆申述自己的忠心和悲慘遭遇。(自嘆現實)

8

精華鑑賞

象徵手法的運用

芳草香木:象徵高尚的品德

佩帶香草:表明屈原追求美好的事物,品格高潔

美人芳草:比喻賢臣

對比手法的運用

堯、舜:“耿介”——桀、紂:“猖披”

吾:“恐年歲之不與”——黨人:“偷樂”

靈活的詩歌體式

“騷體詩”:將“兮”放在單句的末尾,兩句一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