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高:「農民夜校」給羣衆送脫貧「妙方」 專家講技術 能人講經驗

本報訊(記者馬佔富 通訊員賀振綱 史亮)8月的陽高大地,驕陽似火,熱浪襲人。遍佈陽高縣農村的“農村夜校”辦得如火如荼,“農民夜校”下鄉巡迴宣講報告一場接一場,聽課群眾大呼過癮。

近日,記者在獅子屯鄉侯官屯村“農民夜校”看到,自發前來學習的群眾擠滿教室,汗水溼透了衣裳,卻渾然不覺。“種了十幾年的地,一直認為種地就是個苦力活。現在才發現,由於技術跟不上、品種沒改良,我種地的效益比別人差了好多。我每次都參加‘農民夜校’,有了農技專家的指導,脫貧的信心更足了”。聽了致富能手、“土專家”閆振國講授的農技知識課,該村村民薛春亮深有感觸地說。

陽高:“農民夜校”給群眾送脫貧“妙方” 專家講技術 能人講經驗

而在離侯官屯村不遠的後營村,由山西陽和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向軍作的法律知識講座同樣吸引了不少村民。許律師一改死板枯燥的理論說教,通過幾個典型案例與現場的村民進行互動,現場氣氛活躍。兩個小時很快過去了,意猶未盡的村民把許律師團團圍住,爭相提問,許律師一一解答,並把自己的電話和微信留給了村民。

“要實現脫貧致富,首要任務是培育新時代農民,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這次巡迴宣講,我們針對不同村的實際情況和村民的現實需要,按照需要什麼講什麼的原則,精心設計內容,精準選派講師,實現精準授課。下一步,我們將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實行‘菜單式’教學,群眾根據需求‘點單’,我們‘按單上菜’,進一步增強課堂的實用性和有效性”。陽高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尉建飛介紹說。

幹部講政策、律師講法律、專家講技術、能人講經驗。陽高“農民夜校”立足群眾需求,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現實需要,採取專題講座、案例分析、實地操作、互動教學等靈活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組織教學。教學場所堅持“固定課堂+流動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把“農民夜校”辦在田間地頭、溫室大棚,真正做到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同時建立了微信群,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及時為群眾答疑解難,併為群眾送去農技知識、脫貧信息、法律法規和致富技能等,著力把“農民夜校”建設成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明法理、守紀律的新時代農民的重要平臺,不斷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為全面決勝脫貧攻堅奠定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