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觸」日,「帕克」太陽探測器開啓史上最熱探測任務

古有夸父逐日,今有“帕克”太陽探測器要與太陽肩並肩!

這樣的大事就發生在美國當地時間8月12日凌晨3時31分。

美國聯合發射聯盟的Delta-4重型火箭搭載著“帕克“太陽探測器,於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升空。

“帕克”探測器開啟了歷時7年的逐日大冒險。這將是人造航天器首次穿越日冕並與太陽“貼面”接觸。

人類首次“觸”日,“帕克”太陽探測器開啟史上最熱探測任務

(圖源:NASA官網)

預計11月初這個“汽車大小”的無人探測器將開始第一圈環繞太陽的飛行,最快今年12月就可以收到第一批“太陽信號”。而且據NASA預計,“帕克”在2024年12月會到達最接近太陽的地方,在2025年6月探測活動落下帷幕前,“帕克”會穿越日冕24次。

太陽探測器為啥要叫“帕克”?這就要提到一位偉大的人了。

美國科學院院士尤金·帕克是現代太陽風和磁重聯理論的奠基人,他早在1958年就預測了太陽風的存在。

為了感謝尤金·帕克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卓越貢獻,人們決定用他的姓來為太陽探測器命名。

人類首次“觸”日,“帕克”太陽探測器開啟史上最熱探測任務

尤金·帕克在發射現場(圖源:NASA官網)

發射當日,91歲的帕克在空軍基地現場觀看了全程。火箭升空後,他在美國宇航局廣播中說:“這趟旅途終於開始了!我很榮幸與這樣一個偉大的科學太空任務聯繫在一起。”

看看現場圖就知道老院士很是激動!

此外,帕克太陽探測器還貼上了一塊銘牌和一枚芯片。銘牌上寫著:“獻給專注於研究太陽和太陽風的尤金・帕克博士,他的貢獻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太陽和太陽風的認識。”除了帕克博士的名字,芯片裡還存儲了超過110萬公眾的名字,將與探測器一起開啟逐日之旅。

這場人類大型“觸”日活動,還有三個新突破:

人類首次“觸”日,“帕克”太陽探測器開啟史上最熱探測任務

(圖截:youtube)

第一個突破是,“帕克”究竟是怎麼做到“擁抱”太陽卻不被融化和損壞的?畢竟“帕克”需要多次穿越日冕,而日冕可是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的地方。

這就要提到“帕克”探測器的獨特設計了。第一“帕克”探測器的設計讓它可以適應極端條件下的溫度波動,加上日冕層雖然溫度高但粒子活動並不頻繁,熱能傳遞也不會太活躍,從而減少了對探測器的損壞。

第二, “帕克”探測器自帶微型傳感器,分佈在隔熱罩陰影邊緣,形成感應“保護罩”一旦感覺到某個部分受熱便會自動調節運行方位。

人類首次“觸”日,“帕克”太陽探測器開啟史上最熱探測任務

隔熱層(圖源NASA官網)

第三, 也是重中之重,就是“帕克”探測器的隔熱罩和散熱系統。“帕克”太陽能探測器使用的是稱為熱保護系統的熱屏蔽,是一種夾了複合泡沫的碳板,這種輕質隔熱材料,還會塗上白色陶瓷塗層從而儘可能地多反射熱量。

可不要小瞧這幾英寸的保護,只需要藏在屏蔽的另一側,探測器的機身將保持舒適的30攝氏度,可以保證所有儀器的安全。而沒被屏蔽的地方還會使用一套冷卻系統,保持該部分正常運行。

第二個突破是,這次飛向太陽的懷抱,“帕克”探測器將打破人類人造飛行器速度的紀錄。科學家將航天器的速度提升至最高速度可達每小時50萬英里,相當於只需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能從芝加哥到達北京了。而“帕克”接近太陽時需要放慢速度 ,這個時候“帕克”就會依靠我們鄰居星球金星的引力適當減速,並且整個任務期間會七次借力飛行,每借一次力我們都會離太陽更近。

人類首次“觸”日,“帕克”太陽探測器開啟史上最熱探測任務

(圖源NASA官網)

最後一個突破是,因為這是人類利用航天器首次抵達恆星大氣層,想要探測的太多了。於是設計者在探測器上設置了四個儀器套件,分別是研究太陽磁場、等離子體、高能粒子,以及對太陽風(太陽風是來自太陽的帶電氣體的流動,存在於大多數太陽系中。它以每小時一百萬英里的速度向地球洶湧,可能會造成影響我們星球的破壞性太空天氣)進行成像的設備。

人類首次“觸”日,“帕克”太陽探測器開啟史上最熱探測任務

(圖源NASA官網)

“帕克”探測器所獲得的研究數據將幫助人類追蹤太陽能量和熱量,解開“日冕的數百萬度高溫是如何形成的?”“太陽風具體是怎樣加速到超音速狀態的?”等困擾著天文學界數十年的疑問。而且也能進一步瞭解太陽耀斑和日冕層物質拋射等極端事件對地球的影響,從而幫助改進對主要空間天氣事件的預報,當太空極端天氣對地球產生破壞時人類可以緊急反應,減輕極端情況下人類生存環境的受損程度。

圍繞著太陽展開的大冒險已經開始,未來七年一定會有更多驚喜等著我們!

新聞來源:CNN、NASA官網、中新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