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禪宗風骨37年,六祖惠能爲什麼選擇韶關?

弘扬禅宗风骨37年,六祖惠能为什么选择韶关?

六祖惠能頓悟成佛

禪宗文化,原來誕生於韶關

本文字數:1174字

1分鐘速覽版

1. 六祖惠能與韶關的結緣,因為韶關具有獨特的嶺南人文環境和地理環境。

2. 惠能創立的禪宗,是對中國佛教的一次重大革新,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頓悟成佛”。

3. 禪宗文化是嶺南文化和韶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

中國佛教研究所所長吳立民先生曾說:“有禪有文化,無禪無文化”。地處嶺南的韶關,是六祖惠能所開創的禪宗文化的發源地,是《六祖壇經》的誕生地,是禪宗祖庭聖地,禪宗文化也由此成為韶關一張最耀眼的名片,成為嶺南文化和韶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弘扬禅宗风骨37年,六祖惠能为什么选择韶关?

六祖惠能與韶關的不解之緣

弘扬禅宗风骨37年,六祖惠能为什么选择韶关?

- 六祖慧能圖像 -

六祖惠能大師是如何與韶關結下不解之緣的?

惠能生長在新州,以砍柴賣柴為生,24歲後在湖北黃梅五祖弘忍大師處八個月,得到傳法衣缽,然後南返嶺南,棲隱四會、懷集五年,才在廣州法性寺(今光孝寺)落髮出家。不久又離開法性寺,到了韶州曹溪寶林寺,一直在韶州弘揚禪法三十七年。在韶州的時間一共四十多年,直到七十六歲時回到新州,圓寂於故鄉。圓寂後,新州、韶州、廣州三地相爭安放六祖惠能真身,各自據理力爭下,後協商以焚香的煙飄方向定奪,結果香火煙氣直飄韶州方向,於是六祖真身魂歸韶州。

六祖惠能選擇在韶關傳佛法近40年是有他深思熟慮的緣由的,韶關具有獨特的嶺南人文環境和地理環境。韶關是廣東北大門,自古交通暢達,商貿繁榮,經濟環境領先嶺南,這些都是天時、地利的優勢。在佛教傳播方面,韶關環境輕鬆,三教兼容,歷來是首選之地。唐代時的韶州佛寺林立,高僧雲集,信徒眾多,是嶺南任何地方都無可比擬的。加上當時中原時局不穩,戰事繁多,地處嶺南地區的韶州恰是理想的傳佛安穩之地。

禪宗對佛教的

重大改革——頓悟成佛

弘扬禅宗风骨37年,六祖惠能为什么选择韶关?

據《佛教百問》一書介紹:禪宗是佛教的重要宗泒,在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時只有禪,而沒有禪宗。禪宗是六祖惠能所開創的、純粹的中國佛教產物。

惠能創立的禪宗,是對中國佛教的一次重大革新,他將佛教深化改革,使佛教變為中國化。惠能的禪宗思想影響最深遠的是他提出的“頓悟成佛”之說。他所說的“頓悟”,是指參禪修佛,無法長期的修習,只要突然領悟自己本有佛性,便是成佛之時。

傳統佛教強調僧侶坐禪,惠能創立的禪宗把修禪範圍擴大到日常生活的一切領域,不囿於外在的功夫和形式,聽憑自在,不拘一格,把關鍵放在內心的體認和領悟上,認為在日常生活的任何領域,都有成佛的機會。禪宗倡導上下均力,開荒耕田,要求僧眾“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便把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移植到禪寺中來,通過自力勞作,達到自給自足。

禪僧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革新,不僅為禪宗的生存和發展奠定了堅固的經濟基礎,促進寺院與社會的結合,還提高了禪宗自力更生、自信自強的能力,使其具有較強的生命力,乃至繁榮昌盛。

弘扬禅宗风骨37年,六祖惠能为什么选择韶关?

- 《六祖壇經》 -

正是六祖惠能的真正智慧,使得在韶關誕生了唯一一部中國佛經《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的基本思想包括:定慧為本,一行三昧,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頓悟菩提,形成了六祖惠能“頓悟成佛”的根本理論。

《六祖壇經》在韶州的誕生,使韶州開始名揚大江南北,南華寺也成為聞名海內外的禪宗名僧、學者的集聚地,由此禪宗文化成為一種別具特色的韶文化。

·END·

圖片源自網絡

省情調研

關注民生 影響決策 服務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