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質判斷三要素,從明基i705看投影選購

如果談到投影機在近年的發展概況,似乎有一籮筐的話可以說:體型的縮小、智能系統的進入、價格的親民……等等。但如果從用戶的角度出發,體驗最深的無疑是投影“畫質”的大幅度提升。

這一變化源於投影技術的飛速躍升,包含光源的進階、內置芯片的發展、色域的規範化以及種種革新。但在投影機日益“家電化”的如今,廣泛的用戶仍舊對畫質的選購標準表示困惑,這篇文章就以明基i705為例,科普畫質部分的選購知識。

画质判断三要素,从明基i705看投影选购

亮度:投影產品的首要標準

光,是創造影像的第一要素。在昏暗的畫面中,色彩、對比度、清晰度都失去了意義。相比電視類產品的二極管自發光,投影機需要將光源投射至另外一個成像面,形成漫反射。反射光源和直射光源相比,對眼睛的影響要溫和得多,但其中亮度損失是可以預見的,因此光源亮度的質量格外重要。

画质判断三要素,从明基i705看投影选购

市面上常見的投影光源有三類,燈泡、LED以及激光。燈泡光源應用於絕大多數的專業家用投影,優勢在於亮度高,比如明基i705的亮度就達到了2200ANSI流明,適用於客廳環境觀影。而由於燈泡發熱量較大,出風口熱度偏高,大部分人會認為燈泡機的使用壽命比LED或激光短,但是平均5000小時以上的使用壽命,其實已足夠應付普通家庭的日常使用。

画质判断三要素,从明基i705看投影选购

(明亮客廳環境,i705實拍圖)

LED光源大部分應用於微投,優勢在於幾乎不發熱,降低了散熱模組的大小,使得產品本身便於攜帶,其使用壽命也較長。但其產生的亮度一般在1000流明左右,適用於較暗的觀影環境。

激光是近年新興的光源,優勢在於亮度高,能達到較廣的色域,但由於成本還未壓下來,所以普及度不高。

作為家庭使用的投影機,經過消費者使用反饋和實驗室數據表明,1500-2000 ANSI流明才是平衡亮度和色彩的適用亮度範圍,因此在選購投影機時需要注意光源的區分與亮度的參數值(流明)。

色彩:感官愉悅的大前提

色彩是否準確真實,是衡量畫面質量的必要因素。在對投影設備的測試中,普遍使用的是Rec.709國際標準色域,這是高清電視使用的國際標準,也是影院電影后期藍光碟發行的通用色域標準。

画质判断三要素,从明基i705看投影选购

實際上,明基在色彩方面有著深厚的技術底蘊。在臺北設立的色彩實驗室,以及由獲得THX、ISF雙重認證工程師帶領的色彩調校團隊,都將明基投影的色彩表現提升到了國際標準。

尤其是明基開發的CinematicColor色彩調校技術,嚴格遵循了Rec.709色域進行調校,明基i705同樣擁有這一技術加持,最終呈現準確而真實的色彩。

画质判断三要素,从明基i705看投影选购

(i705實拍圖)

分辨率:真高清還是假高清

目前而言,1080P是投影領域較為普及的分辨率,然而許多同樣標註著1080P高清分辨率的產品可以售賣到2000多元,這之間有何不同?

同為1080P分辨率,i705的優勢就在於它採用的是德州儀器的0.65英寸的大芯片,其原始分辨率就是1080P,相比價格低些的0.47DMD,先天的畫質表現就要更勝一籌,光反射率更高,高亮度下的色彩對比度表現也就格外出色。

画质判断三要素,从明基i705看投影选购

(i705實拍圖)

影響畫質的因素其實還包含了對比度、鏡頭材質之類的,但亮度、色彩與分辨率無疑是非常重要也方便對比的三個因素。作為大屏享受的顯示設備,投影機的畫質大大影響了用戶使用時的感官愉悅度,因此在選購時需多加註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