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美國又如何?外媒:幾乎所有國家都在無視美國

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道 俄媒稱,俄羅斯宣佈對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美國一邊對伊朗和土耳其實施制裁,一邊加大對中國施壓;中國威脅對美國5000多個稅目的商品徵收關稅。新一輪貿易戰將給美國經濟帶來哪些問題呢?

據俄新社莫斯科8月7日報道,從8月5日起,俄羅斯將對美國貨運交通工具、道路建設裝備、石油天然氣設備、金屬加工和鑿巖設備、光纖產品等加徵25%至40%的關稅。這項決定是為了報復美國此前的鋼鋁關稅。

對美國加稅的並非只有俄羅斯。歐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土耳其和印度也宣佈採取涉及商品數額不等的反制措施。

報道稱,美國與中國的經濟矛盾以局部貿易戰的形式表現出來,而且賭注越來越大。白宮上週證實擬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

作為回應,中國宣佈將對原產於美國的5207個稅目商品加稅,包括中小型飛機、豆油、木材和汽車零配件等。此外,中國還威脅對美國石油、液化天然氣等能源加徵25%的關稅。

報道稱,專家指出,在油價靠近70美元一桶的背景下,保護性關稅的稅額達到每桶18美元,這讓美國石油完全失去了競爭力。況且,中國企業在關稅正式生效之前,已經減少了對美國石油的採購。

能源業是美國對中國為數不多的貿易順差行業。這筆損失令美國人相當痛苦。

報道稱,目前,特朗普還在打腫臉充胖子。他在推特上寫道:“關稅的作用遠超預期。有了這些錢,我們就可以開始償還21萬億美元債務中的大部分,其中不少是奧巴馬政府積累下來的。我們的股市比任何時候都強,在那些可怕的貿易現狀得到糾正後,美國股市牛氣沖天。”

美國總統沒有提到,他的政府不得不向本國農民撥款120億美元,以保護他們免受貿易戰影響。這筆錢將用來收購現在無法賣給中國的大豆。

報道稱,中國能源進口限制給美國帶來的損失更加巨大。專家估計,中國今年平均每日從美國購買33.5萬桶石油,而9月該數字預計將減少一半。

《金融時報》援引安睿順德倫國際律師事務所能源業專家雅各布·德韋克的話說:“美國公司不得不把每天幾十萬桶的石油從中國轉到其他市場。它們在價格上勢必要吃虧。”

新一輪貿易戰在長期內給美國造成的主要損失在於喪失國際影響力。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在美國《外交》雜誌上撰文指出:“現在,幾乎所有國家都在無視美國並建立後美國時代的世界經濟。”

報道稱,大量沒有美國參與的貿易協議證明了這一點:從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到歐盟與日本的自貿協定。波森指出:“許多類似協議都在制定中。”

另一個令人警惕的信號是外國在美投資銳減:從2016年起降幅超過50%。波森說:“這是一個不好的趨勢,因為國會通過的重大財稅刺激政策本應增加直接投資。”

波森還表示,美國幾十年來一直以良好的增長前景與穩定、可預見的市場政策結合而著稱。他說:“特朗普對貿易和盟友的攻擊、對個別公司的獎懲意圖和總體的不可靠性——這一切塑造了一個強人統治、不可持續發展的國家形象。唯一的特點是,美國的強勢領導人可能摧毀整個世界經濟。”

沒有美國又如何?外媒:幾乎所有國家都在無視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