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反腐風暴,中石油有變化嗎?

經過反腐風暴,中石油有變化嗎?

今天(8月10日),《中國紀檢監察報》發表專文報道了中石油經過“反腐風暴”之後的廉潔變化,引起了坊間的關注。其中提到:“中石油最近在集團內部進行的一項超過3.6萬人參與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5.7%的受訪者對開創中石油穩健發展的新局面抱有信心,93.3%的人對身為石油人而深感自豪。”

瞭解前幾年中石油遇到的問題的人,深知取得這樣的新局面,是多麼的不容易。《中國紀檢監察報》用“內外交困”這樣的詞形容當時的中石油,可見問題之嚴重、影響之巨大。十八大以來,在覆蓋全國的強力反腐中,有多個涉及石油系統的“大老虎”被查,包括周永康、蔣潔敏、廖永遠、王永春等人,而且石油系統內部分黨組成員存在背離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以及拉幫結派、買官賣官、利益輸送等問題,在集團內部製造了嚴重的政治霧霾。

經過反腐風暴,中石油有變化嗎?

蔣潔敏受審

“海運倉內參”(ID:hycplb)注意到,在電視片《永遠在路上》裡,已經落馬的蔣潔敏在鏡頭前“亮相”,深刻懺悔自己犯下的嚴重錯誤。蔣潔敏說:“我自己的罪過很大,對國家、對人民、對資源的開發、對黨的形象,都造成了特別重大和無可挽回的影響和損失。認罪、服法。”

據法庭審理查明,從2004年到2013年,蔣潔敏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項目建設、職務調整等事項上謀取利益,收受賄賂摺合人民幣1403.9073萬元。截至2013年8月31日,蔣潔敏個人和家庭財產、支出明顯超過其個人和家庭合法收入,對於差額部分中的1476.6174萬元的鉅額財產不能說明來源。而且,從2004年到2008年,蔣潔敏在周永康指使或授意下,違反規定,為他人開展經營活動提供幫助,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這些違紀違法行為不僅斷送了蔣潔敏的仕途,也給石油系統的政治風氣帶來了嚴重的破壞。

在這些腐敗案件得到外界關注的時候,中石油內部也開始了深刻的反思與整頓行動,中石油新一屆領導班子曾提出,“腐敗不除、正氣不揚,中石油就沒有未來,沒有希望,中石油黨組從重構政治生態、重塑良好形象出發,把中央巡視反饋問題整改作為肅清惡劣影響的切入點,作為最嚴肅最緊迫的政治任務”。之所以產生大面積的腐敗問題,與涉事官員之間的複雜利益關係有關,也和當時中石油內部越來越不健康的政治生態有關。

經過反腐風暴,中石油有變化嗎?

因此,中石油作出系統而全面的整頓可謂勢在必行。經過嚴格而科學的廉政建設,中石油內部的政治生態已經有了很大改變。

2014年12月,《南方週末》曾採訪中石油內部員工,發現風氣的改變,連普通員工都能感覺到。有員工表示:“以往,我們一年發的購物卡,每個人有2萬元左右,現在一分錢的卡都不發了,過節費也比原來少了很多”。

而且,很多細節也呈現了風氣的變化,比如單位食堂的情況。有員工表示:“食堂是自助餐形式,原來每頓飯有十幾個菜,像滷牛肉、酸湯肥牛、鱔魚粉絲、炸大蝦等等,各式各樣,料好、味道也好。一頓飯多少錢?五塊。服務員則個個年輕、模樣端正,我基本可以肯定,她們是被專門挑選過的......(如今),還是自助餐,還是五塊錢一頓,菜只剩下兩葷兩素了,服務員也少了幾位。很多時候,我們寧願湊份子到外面去吃了。”

“海運倉內參”(ID:hycplb)注意到,中石油如今對反腐和廉政建設可謂常抓不懈。今年1月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還特別提到:“特別是近三年來,(新一屆黨組)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良好政治生態初步形成,政治霧霾和政治流毒有效清除,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

資料來源:新華網、中紀委網站、中國紀檢監察報、南方週末、北京日報、中國石油新聞中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