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國家「111計劃」名單公布:25所地方強校獲批,西大唯一入選

國家外國專家局和教育部聯合組織的地方高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新建基地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研究,批准山西大學“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量子效應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等25所地方強校的引智基地作為建設項目獲批立項,這也是繼2016年和2017年後,地方高校第三次集中獲批國家111計劃。

每個“111計劃”支持經費不低於180萬元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面向全國地方高等院校開放,而且經費不菲,勢必將促進入選地方高校的人才引進工作,一定程度上縮小與985高校等中央部屬高校的差距。“111計劃”旨在推進中國高等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該項目從2006年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實施,瞄準國際學科發展前沿,以國家重點學科為基礎,從世界範圍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優勢學科隊伍中,引進、匯聚1000餘名優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建設100個左右世界一流的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每一個“111計劃”引智基地的建設週期為5年,每年度支持經費不低於180萬元。

該項目原遴選範圍為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民委、國務院僑辦、中科院等所屬“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中央部屬高校,2016年首次首次面向方高等院校開放,共有15所地方高校入選,2017年共有21所地方高校入選“111計劃”。

2018年共有25所地方高校入選“111計劃”

今年是國家“111計劃”第三次向地方高校開放,共有25所地方強校獲批。從入選名單來看,今年入選的高校基本都是實力強勁的省屬重點大學,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所以及其他地方重點高校14所。

從地方高校所在省份來看,25所地方高校分佈在16個省份,其中上海和廣東最多,各有3所入選,浙江、四川、遼寧、江蘇和湖北各有2所高校入選,北京、天津等省份各有1所高校入圍。

可再次申報國家級“111基地”

為充分發揮“111計劃”的引領和示範作用,擴大“111計劃”在地方高校中的影響力和受益面,鼓勵地方高校積極開展高水平學科建設和人才引進,對於此次申報未予立項的基地,請相關高校將其列為“111計劃”培育基地,繼續凝練學科發展方向,優化專家團隊構成,完善基地建設方案,自行開展培育建設,待條件成熟後鼓勵其再次申報國家級“111基地”。

2018年入選“111”計劃的地方高校名單如下:

2018國家“111計劃”名單公佈:25所地方強校獲批,西大唯一入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