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方法|弱水三千飲一瓢——作文選材

作文的組材是作者構思過程的結果,寫文章要緊扣中心的需要進行取材,把最需要的材料選出來,寫進文章裡,把粗糙的內容從材料堆去除掉。把“粗”的從“精”的中間挑揀出來難不倒你,可當你面前的材料個個都“精”時,你該怎麼辦呢?你該如何去“精”存“精”呢?

寫作方法|弱水三千飲一瓢——作文選材

一枝獨秀

我們作文組材時得培養這種當斷則斷的情懷,在該放手的時候要懂得放手,在該狠心的時候要懂得狠心。須知“舍”即是為了“得”,為了被選中的材料表現中心更突出、更痛快。作文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實踐。這次實踐必須是想與做的行之有效的結合。

【例如】“照片”這個話題,當你想好“反映家是最溫暖的港灣”這個主題時,可能許多照片連同故事都進入了你的視線中,就是千挑萬選,腦子裡還是一大摞。在這種情況下選出一張來可不是容易的事,但是你只能選出一張來。這張照片雖然只是回憶中的一張,但是,你只要把與它相關的故事、親情講透了,你的這一張就勝過十張、百張了。倘若是選了五張、八張,你又怎能把與這個照片有關的背後故事說個透徹?“一枝”秀不了,可能其他的數枝都會一同因為營養不良給蔫了。

驕龍戲珠

“珠”是文章的主題,但這個“珠”當然是越精美越好;“龍”是文章的材料、這個“龍”當然是越驕勇越好。但是自古以來,我們把“珠”與“龍”扯在一起時,總是講“二龍戲珠”“群龍戲珠”。這給我們一條話題作文組材的啟示:兩個或多個優異的材料放在一起,只要運用得當,也許能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中心。

【例如】話題是“閱讀”,在眾多的“閱讀”對象或內容中,一位同學以“家人是我一生中閱讀不夠的書”為話題。他把閱讀點指向三個方面:“閱讀媽媽的溫柔與慈愛”、“閱讀爸爸的執著與剛強”、“閱讀爺爺的寬容與博大”。這真是三個非常別緻的角度,作者就通過這三個角度,在文章裡向人娓娓講述“家人,這本書”這個內涵深刻的話題。你想想,在這樣“三足鼎舉”之下,文章的主題能立不起來嗎?

寫作方法|弱水三千飲一瓢——作文選材

彩雲烘月

以—個材料為重心,再選其中一兩個作為陪襯。其實對於任何一箇中心的表現而言,一個再優秀的材料,表現起來,也通常會留有些許遺憾。而以一個材料為重心,利用其它少量具有同等價值的材料進行適當烘托,通常被稱作“彩雲烘月”。這不僅是一個非常可取的辦法,而且常被認為是運用最廣泛、材料組合最趨完美的一種科學組材方式。這種方法中,要 弄清“彩雲”與“月”的關係。這是一個主次關係。“雲”雖是“彩”的,但是它是陪襯的,也正是因為它的“彩”,才使得它能起到良好的陪襯效果,否則就事與願違。這是取材時就得充分考慮到的。

【例如】“寬容”這個話題,你要表現的是你的一個朋友對你寬容,表現他胸懷開闊。只是一件事可能不大表現得充分,你另外摘取了兩個表現“寬容”的材料,這三個材料位置上如何處理呢?你把最先取的一個作為了文章的核心材料, 這個就得重用筆墨,而另外兩個,最好一前一後,略寫或稍強都行,只要能先點後面、“兩個以上為公”地體現“朋友真是一個心胸寬闊的人”這個主題,你的文章就達到目的了。事實上,這種組合又豈能達不到目的?

錦上添花

材料之間互為關聯,彼此與對方構成必要依託。多材料並存,幾個材料共同表現中心,也有既不是並存關係,也不是主次關係,而是“錦上添花”關係的。

【例如】“失去”這個話題,你可能用失去“時間”、“誠實”等三個甚至五個材料來表現“失去才知可貴”的中心,那麼每一個新出現的材料,都可能是前一個材料的“錦上添花”。這種情況隨筆體較常用。還是“錦上添花”的情況;就是在敘述的過程中,為了表現中心的深刻性,往往在材料中間套用材料(插敘),那麼中間插入的材料,就是“錦上之花”了。這種情況記敘體較常用。另外在議論文中是最常用的,如引用了一個“事例”後,再以概寫的方式群舉多個事例,這些事例往往也是“錦上之花”。同時議論文寫作中為了深化議論,事例之外的事例一般都有這種材料運用效果。“錦上添花”本質上可能是材料疊加、材料嵌入的另一種說法,並不玄妙。

寫作方法|弱水三千飲一瓢——作文選材

以上的方法你學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