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我國農藥供應狀況、特點和主要趨勢分析

「聚焦」我国农药供应状况、特点和主要趋势分析

注:圖片為廣告,與文章內容無關

「聚焦」我国农药供应状况、特点和主要趋势分析

相比歐美髮達國家,我國農藥行業發展起步比較晚,豈今為止,我國農藥供應歷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是進口依賴階段,第二是自主生產和進口並存階段,第三是快速發展壯大階段,第四是供給嚴重過剩階段。未來我國農藥供應端將會步入規模化、集中化、高效清潔化階段。下面筆者根據我國農藥行業的發展歷史和現狀來對農藥供應的歷程、特點和趨勢作一簡要分析闡述。

一、 新世紀以來,我國農藥的供應狀況和特點

我國是農藥生產大國,也是出口大國,近年來出口量不斷提升,截至 2017年底,我國農藥產量佔全球規模的5成左右,1994年我國農藥出口量首次超過農藥進口量,2004年我國農藥出口就達到39.1萬噸,出口值1.5億美元;至2017年出口達146.76萬噸,出口額為67.60億美元,期間,我國產量和出口都出現快速增長。近三年受供給側改革、農藥零增長以及需求端的不同影響,供給端產能呈現集中化、規模化、清潔化,供應水平和出口規模,相比高峰時出現較大的下降。(見圖1)

「聚焦」我国农药供应状况、特点和主要趋势分析

二、 出口是消化我國農藥供應主要的方式

2017年,我國農藥出口總量呈上升態勢,但原藥和製劑出口佔比卻呈現不同趨勢。其中,2011年以來,原藥出口比重逐年下降,製劑出口佔比逐年增加,已成為出口主力軍。近幾年的數據顯示,從農藥出口數量、金額觀察發現,原藥在出口中的佔比保持階段性下降的特點,2017年原藥出口金額佔到出口總金額的56.3%,出口數量佔到總出口量的34.5%,為2011年以來最低,而製劑出口數量達到96.13萬噸,佔比則達到了65.5%。(見表1)

「聚焦」我国农药供应状况、特点和主要趋势分析

三、影響我國農藥供應的主要因素

1. 行業發展和宏觀經濟的同步性

農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行業,產品眾多,上下游滲透關係錯綜複雜,與各行各業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從行業長期發展空間而言,行業發展基本與GDP的發展保持同步關係,從行業發展方向而言,國內農藥開工率提升、行業集中度提升、產業鏈上下一體化發展、產品平臺化發展等方向將必然成為未來行業的發展主題。從投資風格而言,隨著供給側改革帶來的行業集中度的提升,頭部企業對產品價格的把控能力提高,同時產業鏈一體化帶來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降低,未來農藥出現產品價格暴漲和暴跌的情況將逐步減少。

一般來說,工業化初期和中期,投資增長快於消費的增長速度,但是在工業化發展到中後期時,投資消費比會先出現快速增長,達到一個峰值後,並且在峰值附近維持幾年,然後再下降和再維持。目前我國農藥處於維持後下降的中期,未來還有下降的趨勢,我國農藥基本符合我國未來工業化的特點。(見圖2)

「聚焦」我国农药供应状况、特点和主要趋势分析

2. 政策優化供給端,產業一體化和平臺化是重要手段

從上游原材料到下游製品,農藥行業整體呈現產品品種多、中間環節多、產業鏈條長等特點。國內化工行業快速發展初期,各企業都是關注於某個產品或某個生產環節,以擴大自身市場份額為主,在產業鏈上對於農藥行業,我國近幾年也出臺了多項產業政策鼓勵、引導和支持農藥行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工信部2016年頒佈的《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在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方面針對農藥行業提出“發展高效、安全、經濟、環境友好的農藥品種,進一步淘汰高毒、高殘留、高環境風險農藥產品,優化農藥產品結構;發展環保型農藥製劑以及配套的新型助劑,重點發展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水乳劑、微膠囊劑和大粒劑,替代乳油、粉劑和可溼性粉劑;推進農藥包裝物回收及無害化處理;開發推廣農藥及其中間體的先進清潔生產工藝和先進適用汙染物處理技術,提升農藥生產的環保水平;加快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藥新品種創制和產業化。開拓衛生用農藥等非農用農藥市場;推進農藥企業兼併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農藥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則將農藥產業發展目標明確為:到2020年,培育銷售額超過100億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2~3個,銷售額在50億元以上的農藥生產企業5個,銷售額在20億元以上的農藥生產企業30個,國內排名前20位的農藥企業集團的銷售額達到全國農藥總銷售額的70%以上。 上述各項重要政策與規劃的推進和落實,對我國農藥行業的發展將起到引導和扶持作用,為行業及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可以說,引導農藥產業健康發展的多重政策,在目前存量市場上,對行業內企業優化供給帶來積極影響和作用,在農藥原創技術中,把環保的問題在工藝中去優化,去解決,讓好的技術和資金儘快融合,儘快實現在終端的應用,應用大數據的監測系統,把終端問題在生產中反饋,優化,無限遞減,形成良性循環。

過去我們企業規模小,產品線不夠豐富,依賴上下游企業較多,這也是導致過去農藥週期性特點特別顯著,企業營收和利潤受經濟週期影響波動較大的原因。但是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之後,部分生產管理、工藝技術、研發投入更為優秀的企業開始依託於自身核心產品建立起的行業壁壘,沿產業鏈橫向和縱向發展,逐步形成產業鏈一體化和平臺化的發展趨勢。而這種產業鏈一體化和平臺化的發展,對於企業來說,縱向上減少了上下游需求波動的影響,將中間品價格波動的風險消化在自身產業鏈內部;橫向上則充分發揮企業在自身原核心產品上的研發、生產、銷售優勢,降低新產品的各項成本,提高了投資效率。與此同時,各地化工園區集中化管理、統籌性生產也為大企業在產業鏈一體化平臺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環境。

需要提出的是:中國是全球農藥的主要生產基地和世界主要農藥出口國之一,國內原材料採購價格、生產成本、產量等因素對於相關產品的出口價格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生產成本等因素的變動傳導至國際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產品出口價格對於國內採購、生產成本變動的反應具有一定的滯後性。

當然,我國農藥供應將繼續受環境保護、安全生產、主要農藥進口國政策變化、匯率變動、產品出口退稅政策變動、禁限用的影響,對一系列產品的供應產生擾動,也對多數產品價格引起巨大波動,這是產業調整中出現的正常現象,隨著我國農藥產業呈現規模化、集中化、清潔化的趨勢,這種價格波動效益在邊際減小。

四、 我國農藥供給側主要趨勢

從我國農藥發展過程來看,我國農藥經歷了從買方市場到賣方市場,再到目前買賣雙方博弈的特殊階段。2016年筆者在相關市場會議上前瞻過:中國農藥市場供求關係正在逆轉,主要邏輯是精細化工行業受國家環保政策影響而長期趨緊,我們會研究一些共性的變化對行業產生的深刻影響。

從經濟屬性上看,供求關係是一個動態過程,而全球需求相對穩定,那麼供求發生改變的邏輯是供應趨勢發生變化的重要X變量,變量之一是需求端的剛性屬性,決定了需求端的天花板效應,市場倒逼供給側進行改革,目前供給側改革主要手段是環保核查和農藥使用零增長。變量之二:我國承接全球性農藥產業轉移策略,企業決策者趨於理性和客觀。變量之三:我國農藥產業供給端成本趨勢性向上,導致產業資本會選擇更廉價供給源(環保要求、資源配置、人力成本等),印度、東南亞一些國家優勢明顯。

筆者認為農資供求關係未來呈現如下趨勢:一是未來將是需求決定供給,農化巨頭的長單協議模式是一個可以參考優質供給方案;二是需求端的定製化生產,是需求和供給相互融合的主要手段,這樣供給端可以最大化的優化需求端,產生良性循環;三是供給端要向上下游延伸、配套,不僅產品本身,也要考量資本融合和服務能力。

「聚焦」我国农药供应状况、特点和主要趋势分析

本文節選自“我國農藥供應的歷程、特點和主要趨勢”一文,更多詳細內容請見《農藥市場信息》第21期雜誌

「聚焦」我国农药供应状况、特点和主要趋势分析

往期精選

「聚焦」我国农药供应状况、特点和主要趋势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