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秋林亭子圖,構圖成「之」字形,感受八大山人山水畫風采

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聊一聊繪畫這些事。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說的是一幅八大山人的《秋林亭子圖》,此幅原作為紙本水墨,藏於上海博物館。我們還是老規矩,先說背景,八大山人原名朱耷,別號雪個,江西南昌人,明宗室,明亡為僧,擅山水,花鳥,作品多署名八大山人,形似“哭之”“笑之”。後世稱為清初“四僧”之一,畫風對後世影響極大。

一幅秋林亭子圖,構圖成“之”字形,感受八大山人山水畫風采

臨摹此幅畫之前我們先來觀察它的構圖,不難發現整體略成“之”字形,從底部中間近景開始向左上延伸,之後轉而右上,左上方為遠坡遠山,知道大的框架後,用木炭條按大形圈出各個位置,上方要留出天空,右下放是水,走向不可亂,有序的去起形。

一幅秋林亭子圖,構圖成“之”字形,感受八大山人山水畫風采

大形完成用淡墨勾出樹、山、亭子以及坪臺,在勾勒時我們始終要堅持一個原則,按近濃遠淡去勾,可以先從下面近景開始,依次中景,再到遠景,這樣的步驟。

好了,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一下,有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