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丸應用原來這麼廣泛,聽東垣大家高建忠老師講理中丸的應用

理中丸應用原來這麼廣泛,聽東垣大家高建忠老師講理中丸的應用

我們討論下一個問題,理中丸這張方劑裡面,原方用的是人參,人參能不能用黨參代替?什麼時候能用,什麼時候不能用?有時候我自己提出這些問題來,我自己都覺得,這些問題是不是問題呀?但是琢磨下來,真的是問題,臨床上真的需要我們明白這些問題,或者需要我們去思考這些問題。

我們看一個病人

  • 張某,男,54歲。2010年8月22日初診。間歇性腹瀉10年餘。每日晨起即便瀉,飲食不慎、情緒波動、遇冷受風皆易腹瀉,故不能應酬、不敢出差。多方治療,收效甚微。食慾尚可,不喜飲水,睡眠尚可,無明顯四逆。舌質淡暗,舌苔白,脈虛弦。

當我們面對這麼個病人,54歲的男性患者,腹瀉10餘年,這也應該是很常見的一個病證。每天早上起來便瀉,吃的不合適了,情緒波動了,受了涼了,都容易腹瀉。於是他每天必須很規矩的回家吃飯。回家吃飯會好一點,不能應酬,不能出差,一出差吃食堂的(飯),住賓館肯定拉肚子,一應酬經常(飯店)都離不了,中途必須得上廁所。於是,幾乎沒有人能請得動他出來吃飯。第一次、第二次都是我去他家給看的,後來這個請他吃飯的人,把我請上,然後去了,醫生明確告訴他,你可以出來吃飯了,然後別人就能請動他了,就可以出來吃了。

大家不要說“其實也不是個大病”,這種病可折磨病人,等於把他的人身自由限制了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呀。問題奇怪的是,為什麼十幾年治上就沒好呢?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我們老去攻克疑難大病,那這種小病、這種普通病、常見病,誰去給我們的老百姓解決呀?我們醫生的職責是為人民服務嘛,對吧?而老百姓更需要的是,我們給他們解決,這些影響他們生活質量的這些問題。如果中醫對這些常見病、多發病,療效是準確的,療效是非常確切的,那中醫在我們老百姓群裡面,這個聲譽是絕對會好起來的。我們現在老說中醫的生存環境不好不好,當然原因很多,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太會治大病、難病了,我們對常見病、多發病的療效不夠。

你看(這個病人),吃飯還可以,不好喝水,睡覺也可以。你手腳涼不涼?也不涼。舌質是淡暗的,沒什麼特殊的,舌苔是白的,也沒什麼特殊的,脈是虛弦的,就是摸起來好像還有點勁,有點弦的感覺,但是按的時候,覺得他是空的,就是有點不踏實的,但是比那個弦大的脈還稍好一點。不過年齡54歲的患者,脈虛弦好像也比較常見。

此案如何思考?

碰到這麼個病人,我們怎麼思考呀?六經辨證?太陰病?沒有少陰吧?沒有厥陰吧?能不能用烏梅丸?不能吧。有人說烏梅丸主久痢,直接用烏梅丸吧。你沒有厥陰病,你憑什麼用烏梅丸?說就憑主久痢啊。那不行。只能辨到太陰吧?如果有四逆的話,我們還可以考慮到有沒有少陰的可能?沒有四逆,那就太陰吧?太陰,中焦虛寒,理中丸,沒問題是吧?似乎每一個醫生都可以辨到這一步,從辨證到用方應該是沒有疑難的。

我當時這樣考慮的,說脾腎虛寒,兼肝脾不和。為什麼這裡要考慮到肝脾不和呢?情緒波動容易引起洩瀉!再一個,考慮到這個患者的性格,考慮到他的職業,考慮到他的生活環境等等多方面考慮,總歸是考慮到這一塊了。於是考慮到肝脾不和,但是脾腎虛寒是基礎。

  • 脾腎虛寒,兼肝脾不和。溫中祛寒、疏肝和脾為法。理中湯合痛瀉要方加減。紅參9g,炒蒼朮12g,乾薑9g,炒白芍12g,防風3g,茯苓12g,炙甘草3g。4劑水煎服。

理中丸不用白朮,用了蒼朮,在這個基礎上加了白芍、防風、茯苓。白芍、防風是從痛瀉要方里面拿過來的,調肝的。茯苓,利水的。可能當時開方的時候,也考慮到一點寧神的作用。給開了四劑。這個患者要求自己煎藥,你們誰也不要管,我自己去抓藥,我自己煎藥,很心細的人。

  • 8月28日二診:藥後大便時腹中急迫感已無,大便由晨起便瀉可延後至中午前後。上方乾薑改炮姜,加補骨脂9g。7劑水煎服。

  • 上方稍作加減,間斷服用至次年春季,共服中藥80餘劑,腹中輕快,大便正常,精神、心情明顯好轉,體重有所增加。出國旅遊,竟可食西餐、可吹冷氣。

28日第二次又去了家裡,說吃了這個藥以後,大便時,腹中的急迫感已經沒了。他一開始沒有說他這個腹中急迫感,但是吃上以後他告訴你沒了,就是說原來是一想上廁所,馬上就得上,不上就不行,一會兒都等不了,而這個腹中急迫感沒了,並且大便由晨起便瀉可延後至中午前後。就是說,我早上起來似乎想大便了,說等等吧,你只要忍一忍,就可以不大便,就可以拖到中午前後。這在以前是忍不了的,一起來第一件事一定是奔衛生間大便。

本來看了一下這張方子,覺得這張方子不想改動了,但你不想改動,你就沒有理由再第二次去人家家裡,是吧?說多少改一改吧,怎麼改呢?把乾薑改成炮姜,加了9g補骨脂。其實這9g補骨脂,當時也不想加,但總覺得不加,這個方子裡面你改動的太少,加吧又不想加的早,這個補骨脂當時是從四神丸裡面取過來的。按道理來說,如果你從四神丸裡面取過補骨脂來,9g的量太小,你隨便用一下,不用15g,或者12g?至少9g是很小的,為什麼用9g呢?其實也就是沒有把它當回事,不想讓它起的作用太大了,不想過早的由脾轉到腎上,還想在肝脾這個地方停著。

然後就這樣加加減減,其實加減都不大,後來慢慢的四神丸往過轉,但是轉這個,稍微多加一點,感覺意義也不大。實際上一直是以理中丸為主,這樣加減。然後這樣斷斷續續吃,因為每次治療都不是連續,他也工作忙,這個也沒空,還必須得碰到我倆都有合適的時間,電話聯繫才可以看的。然後,最後他數下來說,我一共喝了你80多幅藥了,都是自己親自抓、親自熬的。喝了80多幅藥,沒什麼特殊的啦。他說肚子裡可舒服了,大便也很正常,精神呢,心情呢?很好。

那麼倒過來意味著什麼呢?以前他的精神不好,以前他的心情不好,只是一開始看的時候,他不會告訴你,於是一開始記錄裡沒有,而反過來,到後面的時候,他一點一點告訴你了,說哪些症狀改善了,哪些改善了。第二年春天去了美國一趟,轉了一圈,回來說沒事,我跑去吃西餐也好好的。80多幅藥不長不短是吧?其實時間不算長,後來只要他肚子有點不合適,臨時來了,開上幾副藥沒問題。

為何前醫所開理中丸無效?

這個病人辨證沒有問題的,沒有難度,用方也沒有難度。這個用方里面,我這還考慮到疏肝和脾了,如果我們實在不去疏肝和脾,我們用理中丸仍然是有效的。就是說,辨到理中丸這個證上,是每個醫生都能做到的。但是這兒我就思考,為什麼十幾年的一個洩瀉,前面有那麼多醫生都給開過方子,這麼單純的個證,他從一開始肯定就是這個證,十幾年,這個證基本上沒變過,也沒有加重,也沒有變成別的證,為什麼我們就始終沒給治好呢?他拿出一摞前面他喝過的方子來,你看吧,理中丸也經常有。奇怪,為什麼沒效果?

我看了一下,大約有這麼一些原因。前面的方子,有用到理中湯的,也有用到痛瀉要方、四神丸的。總歸是理中丸不效,痛瀉要方;痛瀉要方不效,四神丸;四神丸不效,理中丸。反正就這幾張方子倒騰嘛。中醫內科學裡面治腹瀉的這幾張方子。

原因一:藥量大,加重胃納脾運

一方面劑量太大;另一方面,方子裡面加的藥太多。劑量大和加的藥多,有什麼問題呢?一方面劑量大,可加重胃納脾運之負擔,加重負擔會出現什麼問題?他身體要往外排呀,你劑量越大,他有可能瀉得越多。我們人吃多了都會拉肚子,那你藥吃多了,也會拉肚子。

你看,12g蒼朮絕對是止瀉的,30g蒼朮有可能就是通大便。一克理中丸絕對是止瀉的,十克理中丸一頓吃下去有可能是通大便,對吧?是,我們吃火鍋,辣椒吃的多了,第二天都要拉肚子。那火鍋應該不是涼的,那是熱的,那是溫補。溫補藥劑量大了你都會拉肚子了,是呀,你去刺激他的胃腸道,他必須排呀,不排他就胃腸道里受不了了呀,對。

比如我們用平胃散,你就用個9g、12g,止瀉效果特好,但是你用30g、40g,止瀉效果很差。藥的劑量大,會加重脾胃的負擔,那麼經常治療洩瀉,效果不好,這是一個。

原因二:用藥雜,作用若

第二個,用藥太雜,這個用藥雜了以後,藥物之間是有作用的,有側重的,藥物越雜,可能作用越弱。我們在《傷寒論》裡面,乾薑、附子的配伍,就要比干姜、附子配甘草,力量來得快,這是對的。你比如《傷寒論》裡面麻黃湯怎麼來的?它大約是這樣來的,當然都是一種推理,但是極有這種可能。

  • 上古的先明先受了涼了,得了麻黃湯證了,惡寒發熱,頭身疼痛,怎麼辦呢?他取上麻黃熬下來,喝了麻黃湯,汗出、頭身疼痛緩解,熱退,脈靜,好了。於是他就記住麻黃可以治療惡寒發熱,頭身疼痛。也就是說,最早使用的第一張方子,應該是單味的麻黃。

  • 但是他用單味麻黃髮汗過程中,他慢慢地發現:第一,麻黃的劑量不好掌握,用少了發不出來,用多了發的太過了。第二,有一部分病人單用麻黃,吃上以後他會心動悸,會引起其他副作用。於是他慢慢地在臨床上發現,麻黃配甘草,這個副作用就會減少,並且這個劑量相對掌握起來就容易一點。於是,接下來的進一步的第二張方子,應該是麻黃配甘草。

  • 接下來再繼續試,發現在麻黃配甘草基礎上,再配一味桂枝,那臨床上引起心動悸的這種機會,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少。於是他的方劑又演變成麻黃、桂枝、炙甘草。後來他發現,麻黃、桂枝、炙甘草在用上以後,他對於這個麻黃湯證,那個呼吸急迫的這個症狀的緩解,稍次一點。於是他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停的在試,最後把杏仁加進去,最後發現,我變成麻黃、桂枝、杏仁、甘草,這張方子是比較完美的。治療起來,一方面效果還不錯,第二方面容易把握,第三方面副作用小。於是就演變成麻黃湯了。

實際上從單味麻黃演變成麻黃湯, 這個過程,並不是說麻黃的作用越來越強了,而是麻黃的作用越來越弱了。如果你要見效快,單味麻黃,絕對要比麻黃湯的見效快。我和大家舉這個例子,是說,我們的處方,並不是說開的藥味越多,療效越好,經常是藥味越少,療效越快。我不說,我不用“好”字,我說快慢的快,藥味越少,療效越快。

用藥如用兵。想當年漢代打匈奴的時候,漢武帝征服匈奴的時候,那霍去病的部隊就要比衛青的部隊,速度快呀,進攻快呀。是,部隊越少,速度越快。但是,一張方劑裡面用藥越少,對醫生辨證的要求越高,這是考慮到這兩方面的原因。

原因三:用黨參或太子參代替人參(用藥的講究)

還有第三方面的原因,前面的理中湯方子裡面,很少有用到人參的,而往往是用黨參,甚至用太子參。理中湯裡面,用上30g太子參,結果會是什麼呢?如果治內傷病,如果你要慢慢的補,說不定還行。如果你要止瀉,太子參是不利於止瀉的,因為太子參柔潤,柔潤的藥大劑量絕對是有助於溏洩。

在臨床上,黨參代人參,有可代者,有不可代者。黨參與人參都能補益肺脾之氣,但人參可補元氣而黨參不能。且從藥物剛柔之性來講,人參剛而黨參柔,太子參則更柔。藥物的柔弱,就是剛柔這個本性是由藥物本性決定的,和它的劑量沒關係。補力之大小可從用量調配,但藥物自身之陰陽、剛柔是無法用劑量來改變的。這點是必然的。

黨參和人參相比較,黨參有一定的補血的作用,而人參沒有。人參有補元氣的作用,而黨參沒有,這是這兩味藥很重要的區別。你比如在婦科病裡面,我們治月經偏少的病人,如果我們辨出她氣血虛來,我們用參的時候,黨參用的機會就比人參用的機會多。而如果這個病人是崩漏或者崩證,我們要固精的時候,人參用的機會就比黨參多,我們可以拿黨參補氣補血,但是黨參要從補氣固精的角度來說,這是代不了人參的。

這裡也是一樣的。在這個病人身上,我們是需要用人參的剛,而不需要用黨參和太子參的柔,因此這裡和劑量沒關係。有人說,用上人參力量大呀,這個黨參、太子參,力量相對溫和一點呀。這個力量大小,是可以拿劑量來調配的,你覺得12g人參劑量大,你可以變成9g,9g大變成6g,6g大變成3g。你不可以拿這個藥力的大小,去對這些藥物進行鑑別。

那麼剛才這個患者,實際上他除了虛,還有寒。人參和黨參、太子參,在這裡的區別在於,剛才說剛柔的區別,其實剛柔裡面包含一個什麼問題?人參有一定的溫中的作用,而黨參這個作用就很少,而太子參就沒有。當然這個溫燥的這個作用,實際上就是藥物剛柔的作用的“剛”的作用,這是涉及到我們處方時候的講究。有可能就這麼一丁點講究,效和不效就不一樣。

收聽更多請微信關注“中醫在線服務號”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