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夏季吃魚當心中毒


夏季炎熱容易滋生細菌,魚類若貯存不當就會感染細菌,這些細菌會把魚肉中的組氨酸轉化成組胺,一旦食用組胺含量高的魚類便會引起人體組胺中毒。

組胺屬於一種生物胺,廣泛存在於人體組織中。當機體受到理化刺激時,會引起含組胺的細胞脫顆粒,導致組胺釋放,與靶細胞上的組胺受體結合後就會產生生物效應,包括毛細血管擴張、血壓下降、支氣管痙攣、頭痛、腹瀉、皮疹等一系列過敏症狀。人體一旦攝入過多組胺,導致一系列與機體過敏反應相似的中毒症狀,包括臉紅、頭痛、心慌、胸悶、血壓變化甚至休克等,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魚類與畜禽肉相比更易腐敗變質,魚類一旦死亡,其組織中含有的酶就會使魚體發生自溶作用,細菌迅速繁殖。其中某些細菌分泌的脫羧酶可使氨基酸脫羧基產生生物胺類物質,組胺便是這些生物胺裡毒性較強的一種。組胺含量和魚的新鮮程度有關,魚體不新鮮或腐敗時,魚體汙染的細菌增多,產生組胺往往也較多。


組胺的產生有兩個條件:遊離組氨酸和產組胺的細菌。鮐魚、鰺魚、竹莢魚、鯖魚、鰹魚、金槍魚、秋刀魚、馬鮫魚、青佔魚、沙丁魚等青皮紅肉的海水魚,體內含有豐富的遊離組氨酸,並存在產組胺的微生物,在適宜條件下極易產生組胺,屬於高組胺魚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