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作者/陳瀅 劉景慕

“地主家也沒餘糧了唄!”

一家影視製片公司的副總見到今天三大平臺+六大製片公司聯手抵制“天價片酬”,喊出總片酬不超過5000萬時,不禁向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其實,如果只是口中喊喊抵制演員天價片酬,他根本就不會擔心——畢竟早在兩年前,從總局到各種半官方協會早就喊出了“限薪令”等各種指標和口號。

這一次,是優愛騰這三匹親自推高片酬的頭狼,也在喊抓狼了。

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更嚴重的是,坊間不少製片人向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確認,他們收到了更隱秘也更嚴重的限價令:“全網獨播劇不得超過800萬/集,先網後臺的獨播劇不超過600萬/集,先臺後網的不超過500萬/集。”

視頻網站這個勢頭,其實早在三個月前在院線電影的網絡版權部分就有顯示:“總額不得超過5000萬,大量控制在2000萬以內。”

據小娛瞭解,原來電影的網絡版權都是按票房10%左右的額度收取,但《紅海行動》等影片在網站的平庸表現,讓三家網站最終攜手聯盟。

更何況還有“影視圈稅務大地震”這樣的雙重打擊。

最近,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有一位同事來到橫店進行探訪,發現整個大劇市場下降了“一半左右”,群演們天天閒在國防路上鬥地主。

從宏觀,到微觀,影視圈明顯遇到了自己的凜冬時刻。

不過也不要在怕的。猶記得2012年搜狐張朝陽曾拉著愛奇藝、騰訊視頻一起做了個版權同盟,當年的版權價應聲降下了“20-50%”。到30萬-50萬/集。

幾年過後,優愛騰三家又親自將版權,推到了千萬一集的高度。

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抱團取暖:優愛騰控制市場定價

8月11日上午,優愛騰三大視頻網站聯合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大製作公司出手重擊“天價片酬”。

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此次,買賣雙方共同攜手,齊刷刷地將矛頭指向了“演員片酬”。

“優愛騰三家一起聯合的話,可以做到發行端壟斷,然後完全控制整個市場的定價。”資深影視投資人曹海濤向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分析。

優愛騰在行業中的話語權,一方面來自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電視臺成為了影視發行的關鍵渠道;另一方面是他們通過股權投資關係,抱團取暖建立起自己的生態圈。

這次與三大平臺一起聯手的六家影視公司,除了慈文傳媒和華策影視兩家國內老牌製作公司外,正午陽光、新麗傳媒、耀客傳媒和檸萌影業四家影視頭部公司都屬於“騰訊系”。

2017年10月,耀客傳媒獲數億元投資,騰訊參投。今年3月11日,騰訊接替光線,33.17億元入股新麗傳媒成為第二大股東。檸萌影業從A輪到C輪的融資,騰訊更是一路相隨。而正午陽光的大股東華人文化,背後的重要股東之一也是騰訊。小娛也發現,涉及經紀業務的嘉行傳媒、歡瑞世紀並未參與,此前風波不斷的唐德影視則不在其中。

在曹海濤看來,這樣的聯合對行業而言整體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解決天價版權問題,但另一方面,平臺的壟斷地位將促使很多影視公司紛紛找平臺形成股權上的關係,而一些很好的影視公司,可能會因為沒有采用股權關係就沒有播放渠道。

隨後,三家視頻網站和六家影視公司再次統一口徑,向媒體解釋了聲明的細節。

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解讀中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具體解釋了演員片酬的上限;另一個是公佈了實施時間。同時,這份聲明還特別指出稅款問題:片酬相應產生的稅費由演員方承擔。

“以往演員的片酬都是稅後價格,而且他們稅都是由製作方來承擔的。而且稅法約定個人所得稅是可以代扣代繳的,明星要求出品方承擔稅費並不違法。”某影視製作公司負責演員片酬的財務告訴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

拿聲明中最高封頂的5000萬演員片酬舉例,如果A明星跟製作公司敲定的片酬是5000萬,那麼公司除了支付A明星5000萬的片酬外,還需要另外承擔2000多萬的稅款。

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之前一直由出品方來承擔演員片酬的稅,在當代東方總裁助理李澤清看來,根源在於平臺認定了演員,出品方不得不去簽約,明星只拿稅後收入。

“出品方如果說NO,演員籤不來,平臺不買賬,這個劇還怎麼開機?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現在稍微有話語權的編劇、導演、製片人等核心崗位,很多時候也都是要求稅後收入。”李澤清的口氣頗有些無奈。

但在這份聯合聲明中,同樣是5000萬的片酬,出品方不用再支付演員片酬高額的稅款,是由演員自己支付1600萬的稅。

某中小影視公司宣傳w看到這份聯合聲明後直呼太棒了,“我們公司現在籌備一部戲,本來想籤一位一線流量女星,她的報價光是定金就要2千萬!後來我們換了一個二線小花旦,片酬談下來是2800萬。”宣傳w表示如今天價片酬依舊是讓不少影視公司頭疼的問題。那這次的聯合聲明是否能真正降下演員片酬呢?w還是有點信心不足,“難,太難了。”

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編劇宋方金向媒體表示,類似的聲明之前也表達過,但沒能起到真正的作用。“發出聲明中的某些製作公司不正是高片酬的始作俑者嗎?要徹底解決眼下影視行業的問題,只靠限演員片酬是不行的。假數據、假收視率、抄襲成風、無節制翻拍、蔑視原創,迷信IP,這些問題都比演員片酬問題嚴重。”

之所以業內人士對這份聯合聲明信心不高,原因在於關於限制天價片酬的傳聞在過去幾年中,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但在崔永元曝光的“陰陽合同”揭露出影視行業的天價片酬後,政策在步步收緊。據悉,三家視頻網站和六大製作公司是昨天下午在國家廣電總局達成了限制演員片酬的執行標準,並在今天上午9點共同發佈聲明。而這份《聯合聲明》與前不久中宣部等多個部門發出的通知也密切相關。

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聲明背後:不降片酬,優愛騰的日子也不好過!

除了響應國家政策、以及受陰陽合同的影響。平臺方和製作公司聯合發表聲明也有自身因素的考慮。

2年前,騰訊視頻版權合作部總經理韓志傑就曾感慨:“我們是在賣腎買劇!”

“賣腎買劇”四個字道盡了以優愛騰為首的視頻網站燒錢買劇背後的辛酸。自2012年資本瘋狂湧入影視行業後,視頻網站高舉版權大旗搶佔市場份額,不惜砸大錢購劇、買版權、做自制劇。

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出手闊綽的“金主爸爸”們自己日子卻不好過。

以獨播劇出名的愛奇藝,2013年到2016年四年間,分別虧損了7.43億元、11.1億元、23.83億元、27.7億元,直接拉低百度營收。8月1日,愛奇藝發佈了截至6月30日的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期內,愛奇藝總收入為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1%,雖虧損收窄2%,但是運營虧損仍高達13億。此外,優酷和騰訊視頻兩家視頻網站目前也並未盈利。

“這些視頻網站不像電視臺,它們沒有一家是國有的。也就是說如果他們是虧損的話,就會堅持不住。很悲慘的是他們一直在虧損,盈利也是很難的一件事。雖然它們可以用市場的角度通過融資去解決這個問題,但再怎麼融資,這個虧損也是不斷擴大的,因為IP成本越來越高,包括做劇的成本也越來越高。”資深影視投資人曹海濤向小娛分析道。

幾年來,優酷土豆、愛奇藝、騰訊視頻三家你追我趕、相互廝殺,到最後誰也沒擠掉誰,卻共同富養出了“天價片酬”和“天價Ip”兩個兒子。

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近幾年來,頭部劇版權費的飆漲一直從未停止過,2011年,樂視買下《甄嬛傳》的網絡獨播權僅花費2000萬元,單集27萬元,而到了《如懿傳》時,單集網絡獨播權花費已經達到了900萬元。今年以來,視頻網站的單集版權費已經突破了千萬,據悉,優酷此前就以1220每集的價格拿下了《長安十二時辰》的獨家網播權。明星片酬更是水漲船高,令人咋舌。

如果兒子有出息,爸爸砸鍋賣鐵也沒啥關係。但是用天價片酬供養的流量明星和天價IP越來越似“扶不起的阿斗”。

就拿最近剛上線的大IP《武動乾坤》來說,楊洋搭配張黎的組合看似非常強悍,但是豆瓣評分5.0,0.28%的收視率直接創造了東方衛視收視新低。還有《擇天記》《甜蜜暴擊》等等既有流量明星加持又有IP背書的版權大劇,皆是口碑與收視率雙雙不及預期。反而是《我的前半生》《人民的名義》《延禧攻略》等等中小體量成本的劇集一騎絕塵,逆襲為爆款。

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整個影視內容往精品化發展,”戲比天大“的呼聲漸漸蓋過了”流量至上“,風向也從“以人帶戲”遷移到“以戲帶人”,演員越慢慢轉變為影視生產中的一個環節,對天價片酬的限制也似乎是順勢而為。

除了這次平臺發佈的“限酬令”,之前網絡上還流傳一張購劇的限價令

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在這份流傳的新規中,除了限制了演員的片酬外,還規定網絡購劇大古裝不得高於單集800萬,現代劇根據演員製作依次遞減為單集600萬,400萬,300萬。不過據業內人士向小娛透露,這份新規中購劇限價是真的,但是數據上並不準確。“不得高於單集800萬是針對獨播劇,先網後臺的劇集單集不得高於600萬,先臺後網的劇集單集不得高於500萬。”

此外,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獲悉,網絡播放的院線電影,購片金額不得高於5000萬。據小娛瞭解,原來電影的網絡版權都是按票房10%左右的額度收取,但《紅海行動》等幾部影片在網站的平庸表現,讓三家網站最終攜手聯盟。

無論是限酬還是限價,都是優愛騰在不惜重金殺出重圍並已形成三足鼎立的穩定格局後,面對自家財務報表上的巨大窟窿,不得不走的一步。

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橫店探訪:大劇組減少一半左右,開機劇組幾乎全是網大

事實上,早在限酬令之前,影視市場已經一葉知秋。

在橫店,今年開機的劇組比往年少了許多。根據橫店影視集團一工作人員透露,今年在橫店開機的劇組裡,大製作影視劇少了一半左右,而網絡電影和網劇則遍地開花。“大製作成本太高,再加上今年這一系列的政策,大家都不敢貿然開機。” 小娛在橫店組訊中發現,今年在橫店開機的劇組中,絕大部分都是網絡電影或網絡劇。

抵制天價片酬?明星好不受損,其實在要製片的命

河豚君在橫店探訪時發現,影視劇開機的減少,直接影響到了“橫漂”們的生活。在橫店,分佈著大大小小的影視公司。而如今,一大部分的影視公司已經關閉,少部分正常開門營業的,也是門可羅雀。一名影視公司老闆告訴河豚君,前一陣子影視公司稅收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再加上這次的“限酬令”,手上現有的項目也都先暫停了。“我們都在觀望中”。

位於橫店國防路的橫店演員工會演員服務部,是所有橫店的群眾演員“等戲”的地方。只要有劇組需要群演,便會在演員服務部發出通知,挑選合適的群演前往。然而,現在群演們的日子並不好過。

“今年的戲比往年少了很多”,一名資深“橫漂”向娛樂資本論大吐苦水。以往凌晨5、6點來服務部等戲,基本能保證每天都能有戲拍,而現在,一個月只有十來天是有活兒乾的,經常等一天都沒有人來找我。“需要大場面、群演多的劇組變少了,哪要得了那麼多群演哦。”

有趣的是,影視圈一片蕭條中,網大卻異軍突起,成了最繁華的所在。橫店工作人員透露,儘管較大製作的影視劇有很多沒有開機,但今年的網絡電影和網絡劇基本都按原定計劃開拍了,並且現在依然不停地有新的網大項目在橫店影視管理公司註冊。

由於體量小、成本少、週期短,拍攝網大也成了不少小影視公司試水的“利器”。也正是因為成本少,演員片酬不高,“限酬令”對於目前的網絡電影來說,並不會帶來太多影響。這或許是影視圈一片震動中,唯一尚未被嚴重波及的地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